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195
132

传统油气公司怎么走?如何变?路向何方?

来源:王伟俊 石油商报 发布时间:2020-11-03
如何来形容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危机四伏伴着动荡和裂变的时代,传统油气公司唯有解近忧谋长远才能走出现下的窘境,迈向能源公司的门槛。怎么走?如何变?路向何方?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取得了各项改革发展重大成就。回顾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组织编制的《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该阶段油气发展思路是稳油、增气,完善进口通道布局和提升油气管输能力,从总体实现来看喜忧参半。

喜的是国家管网公司挂牌成立,三桶油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实现石油产量止跌回升,油气行业对外合作也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对低碳、清洁、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发展需求更大,地缘政治更复杂、混合所有制改革难、国内油气产量增幅不及需求、折合桶油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中国油气的可持续发展忧虑较之以往更甚。


加大开放力度,由政府调控为主向市场引导为主转变,拥抱市场化浪潮。


(一)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体制,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市场。真正做到开放,需在上游释放真正有潜力有价值的资源区块,吸引国际巨头以及民营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内油气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


(二)加强油气监管体系和油气国际化行业标准规范建设,增强各环节透明度,提高油气行业市场化程度和油公司竞争力。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外部资金进入,另一方面提升油气公司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增强国际化竞争能力。


(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通市场化用人机制。油气公司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层在于探索人才的使用,各大油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各自利益圈层,严重制约石油行业生态圈的良性发展,进入门槛、薪资待遇等因素造成油气服务队伍水平参差、专业人才培养明显萎缩,国际人才进不来等难题,市场化思维难以真正生根落地。


坚持底线思维,从国家能源角度保障石油安全,多角度大力提升国内油气整体勘探开发力度。


基于国内陆上勘探程度较高,油气资源品质劣质化趋势难以逆转,全国石油与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减少明显,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企现状难以改变的现实,应适时转变策略:吸引多方资金加强国内陆上油气风险区块勘探,像西藏、滇黔桂湘赣和南海周边等含油气前景新区,分摊各大油公司风险和负担;减少无经济效益新油田开发建产项目,维持当前产能规模,做好长期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两条腿走路,重点加快海洋油气田的开发和做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储备,统筹多行业加大海工装备的研发力度,特别是深水装备,真正逐步实现面向蓝海的转变,同时针对深层的耐高温高压等油气装备要实现产业化。

努力提升油气公司自身生存能力,实现经营范围拓展和产业链延伸。

推动油气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工业互联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力变革的基础,油气产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蓬勃兴起,油气产业应积极主动顺应新时代和新形势,持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实现企业运营向数字化主导的现代化运营新模式转变,促进油气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如智慧油田,智能炼化企业等。

控炼增化,加强石油附属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原油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目前炼油、烯烃、炔烃、芳烃、化工新材料等是支撑全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满足生活和生产需求前提下现已进入生态型阶段,“吃干榨尽” 原油价值,生产高附加值的轻质油品和石油次生产品,特别是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将是现下和未来石油化工业调控的重点方向。  
     
开展新勘探和油气替代品研究,延缓油气衰减曲线,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变。转变以油气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有序开展低碳及新能源业务。目前我国在页岩油气、煤层气、地热(含干热岩)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领域都有进展,但距离真正实现规模效益和商业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油气上游业务发展规划中不应占据太大比重,更多需要侧重于低碳及新能源接替,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燃料、碳捕获等,特别是利用行业先发优势,加强制氢和储氢技术能力,配套现有加油站完善加氢站建设。

广开油气进口来源,拓展海外油气市场。近十年中国几大油气公司在海外的油气田项目规模在增大,但效益不明显,主要原因可归于高油价时期投资冲动,风险勘探比例小,国内油公司缺少担当和闯劲。一方面要提升海外勘探地位,加强研究深度重视超前布局,另一方面整合国内各大油公司现有资源,实现资料共享、技术共享、成果共享、经验共享,借鉴各方优势实现互补整合,并适时成立联合公司,进一步深化对重点勘探领域与目标的认识,实现快速高效勘探开发,避开同行恶性竞争。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对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意义,深度融入和把握“两伊”在未来油气市场供应格局中作用,间接稳定全球石油金融市场。积极参与北极能源的开发利用,在遵守依法、绿色、合作共享等原则下,广泛参与极地油气项目,实现各方的互利共赢,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绿色低碳环保理念逐渐成为共识,油气公司的勘探开发活动必然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压力,可再生能源对油气行业的冲击,电动汽车的推广(全球约1/3的石油需求来自汽车),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这些都促使着国内油气公司角色的转变。我们迫切地期待“十四五”与能源相关规划的成功制定,能够有效降低我国能源风险,能够改善国内油气企业的生存空间,能够激励传统油气企业更加从容地加入国际化竞争。


本文作者系勘探开发研究院中东研究所二级工程师


2195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