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275
140

划重点!各省市“十四五”能源发展大动作揭晓!

来源:中国石油报 发布时间:2021-02-23

“十四五”时期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如何?

各省份又有怎样的不同侧重点?

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

国内31省区市

相继出台“十四五”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稿


在已发布的“地方版”规划中

打造高端石化基地

加快“气化”建设进程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推进油气开发利用以及绿色低碳发展

成为涉及能源行业的高频关键词


石化基地崛起


庆阳石化绿色厂区


从已发布的各地“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可发现,我国石化行业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在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行业布局向园区化、基地化集结,大型化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一批石化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山东:加快炼化向沿海地区集中,打造裕龙岛高端石化基地

辽宁:加快推进减油增化,推动炼化一体化,着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实现石化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广东:绿色石化列入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推进临海石化钢铁等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推进石化产业“稳油强化”,力争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

海南:将洋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石化产业基地


呼和浩特石化花园式厂区


石化基地崛起将如何重塑产业格局?

王红秋(石化院战略与信息研究室副主任):


石化基地崛起将加剧石化行业的市场革命,加速企业的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升级。石化产业基地化发展具有原料产品上下游一体化,公用工程、环保、节能、安全、消防、物流、储运等配套集约化,管理服务高效化,供需联动创新等优势。石化基地一方面提升了产业的集中度,带来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另一方面,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带动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共同创新。


新能源呈现“遍地开花”势头



中国石油太子城加氢站投用


在已出台的国内31省区市“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几乎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制氢成本的不断下降和氢燃料电池车技术进步,氢能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成为多省份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河北:氢能列入18个重点产业链。因势发展奥运经济,建设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

山东:建设山东半岛“氢动走廊”

吉林:加快建设白城国家级高载能技术基地和北方氢谷,探索天然气掺氢气技术应用

陕西: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内蒙古:壮大绿氢经济,推进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



另外,一些省份要求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北京: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

上海:在公共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建设

海南: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规划建设全省充电桩设施


陕西、山东、吉林、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广西、山西等省份规划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石油企业如何因地制宜布局新能源业务?

冯保国(能源战略学者):


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在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中应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业制宜的特点。注重加强与企业和业务所在地地方政府能源规划的对接与协同,推动项目的落地实施;注重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以降低企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为目标实现协同发展;尊重企业的业务特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实际情况,着手做好业务整合,重塑新能源发展环境下的业务链和市场竞争优势。 


气化进程加快


隧道内的中俄东线管道过境点


多个省份明确加快天然气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出“气化”建设要求,加强输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省内天然气管网建设,实现天然气“县县通”。


黑龙江:加快实施“气化龙江”,推动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建设,统筹推进省内天然气干支线管网建设,加快储油储气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多层次天然气储备体系

海南:推进“气化海南”建设,建成主干管网和环岛管网复线工程,推进燃气下乡“气代柴薪”,在重点区域建设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

云南:推进全省油气管道“一张网”建设,大力提高工业用气占比,推广天然气利用

辽宁:加强辽河储气库群等能源储备基地


内蒙古、吉林、湖南也同样提出纵深推进“气化”建设,优化管网布局。广西、贵州、广东明确要求实现天然气“县县通”。



气化进程加快为石油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杨建红(北京世创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


天然气市场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极强,“十四五”时期支线管道的建设将是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在气化进程中石油企业不仅要充分发挥原料型资源优势,还要发挥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资产型资源优势。拥有高水平的保供调峰能力的企业才能为下游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为石油企业带来机遇。


油气开发利用仍是重点方向



西南油气田建成300亿方大气区


从中短期看,推动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与推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同等重要。因此,在一些省份已出台的规划建议中,油气仍是其能源行业发展的重心。


黑龙江:建设“百年油田”,推进大庆油田常规油气资源抓稳油增气,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抓勘探上产,推进页岩油气开发利用取得突破,老油田实现二次革命

四川:建设中国“气大庆”,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

陕西:狠抓油气产能建设,提高石油采收率。在煤油气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关键环节技术突破

广东:重点发展海洋油气等产业集群,培育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新兴产业

浙江:构建电油气“三张网”,打造长三角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完善油品储备体系,打造国家级油气储备基地

辽宁:加快形成煤、油、气、核和新能源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


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迈上6000万吨新台阶


油气行业“十四五”时期呈现怎样的新局面?

张国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能源战略综合研究部主任):


油气行业将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立足重点盆地,突出老油田、深层、深水、非常规“一老两深一非”四大领域,实现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加快油气储备设施与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油气安全供应基础。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加大碳捕集、埋存与驱油技术攻关应用,加大天然气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推进行业率先实现碳中和。


碳减排推动绿色经济初现端倪



中国石油长汀万亩生态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是我国实现能源、经济领域深度低碳转型的关键期。诸多省份表示将落实国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借金融之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黑龙江:大力发展碳汇经济,支持国有林区开展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试点

江西:推广“两山银行”“湿地银行”等建设模式,积极推进国家综合补偿试点省建设,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天津:完善跨流域、跨省市生态补偿机制

海南:加快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立健全碳汇交易和碳普惠机制。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和近零碳排放示范区试点

云南:增加森林和生态系统碳汇,控制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放

新疆油田10万亩碳汇林基地


多数省市还提出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环保产业成长为支柱型产业


石油企业如何布局绿色金融业务?

冯保国(能源战略学者):


石油企业应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市场的建设,参与碳排放交易,充分利用市场工具提升绿色融资能力。应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建立绿色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基金,围绕绿色能源发展建立起产业链和技术链。石油企业还应围绕新能源业务发展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开展资本运作,以绿色金融为纽带,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产权、股权和专利权合作。


策划 | 马莹莹

编辑 | 董宣

图片丨韩文 徐佳 李程 田红营 唐延文 楚海虹 彭刚 金添 侯明明 中国石油报图片库 中国石油绿色发展报告



2275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