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中国石油昆仑能源所属宝坻公司苑家庄门站操作工逐一换装工艺区管线上的压力表,确保冬季保供前所有设备安全运行。石天翼 摄
随着天气转冷,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今冬天然气的供需形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10月29日召开的2020年冬季天然气供需形势论坛上,与会代表认为,近年来我国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今冬天然气稳定供应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应从保障上游气源足额供应、确保互联互通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尽快补齐储气能力建设短板、切实保障民生用气需求等方面发力,确保今冬明春天然气稳定供应。
供需平衡情况总体好于往年
“总的看,天然气资源供应比较充足,供需平衡情况总体好于往年。同时,考虑到今年12月份和明年1月份用气高峰期,局部地区、局部时段有可能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此外,受大范围持续极寒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保供工作仍然面临一定压力。”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就能源保供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作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主力军,中国石油在天然气保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论坛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天然气采购与销售部副总经理李伟回顾了中国石油2019~2020年冬季天然气保供工作,在资源保障方面,国产气源快速增长,四大气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国产气完成4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进口气保供能力增强,中俄东线开始商业运行,日供气量超过800万立方米,进口LNG资源更为多元化。
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孟亚东介绍了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重点保障措施,该公司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做好冬季保供资源的筹措及落实工作:在国产资源方面,全力做好中国石化主力气田的增量上产,今冬明春计划安排普光、元坝、涪陵等气田增产;在进口资源方面,做好长协资源消化的同时,紧盯国际市场现货情况,预判现货市场形势,按照市场需求分批次、有节奏地做好资源采购工作;在外采资源方面,积极与国内煤制气、煤层气等相关资源商对接,释放国内气田产能,畅通相关企业生产及外输通道;在库存资源方面,充分发挥文23储气库的储气调峰能力,根据市场调峰需求,和国家管网公司共同做好库存资源释放工作,力争实现有效工作气量全产全销
各行业用气需求稳步提升
“随着我国天然气的发展,冬季保供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做好冬季天然气供应,既有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也是行业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裁张博闻表示,当前,天然气发展环境复杂,政策、气候、市场、疫情等多因素叠加对供需产生较大影响,科学研判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形势意义重大,需要广泛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保供工作。
“2020年四季度,随着宏观经济好转,煤改气项目投产、进入采暖季等影响,城市燃气、热电需求较快增长,工业需求持续恢复,化肥用气需求稳步增长,化工用气相对较弱;预计全国天然气消费量8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李伟表示,在疫情可控情景下,国内经济形势呈恢复态势。随着国内外宏观形势持续好转,各行业用气需求稳步提升。
李伟预计,2021年一季度,城市燃气和热电厂用气需求增长,由于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低,预计同比增长14%。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天然气需求低迷,按照目前市场趋势预测,全年天然气消费总量3100亿立方米,同比增加90亿立方米,增幅2.9%,采暖季市场需求会出现较大增长,但总体‘供大于求’、高峰月‘紧平衡’的趋势不会改变。”孟亚东对今冬明春市场形势进行了预判,初步预测,今冬明春天然气需求1480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18亿立方米,增幅9%;高峰月需求343亿立方米,同比增幅3%,高峰日达到11.2亿~11.5亿立方米/日。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贸易公司销售部副经理王晓庆预计,全年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受疫情、经济形势、中美关系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200亿~3500亿立方米左右。今冬明春预计整体供需平衡,考虑国内疫情防控向好,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暖,预计今冬明春期间天然气消费量约1480亿立方米,保守预计供应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预计整体呈供需平衡局面。
“在不确定因素方面,拉尼娜现象等因素加剧了冬季气温的不确定性,若全国气温大范围低于预期,在整体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局部地区保供工作存在一定风险。”王晓庆认为,2020~2021年采暖季供需基本平衡,但存在保供不确定性。
保供需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努力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今冬明春北方地区保暖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提出了“五个确保”的要求,如何做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在资源短供保障措施方面,李伟建议,一是做好国内资源保障准备工作,加强储气库采气,提高国产气产能;二是密切跟踪进口气源供气能力,提前做出准确预判,以便应对;三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LNG接货船岸匹配工作,应对恶劣天气接卸。
“冬季保供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关于‘量价稳定’要求的落实。”孟亚东建议,共同落实保供责任,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努力,互相给予资源、通道及市场的支持,共同做好保供工作;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市场需求,尤其是民生用气需求,尽量避免因“抢资源”“占资源”“多头申报资源”等造成资源过剩,给上游企业带来滞销风险。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已基本形成“全国一盘棋”格局,资源调配更加快捷、调峰手段更加灵活。孟亚东建议,国家管网公司组织解决历年冬季面临的“总体过剩、局部紧缺”问题,南气北上瓶颈问题,供气环节多等问题,激活上游资源采购、下游保供市场的积极性,提高天然气的利用规模和使用效率。
国家管网独立运营,天然气保供面临新形势,运行协调管理工作将大大增加。李伟建议,要提前做好预案编制工作,各方各司其职共同保障冬季销售安全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