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石油如何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视记者: 各位央视财经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特别制作《开局之年访央企》。我们今天也特别高兴请到了中国石油的董事长戴厚良先生。戴董事长您好,我们也知道您是去年1月16日到中国石油上任的。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经历了新冠疫情以及油价大幅波动的考验,中国石油是如何保障国内的能源安全的呢?在勘探开发领域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呢?
戴厚良: 我到中石油工作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对我来说记忆非常深刻。我们遇到了百年未遇的疫情,遇到了近百年未遇的全球经济大衰退,更遇到了160年以来石油市场最惨烈的价格下跌。我们遇到了三重大考,在大考大战之年我们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油气产量方面,我们形成了三个1亿吨的新格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原油产量稳中有增,天然气的产量增长了近10%,这是高位上的增长,我们的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了原油,使我们石油(天然气)保障供应的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
央视记者: 我们知道,去年冬天其实也不寻常,很多北方地区出现了极寒天气。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怎么来实现冬季保供的?
戴厚良: 我给您讲个小故事。我们和北京市签订的供气合同是保证北京市供气,大概是每天1亿立方米左右。但是当极寒天气来临时,这个数字一直在上升,最后每天的供气量超过了1亿3000万立方米,实际增长了30%。一种能源的供应在短时间内增长30%,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央视记者: 其实总的来看,是不是经过了这次考验以后,也完成了一次很好的压力测试,我们是有能力去面对这样的极寒天气的挑战。
戴厚良: 今年还有一个特殊情况。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增长比较快,到了冬季高峰时刻,人民生活用电出现了困难。在我们保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提供了大约2000多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用于晚高峰发电,发电量达到1亿多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我们不辱使命,各方面保供任务圆满完成,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2020年的国际原油市场必将因其跌宕起伏而载入史册。前四个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各国生产、出行均按下暂停键,原油需求急剧下降,仓储库容爆满。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4月20日纽约WTI原油5月合约临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37.63美元的负值。5月至6月,新减产协议为油价托底,部分国家和地区放松疫情封锁,油价大幅反弹至每桶40美元。但海外疫情迟迟未得到有效控制,直到年底,油价才缓慢站稳50美元价位。2020年,国际油价全年平均跌幅超过30%。
中国石油矿权内的油气资源,涵盖了中国陆上主要七大含油气盆地,简单可以概括为“五油三气”:石油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五大盆地,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三大盆地。随着我国油气整体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当前,中国石油国内原油年产量保持1亿吨以上稳中有增,天然气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油当量并超过原油,海外油气权益当量年产量保持1亿吨以上,形成了“三个1亿吨”的历史性新格局。到“十四五”末,这个格局将继续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