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928
241

法国天然气终端价格形成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原创:唐清正 发布时间:2019-05-14

在天然气行业发展初期,天然气主要作为石油燃料的替代能源被开发应用,欧洲天然气生产商和进口商将天然气的采购价格与油价挂钩,终端价格主要实行政府管制定价。随着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天然气不再仅局限于替代石油燃料。与天然气广泛应用相适应,其采购价格逐步与油价脱钩,回归其本身固有的商品属性。伴随着天然气市场的逐步开放,完善的终端市场化定价机制也成为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关键。当前,法国正处于天然气终端价格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的最后阶段,其经验对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一、法国天然气终端价格结构组成

目前法国天然气供应商可分为两类,即由法国燃气公司(GDF)和本地分销公司(ELD)组成的传统供应商(Lesfournisseurs historiques),以及由法国天然气市场开放后引进的供应商所组成的新兴供应商(Les fournisseursalternatifs)。法国对两类供应商天然气终端价格实行不同的定价机制,但价格中实际均涵盖了从天然气开采到消费全产业链的成本及相应环节的利润。

新兴供应商的天然气销售价格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供应商可根据实际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每月调整气价。传统供应商的天然气销售价格采用政府管制价格(Tarifs réglementé)和市场化定价双轨并行机制。市场化定价的部分可根据实际每月调整气价;管制价格部分根据法国能源管理委员会(CRE)指定的相应计价公式计算并每月调整气价,由天然气采购成本(Coûtsd’approvisionnement)、天然气运储费用(Coûts hors approvisionnement)和税收三部分构成。天然气采购成本是供应商从生产商购买天然气的费用,主要参考荷兰TTF(the Title Transfer Facility)交易枢纽期货价格以及法国PEG(Point d'Échange de Gaz)交易枢纽期货价格,每月进行调整;天然气运储费用包括了供应商运输、配送、存储天然气以及营销费用,费率标准每年调整一次;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配送税,为固定费率。

二、法国天然气终端价格形成机制的发展阶段

随着法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天然气终端价格经历了由政府管制向市场化形成的逐步转变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00年,市场处于高度垄断状态。法国全国天然气由一体化垄断的法国燃气公司(GDF)供应,天然气采购价格主要与油价挂钩,终端价格采用政府管制定价。该阶段期间天然气行业受资源影响,发展相对平稳,直至1998年,欧盟开始解除对能源市场的管制,为了响应欧盟能源政策的统一部署,法国自2000年起对天然气市场进行了逐步开放。

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7年,逐步开放市场。随着新兴资源的引进,市场主体逐渐多元化,法国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市场化改革路线,从大型工业用户着手,逐渐将市场化推进至整个行业,于2007年实现了天然气市场的完全开放。这一阶段,供应商的采购价格依旧主要与油价挂钩,终端价格方面采用双轨并行机制,传统供应商采用政府管制定价,新兴供应商采用市场化定价,在开放市场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价格体制。该阶段天然气行业尤其工业用户发展相对较快,然而由于价格双轨并行机制的存在,绝大多数的天然气用户对自身可更换供应商的权利并不了解,这也导致实际的市场化程度依旧不高。

过渡阶段,2008年至2022年,市场完全开放。由于政府管制定价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传统供应商的市场垄断地位,与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相违背,因此法国政府对天然气价格进行了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传统供应商的天然气销售价格逐步由政府管制定价向市场化定价转变,同时着手还原天然气本身商品属性,供应商的天然气采购价格逐步与油价脱钩,以天然气期货价格作为主要参考依据,该阶段依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法国尚处于过渡阶段末期,天然气终端价格正逐步实现政府管制价格的完全开放。

成熟阶段,2023年以后,价格完全放开。为了适应天然气产业发展应用的需求,供应商的天然气采购价格与油价实现完全脱钩,天然气销售价格通过市场供需决定,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

三、对我国的启示

可以看出,法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尚未到位,究其根源,在于法国政府对市场化改革力度不足,主要依靠欧盟能源政策的压力推进改革,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形成。

借鉴法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发展经验,天然气终端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同时价格机制的完善建立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建设。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油气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最终实现天然气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法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清晰完善的立法决定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总体框架。法国采用依法改革的模式,根据市场情况分阶段推出相应法令,平稳推进市场公平开放及价格机制改革。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单独完善的天然气法,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明确天然气各个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职权划分,为天然气价格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成熟活跃的市场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发动机。根据法国市场化改革经验,在具备完善的立法基础条件上,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情况就成为了决定价格改革的根本因素,在对价格机制改革完善提出要求的同时,也为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我国应在天然气市场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更加注重引入新兴市场主体,鼓励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提高天然气市场活跃度。

循序渐进的推进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润滑剂。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市场相对垄断,贸然打破垄断对市场冲击较大,容易引起市场动荡,不利于产业发展。因此可以借鉴法国的经验,优先从大型工业用户下手,分阶段开放,有利于引入新兴供应商、培育市场。在市场化改革阶段中,管制价格的持续存在可以保障天然气价格的相对稳定。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管制价格的放松,一方面消除对传统供应商的价格歧视,另一方面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同时保障供应安全,并且通过市场手段将天然气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商品属性的还原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轮胎。参考法国市场化发展经验,在改革初期,天然气价格与油价挂钩有利于鼓励开发,拓展资源,而随着天然气利用的发展深入,天然气价格与油价挂钩已不能体现其真实的市场供需情况,甚至阻碍了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建立。可以说,天然气固有商品属性的还原程度决定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深度。

交易平台的建立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助推器。天然气交易平台是市场化改革的中期产物,法国在价格改革的发展阶段成立了天然气交易所,为天然气供应商提供了有保障的交易平台,同时提高了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效率,通过打造公允的价格基准为市场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天然气交易平台的建设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速度。

综合上述,立法保障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向,市场发育决定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速度,改革推进反映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粘度,天然气商品属性的还原程度展现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广度,交易平台的建设发展也将在天然气价格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2928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