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的出台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为能源科技进步提供支持,推进高标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也将为天然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能源法》出台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面临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保供压力持续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尚未到位、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能源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科技创新存在短板等诸多问题和挑战。为解决能源发展的诸多问题,我国已陆续出台了《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多部能源相关法律法规,但始终欠缺一部能源基本法。
2006年国家成立了能源法起草立法小组,花费大量心血、历经18年时间,对法案文稿进行多次意见征求和修改完善,终于推动《能源法》于2024年正式出台。(《能源法》出台历程重要节点如图示)
《能源法》共九章八十条,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该法对能源规划作出规定,明确了全国、全国分领域、区域间和省(区、市)的能源规划要求,为国家与地方、行业与企业等多方面、多层次需求提供了制度支撑。《能源法》的出台不但填补了我国能源领域基础性法律的空白,也为未来能源发展和安全保障指明了方向,为各能源单行法、地方能源立法做出了指引。
二、《能源法》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是有助于推动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能源法》提出要协调推动全国统一的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建立功能完善、运营规范的市场交易机构或者交易平台,依法拓展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范围,完善交易机制和交易规则,这将对重庆、上海等天然气交易中心带来发展契机。交易中心的良性发展将提高天然气交易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通过打造天然气价格指数,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天然气价格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天然气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能源法》也强调能源市场的公平开放,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能源市场竞争,对于天然气行业来说,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天然气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打破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的垄断局面,增强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比如更多民营企业将有机会参与到天然气的进口、分销等业务中,推动市场结构的优化。
二是有助于强化天然气供应保障和储备安全。天然气供应和储备安全主要体现在气源开发、管道运输、应急供给等方面。对气源勘探开发环节,《能源法》要求天然气开发要坚持陆上和海上并重,鼓励开发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在管道运输环节,《能源法》要求提高天然气输送管网的跨省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要提高能源输送管网的运行安全水平,保障能源管网运行安全;对应急供给环节,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天然气储气设施的投资和运营,以应对季节性需求波动,其中下游燃气企业除承担一定社会储备责任外,《能源法》还要求企业在出现天然气应急情况时要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应急措施,不服从政府部门的指挥和安排或者不配合应急处置措施的,除罚款外,还可能被依法吊销燃气经营许可。
三是有助于加强天然气行业监督管理。《能源法》明确了能源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了对能源行业的监督管理。对于天然气行业,监管的加强将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保障天然气市场的公平有序运行。比如,在天然气价格监管方面,防止价格不合理涨价行为;在安全监管方面,督促企业加强天然气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风险。同时,《能源法》也强调管网的公平公正、无歧视,加强县级政府对管网协调统筹作用。这将促进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公平开放,提高管网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为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四是有助于推动天然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法》强调积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同时,也为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契机。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调峰作用,与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同时,《能源法》对能源科技创新的鼓励,将促使天然气行业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包括天然气的高效利用技术、储气技术、运输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提高天然气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增强天然气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能源法》的出台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天然气相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能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安全供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战略调整和技术升级,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