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3549
148

世界主要国家的石油储备及对我国建设石油储备的几点建议

来源:王能全 全说能源 发布时间:2019-12-05

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随着1974年11月15日国际能源机构的建立, 该组织要求其成员国建立可供90天消费的石油储备,这样大规模的石油储备正式出现。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一下国际能源机构有关石油储备的规定,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美国石油储备的情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日本石油储备的情况,最后一部分主要是谈一下对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的几点建议。

国际能源机构有关石油储备的规定

在当今世界中,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是建立石油储备最有代表性的国家, 从数量和规模上来说,目前国际上拥有的石油储备最主要和绝大部分都在这些国家中,因而了解了这些国家的石油储备情况,也就基本上了解了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石油储备的情况。

1974年11月15日,国际能源机构成立,针对1973年10月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国际能源机构规定,其成员国需储备可供90天消费的石油储备,这样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问题正式出现。

国际能源机构目前有23个成员国,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这些国家在石油储备问题上的做法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加拿大、挪威,由于是石油出口国,基本上不建立石油储备;而澳大利亚,则由于石油进口量很小,也基本上没有建立石油储备。此外,在国际能源机构的23个成员国中,除美国和新西兰之外,都强制性地规定,经营石油业务的公司,必须承担石油储备的义务,对未能完成义务的公司进行惩罚。在该组织的成员国中,奥地利、丹麦、 日本、瑞士和土耳其,对建立石油储备的公司在储备设施的建设中提供政府担保、低息款贷和补贴,并提供储备的日常维护费用。

在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中,有七个国家是政府或是通过政府控制的机构建立石油储备的,它们分别是:丹麦、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日本、荷兰和美国。

目前,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的石油储备体制共分为四种类型:

1,仅仅是公司储备,这类国家有: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芬兰、 希腊、卢森堡、新西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土耳其;此外,加拿大、挪威和英国这三个石油出口国,也属于这一类型的国家;

2,公司和政府储备兼有的国家: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和美国;

3,公司和储备机构拥有的储备:丹麦、法国和荷兰;

4,公司、储备机构和政府都拥有的储备:德国。

1980年,在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所拥有的石油储备中,公司所拥有的储备数量占储备总量的89%,1985年下降到74%,1993年11月却下降到69%,这表明了政府所拥有的石油储备数量不断上升。

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所拥有的石油储备数量在不断地变化。1980年1月1日,该组织成员国所拥有的石油储备量相当于131天的进口量,1986年达到最高峰,为相当于169天的石油进口量。自此以后,这些国家的石油储备数量不断下降,1990年下降到相当于150天的进口量,1994 年又下降到只相当于135天的石油进口量。

在石油储备的动用方式上,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在石油供应危机开始时,就将大规模地动用石油储备,而日本则将动用政府所拥有的石油储备作为应付危机的最后手段;有的国家在危机开始时,首先控制石油消费,尔后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动用石油储备。

自建立石油储备以来,从有关报道看,国际能源机构真正大规模动用石油储备的,只是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为了应付国际石油市场可能因海湾战争出现的动荡,1991年1月11日,国际能源机构宣布,一旦海湾爆发战争,该机构每天将向国际石油市场投放250万桶石油;同年1月28日, 在海湾战争打响后,国际能源机构理事会又重申,继续执行其每天向市场投放250万桶石油的应急计划。1991年1月1日,国际能机构成员国石油储备高达36亿桶,可供消费96天。与此同时,1991年1月16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批准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近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中准备每天向市场投放112万桶。按1990年上半年每天消费1765.5万桶计算,美国当时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供全国消费34天左右。国际能机构和美国的上述行动,为消除害怕市场供应可能中断的心理恐慌,起了巨大的镇静作用。

美国的石油储备基本情况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目前每天的石油消费量约为1840万桶,但是美国的石油产量却在不断地下降,目前每天的石油产量约647.3万桶,而石油进口量为每天688.2万桶,石油进口量已超过了石油产量。

由于美国能源消费高度依赖石油,加之石油消费又严重依赖进口,所有美国对石油储备问题十分重视。美国的石油储备主要是政府掌握的“战略石油储备”。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初始于福特政府时期,1975年12月22日,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签署“能源政策和节约法”,宣布美国将建立10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阶段石油储备方案,美国在第一阶段将建立相当于90天进口量的石油储备,相当于5亿桶的储备量;1979年,美国国会又将储备数量调整到7.5亿桶。到1991年9月30日,美国已完成了储备7.5亿桶石油储备能力计划的建设工作;到1995年5月,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量约为5.9亿桶。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储备的都是原油,由美国能源部的化石能源办公室 (The Office of Fossil Energy)负责管理,这些战略石油储备主要是存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的五个大的废弃的盐洞里。

1995财政年度里,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预算为2.44亿美元,主要用于战略石油储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

日本的石油储备基本情况

日本的石油储备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第一阶段是60天的储备计划,第二阶段是90天的储备计划,第三阶段是政府储备3000万公升、私营石油公司储备90天的储备计划,第四阶段是政府储备5000万公升、私营石油公司储备70天的计划。1995年3月,日本石油储备的情况是:私营公司储备了近4540万公升,相当于81天的油品消费量;而政府所拥有的石油储备数量为4501万公升,相当于76天消费量的原油。



