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019年3月15日,西安市发展改革委以市发改发〔2019〕96号文发出通知,要求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和季节性差价制度,明确各燃气企业为弥补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缺口,“在市场上采购中石油、中石化等管道气、交易所摘牌的管道气及LNG等引起的购气成本变动”,列为季节性差价调整范围。这是继去年山东省之后,又一地方将交易中心成交价格纳入价格联动机制,成为天然气价格调整的重要依据。
2018年6月19日,山东省物价局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价格联动的范围为省内天然气城市门站价格、城镇销售价格。天然气省内城市门站价格由省界门站价格加省内管道运输价格,或者交易中心拍卖价格加国家长输管道运输价格构成。“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与当地天然气(包括市场采购的高价气、竞拍气)综合城市门站价格涨跌同向联动调整”。将交易中心成交价格纳入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是地方政府为进一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及时疏导上下游天然气价格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城市燃气企业保供能力,促进绿色能源有效利用和天然气供销市场的平稳发展。
国家推动建设的重庆、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承担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油气体制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 重任。通过交易中心常态化交易,发现天然气真实价格,不仅有利于实体经济投资决策科学化、投资预期明朗化,也有利于上下游企业生产计划安排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实现天然气的主体能源地位。据统计,2018年重庆、上海两家交易中心成交天然气374亿立方米,约占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13%,全国约有1300家企业不同程度参与了交易。随着地方将交易中心的成交价格纳入天然气价格联运机制,及时疏导燃气企业购销价格矛盾,必将推动包括城市燃气在内的更多企业积极参与线上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