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天然气年产量要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强调要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以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为重点,推动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夯实国内资源保供基础。可见,加快页岩气发展对建立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开发页岩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美国页岩气快速发展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开启了页岩气革命。在美国政府扶持政策、水力压裂技术攻关突破和世界天然气价格等因素的联合助推下,页岩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得以大规模商业开发。自2005年开始,经历了16年的高速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2015年,受国际油价高涨影响,资本涌入页岩气开发,大量中小型公司参与其中,主要发起于巴内特页岩气,包括南部的鹰滩、海因斯维尔及东部的马塞勒斯页岩气等主力产区,主体技术是“水平井+水力压裂”。第二阶段从 2015 年至今,美国页岩气迅猛发展引起了跨国石油巨头的高度关注,页岩气开发主力由中小型公司转变为跨国油气巨头,推动页岩气产业形成“二次热潮”。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到203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占天然气总产量的80%以上。美国页岩气快速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政策激励。美国的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促进了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最早从《天然气政策法案》《原油暴利税法》到最近的《能源政策法》,都对从事非常规能源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二是技术支持。美国政府设立多项非常规油气研究基金,用于大学或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同时政府主导开展东部页岩气工程,在此期间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大大加快了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度。三是资本运营。华尔街和私募股权向页岩气资源市场注入了大量的资本,美国的低利率环境也给了银行和私人投资者强烈的意愿将资金借贷给页岩气公司;天然气交易中心也为页岩气实现市场化交易、发现真实价值拓展了更多空间。
二、我国页岩气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目前,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大和川渝地区页岩气成功的商业化开发,页岩气将成为未来天然气产量增长点和可靠的替代能源。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通报(2020年度)》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探明页岩气田7个,累计探明页岩气2万亿立方米,生产页岩气691.30亿立方米。2020年全国页岩气产量200.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4%,产量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及周缘。但由于我国陆上页岩气复杂的地质条件,客观上对开发技术要求更高,开发成本也更高。同时相应配套法律政策仍在摸索之中,与开发页岩气处于世界前列的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快推动页岩气发展的建议
为加快推动我国页岩气发展,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三个方面建议:
一是延长财政补贴政策。我国在促进页岩气发展上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主要有财政部与国家能源局 2012年发布的《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财政部2015 年出台的《关于页岩气开发利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了页岩气的界定标准和补贴条件。在税收减免方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发布《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源税的通知》,规定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对页岩气实施资源税(按6%的资源税率)减征30%的优惠,即对页岩气征收4.2%的资源税。通过对比发现,美国在财政补贴的持续时间、税收减免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要更大。为了促进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建议在保持现有力度基础上,延长财政补贴标准和税收减免政策,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提高开发的利润,促进页岩气产量的提升。
二是加强技术研发支持。借鉴美国持续投入资金支持页岩气开发的做法,建议国家鼓励科研机构以及石油类高校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提高自主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设立系列的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进行项目攻关,在实际页岩气开发中积累技术经验和人才。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条件的允许多方资本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鼓励拥有先进勘察开采技术的外国企业参与。支持页岩气通过石油天然气交易平台,进行公平、公开的市场化交易,形成页岩气市场化价格,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经济预期,推动页岩气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