日本的石油储备分为两个类型,一是私营公司的储备,二是政府的储备。 政府所拥有的储备是由日本石油公团管理的,仅仅储备原油,目前日本已完成了九大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并已投入了运营,第十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将在今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石油储备的管理

日本石油储备实行公司制管理,即每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都设有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公司,对储备基地进行日常管理。

从行政关系上来说,日本通商产业省的资源能源厅负责对国家石油储备问题进行指导,石油储备的具体业务由日本石油公团负责,包括:石油储备计划的规划和管理,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对国家石油储备公司进行监督,提供70%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注册资本。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土地由日本石油公团购买并租让给每个国家石油储备公司使用,储备的原油由日本石油公团购买。

二、资金来源

日本石油公团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它源于1978年实行的石油税法,即日本对进口的原油、油品、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征收的税款。以1995财年为例,日本对进口的原油每公升征收315日元的进口税,对进口的石油气每公升征收9800日元的进口税,油品每公升征收2040日元的进口税。1995财政年度,日本共征收5270亿日元的石油税。由于日本政府规定对于进口石油所征收的税款,主要用于发展与石油有关的行业,这样,在1995年财政年度,日本石油公团得到了4910亿日元的财政预算。这4910亿日元预算的开支如下:用于政府石油储备的为3381亿日元,用于私营公司石油储备的为77亿日元,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为1452亿日元。

对我国建设石油储备的几点建议

我国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位居世界第五位。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石油资源探明量的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国的石油生产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1993年已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据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估计,未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将越来越大,2000年将达4000万吨左右,2010年有可能达到一亿吨。这样,我国已形成了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形成了一定的依赖,而且依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有鉴于此,我国建立一定量的石油储备已势在必行。

一、“九五”前两年进行试点工作,以便为“十五”及其以后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打下基础。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并将对国际石油市场形势更大的依赖,但是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而且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密度也不高,石油产量增加的潜力还很大,因而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不会出现象日本和美国那样的对国际石油市场高度的依赖,我国没有必要在短时期内建成大规模的石油储备,目前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通过试点,探索出一套建设、管理和利用石油储备的经验,为将来在必要时大规模建设石油储备打下基础。

二、试点工作应以现有的储运设施为基础

由于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需大量的资金,建设时间长,因而试点工作不应以建设新的石油储备设施为基础,而应以国内现有的石油储运设施为基础进行试点,探索出一条管理、运营我国石油储备设施的经验。

三、明析石油储备的概念和石油储备的目的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它们建立的都是直接控制在国家手中的石油储备,或称之为“石油战略储备”。日本和美国之所以建立这样的石油储备,是有它特定的原因的,如日本石油消费基本上完全依赖进口,因而国际石油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直接威胁到日本经济的正常运转,威及到日本的国家安全,所以日本惜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建立大量的石油储备;美国虽然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但是美国一个高度依赖石油的国家,而且国内石油资源已消耗绝大部分,国内石油产量的增加有限,石油消费将越来越依赖进口,因而美国也必须建立直接由国家控制的石油储备,以保证自已经济的正常运转。正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特定的国情,决定了这两个国家费巨资去建立“战略”类型的石油储备。

与上述两国不同的是,第一,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类型的国家,石油在国家能源消费中并不占主要的地位,这就说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石油这一特定的能源类型;第二,虽然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进口的数量将会增加。但是,我国国土的勘探率有限,可能会有一定数量的石油资源会有待于发现和开发,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会很高。鉴于以上两点考虑,我国在目前国力有限的情况下,没有必须去建立如同日本和美国那样大规模的“战略”类型的石油储备。目前情况下,我们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石油需求量大、处于方便的海上交通线上并背靠国内主要炼油厂群的地方,寻找几个地点,在现有储运设施的基础上,建设与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进口石油数量成比例的石油储备基地。

我国建设石油储备基地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数量上与我国的进口量成一定的比例,以保证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不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第二,储备一定量的石油,保证我国沿长江炼油厂群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即如果我国本国石油生产在受到某些突发性事件影响而不能正常运转时,能从这些储备基地中拿出一定量的石油,保证炼油厂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我国经济运行的正常进行;第三,国家掌握一定量的石油,作为宏观调节的手段,如当国内用油高峰而供应紧张油价上涨时,可动用一部分石油储备的石油,以抑制油价, 从而能达到控制国内物价的目的。

鉴于以上目的,建设我国建立的石油储备,应以原油为主,数量上以1000万吨上下为宜,管理上直接归国家计委掌握,在具体运营方式上可采取建立直属计委的国家石油储备公司或委托国家经营石油的大公司代为管理。

四、资金来源问题

建设一定量的石油储备,对于我国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来源问题。从目前我国的财力来说,我们不可能拿出一大笔钱,用于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管理。但是,从日本的做法上看,我们可参照日本的做法,通过征收石油税、汽油税或某种油品税的办法,来筹集一笔资金,并将这笔资金专项用于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上来。如果这种方法可行的话,就将需国家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法律,来征收这笔资金。

3549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