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在全球航运业迈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液化天然气(LNG)作为重要的过渡清洁燃料,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青睐。近年来,我国船舶LNG加注市场也实现快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航运变革的重要力量,更展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一、环保与经济双轮驱动,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相比传统燃油,LNG可实现硫氧化物零排放、氮氧化物减排90%、二氧化碳减排25%,环保效益显著。同时,其经济性同样突出——LNG动力船舶年燃料成本可降低约30%,特别适合运距长、运量大的国际远洋航运需求。
政策层面,2018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意见》,明确2025年基本建成LNG加注服务网络的目标,多省市也相继出台内河LNG加注码头规划,为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政策基础。
二、国内加注量快速增长,彰显市场活力
2025年上半年,我国LNG船舶加注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前5个月上海港完成保税LNG加注量31.9万立方米(约1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0.9%;深圳港同期加注量达到9.96万吨;宁波舟山港1-8月国际航行船舶LNG加注量突破7万吨,稳居全国前三。这一增速与全球市场平均增长率(64%)基本同步,表明我国正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具活力的LNG船舶加注市场之一。
三、内河航运清洁转型加速,成为产业新蓝海
在沿海LNG加注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内河航运绿色转型也正在提速。2022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广LNG、电池等绿色动力船舶。2025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进一步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推动LNG、甲醇等清洁能源在中大型船舶中的应用。截至2024年底,我国液化天然气动力内河船舶已超600艘。长江海事局数据显示,2025年辖区计划建成新能源船舶406艘,未来五年新增建造意向达966艘,其中LNG船舶占比75%,内河LNG加注市场正在迅速兴起。
四、加注船建设迎来高潮,中国制造表现亮眼
作为LNG基础设施的核心,加注船建设正在全球迅速推进。目前全球在役LNG加注船共32艘,在建订单达36艘。其中,中国船厂手持订单21艘、总舱容39.4万立方米;韩国船厂手持13艘、22.9万立方米,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2025年6月,上港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约建造2万立方米LNG加注船,计划于2026年交付。中集集团更是在全球中小型LNG运输加注船订单中斩获八成份额,展现出中国企业在高技术船舶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未来前景广阔,消费规模有望跃升
随着2026–2028年大批LNG双燃料船舶集中交付,加注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预测,到2028年全球LNG双燃料船舶数量将超过1150艘;至2045年,全球LNG年加注需求预计突破5000万吨。我国内河LNG船舶数量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000艘,LNG年消费量达50万吨,2030年有望增长至100万吨以上。这一快速成长的市场,将成为推动LNG消费的重要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