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021年是国网成立开放后的第一个完整年,从国内槽车气价格来看走出了一波“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非常规行情,市场供应端也并未出现大家期待的百花齐放格局,甚至很多人直呼“国网成立,开放了个寂寞”,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从表观数据来看
01 国内天然气供应情况
2021年国内生产天然气2053亿方,同比增长8.2%,进口天然气1.21亿吨,同比增长19.9%,其中进口管道气4295万吨,同比增长9.68%,主要增长来自中俄管道天然气,进口液体7805万吨,同比增长24.88%,全年供应合计3747亿方。
02 国内天然气需求情况
2021年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90亿方,同比增长13.2%。
03国际天然气价格情况
(1)进口长协成本变化情况
2020年8月-2021年9月平均JCC为57.75美元/桶,同比增长8.37%,其中2020年8月-2021年3月平均JCC为48.55美元/桶,同比下降27%。
(2)进口现货成本变化情况
2021年亚洲现货平均到岸价约18.44美元/百万英热。
04 国内槽车气价格走势
2021年中国进口槽车LNG供应量为1997万吨,国产LNG供应量为1774万吨,平均出厂结算价为4877元/吨,同比增长53.99%。
05表观数据体现出的特点
一是从供需增速对比来看,非采暖季需求增速大幅度的高于供应增速,进入采暖季后供需增速基本持平;二是进口成本呈现“先低后高”的走势,尤其是进口长协上半年的成本结合油价来看下降了27%,自7月份起,进口长协和现货价格不断攀升,其中现货价格更是两度超过40美元/MMBTU,三是槽车气自6月份起,非采暖季出厂结算价格同比大幅提高,刚进入11月份时,槽车气出厂结算价格依然保持非采暖季的价格走势,但从12月份开始,受库存驱动影响,槽车气出厂价格不升反降。
从表观数据体现的特点来看,2021年非采暖季市场处于量价齐升的状态,进入采暖季后,尤其是进入传统“高峰月”后,需求增速大幅下降,槽车气出厂价格甚至同比下降,看来“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描述十分符合2021年的市场特点。
二、从更深层次来看
1.国网成立后各资源商经营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国网成立前上游供应商计算销售成本的方式为资源成本加储运边际成本,追求的是量价平衡,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当市场需求出现增速放缓时,优先想到的是拓市增销,国网成立后,储运成本成为刚性成本,客户保供也不在是某一家的责任,此时上游供应商追求的是量效平衡,表现在当成本上升时,资源增供动力不足,但当需求放缓时,减少供应的反应迅速。
2.现货供应大幅增加
我国天然气来源基本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国产气、进口管道气、进口LNG长协、进口LNG现货,根据2021年数据,各部分组成占比分别为55%、16%、19%及10%,对比2021年的消费增量来看,增量需求的供应除少部分来至于中俄管道气的增量以外,绝大部分来至于进口LNG现货,直接表现就是自7月现货价格不断攀升后,槽车气出厂价格也随之大幅提高。
3.终端用户观望情绪浓厚
十年磨一剑的国家管网公司于2021年正式运行,在众多企业渴望参与上游产业的同时终端用户也希望分享改革红利的一杯羹,因此在年初合同签订时,或多或少的预留了一些采购空间,希望可以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采购。
以上三种原因,注定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同时我国又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治理理念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任由“无形的手”随意操作市场,这些在2021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管道气供应量价相对平稳,而槽车气供应量价如过山车式上下波动。
(作者: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