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当前,全球石油市场能否复苏存在不确定性,油气行业还要面对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状况……
石油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背景下,大型石油公司实施“动能转换”的战略需求日益迫切。他们正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专注大型项目等举措以削减成本、简化业务,对每项资产的收益最优化进行强烈关注;同时越来越重视全面资产管理,将核心战略和投资目标与高效资产管理和项目运营管理程序相结合,为在利润空间不断缩减的现状下,降低成本及运营风险提供了更多动力。
油气巨头资产出售总价值或达275亿美元
纵观当前全球市场,油气巨头们正在大规模出售非战略性资产,为核心业务的高收益投资提供资本支持,资产出售总价值或达275亿美元。这些已完成或预期的交易意味着他们正在实施“动能转换”,以期应对严峻市场挑战,把握重大发展机遇。
埃克森美孚出售部分资产以专注大型项目。目前埃克森美孚正将投资重点放在二叠纪、圭亚那、莫桑比克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并计划出售更多资产,包括全球至少11个国家的待售资产。公司将出售欧洲的大部分上游油气业务,只保留在荷兰的部分股权;同时也在考虑出售印尼、马来西亚、乍得和赤道几内亚等地的资产。埃克森美孚公司迄今在圭亚那已发现了14个油田,总储量超过60亿桶油当量。两个浮式产油储油卸油装置已得到确认,而到2025年前,该公司可能在圭亚那海岸外运营5个FPSO装置,届时日产量将超过75万桶。
雪佛龙一直是大型石油巨头中表现最好的公司之一。但面临页岩油的挑战,想要保持领先地位的雪佛龙把关注重点转向页岩、LNG和深水业务。同时,还需要为哈萨克斯坦的Tengiz、泰国的Contract 3和美国二叠纪盆地的页岩区块等项目筹集资金。该公司CEO沃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以削减炼油和化工业务的成本而闻名,他提出的全面改革正在把这些技能应用到雪佛龙的上游业务中,这将为公司提供90%的利润增长来源。11月4日,雪佛龙以15.7亿美元出售其在阿塞拜疆ACG海上大油田中的权益,买家为匈牙利油气集团。11月11日,以色列德勒克集团出资20亿美元收购雪佛龙英国北海公司的交易完成。另外,公司正在考虑出售在尼日利亚价值或达20亿美元的资产。
BP正寻求出售一些位于核心地区以外的美国页岩资产,以为去年斥资105亿美元收购必和必拓在北美子公司提供资金帮助。这家公司在市场上投放了7项资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边界、天然气丰富的圣胡安盆地。所有交易的出售额可达到16~20亿美元。
壳牌计划到2021年剥离价值100亿美元的资产。公司正寻求退出印度尼西亚的Abadi LNG项目以筹集10~16亿美元。公司已委托花旗为其出售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陆上上游资产,价值10亿美元。专注于扩大其在埃及的海上天然气勘探。
康菲石油最近宣布了未来十年财务计划。综合考量每项资产的最优化开发速度、低资本密集度和低降幅的基础产量等各项因素,提出十年内实现约50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的目标。康菲公司已以13.9亿美元将其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资产出售给澳大利亚桑托斯有限公司。康菲表示,大幅投资阿拉斯加北斜坡项目,不过,未来10年阿拉斯加新开发项目预计需要投资150亿至170亿美元,这让康菲公司不得不剥离普拉德霍湾油田部分所有权以外的阿拉斯加25%的股份;计划出售的资产还包括康菲公司在库巴鲁克河和阿尔卑斯油田的100%股份,以及位于中西部北斜坡的阿拉斯加国家石油储备区内的新发现。
全球油气巨头实施动能转换的原因
不难看出,面临全球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全球油气巨头普遍在实施“动能转换”战略:采取出售非战略性资产,专注大型核心项目以压缩投资、降低成本等手段降本增效;同时,全面优化资产管理、优化项目管控模式是大多数石油公司的共同选择。这是基于全球市场当前态势并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做出的战略选择。
第一,由于全球石油供应增长出现新态势,让石油巨头积极出售非核心资产,并将重点放在核心资产上,此类新型资本运用模式,已经对油气行业盈利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其中美国二叠纪盆地的兴起,天然气贸易的兴盛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全球市场对能源供应的多元化需求,都促使石油巨头重新调整战略,找寻企业发展的全新动力。
第二,新的勘探开发作业模式、正不断创新和重构油气行业的组织模式,意味着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将准备退出特别是地缘政治较为复杂的地区,让地区参与者和独立石油公司有机会购买关键油气田,并通过延长生产寿命和开发新油田来帮助自身保持盈利。这是大型石油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加强与所在地资源企业合作,优化资源产出及提升效率的举措。
第三,经济不景气导致油气企业面临投资者的收益评估,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经营压力较大。国际油气价格徘徊在60美元左右,回报率显著落后于市场指数,国际油价低迷不前。虽然多数油气巨头在50~6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可获利,但仍严重依赖更强劲的油气价格来实现更高的利润。因此,石油巨头不仅在全球出售非战略资产以削减成本,也在全球寻求并购感兴趣及有价值的资产——这是公司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在面临全球石油市场不确定性,经过审慎权衡实施的战略举措。
与此同时,能源转型正在世界不同地区以不同速度进行,石油公司都绕不开这一挑战。投资者不断要求企业解决碳排放问题,并实现巴黎协定限制全球变暖的目标,这促使油气巨头纷纷涉足绿色低碳事业,投资可再生能源、涉足充电领域等。目前大型石油公司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投资在不断加大,特别是诸如壳牌、BP等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公司,已在海上风能及电动车领域逐渐占据有利地位。
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启示
首先,加强对全球市场宏观态势的整体把握,实施“逆周期、跨市场”战略考量。油气行业是生命周期较长、投资回报时效较长的领域,但同时是有效产出甚至高效产出较为稳定的行业。同时油气市场受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影响较大,体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因此,作为大型石油企业需要力图摆脱油气市场周期性低迷的禁锢,同时横向拓展能源市场全视角多元化战略格局;积极参考国际石油巨头的动能转换的做法,寻求合作契机,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弥补短板,共同应对当前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第二,实行全面资产管理创新,专注核心资产及成本效益,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降本增效,提高效率和灵活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油气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全面资产管理在提高运营效率方面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因为油气行业还必须管理维护基础设施,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健康和安全风险的同时,让油气设施实现价值最大化。资产管理不受规模或地理距离的限制,可以帮助减少石油企业在当前不确定的石油市场态势下,增强自身实力,保持盈利。同时资产管理以一种成本效益较高的方式创建、运营、维护和处理资产。让现代油气设施的建设规模比以前更大,生产和储存能力更高,以使它们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并提高长期盈利能力;还可以帮助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库存控制、资源管理、节约成本,并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三,油气行业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智能化是利用数字技术和集成数据流的商业模式和活动的战略转型,加快企业运营中的智能化进程,在油气开采及全产业链数字化、信息化实施进程中占据主动;智能化预计每年可为油气行业节省约10%的运营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提高作业效率甚至实现勘探突破。智能化还促进企业改进资本配置结构,应对随机变动的市场环境,在当前油气巨头纷纷专注价值创造、利润率、生产力和资产利用率的环境下,将短期投资的重要性置于超长期投资之上。
第四,为应对气候变化,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在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风能、氢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迅速,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全球油气巨头也在积极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拓展触角,积极跟进并引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发展。因此,国内大型石油企业可利用业务重组、项目投资、收购公司、风险投资、科技研发等方式不断扩大天然气、新能源等低碳能源的投资。同时,紧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在全球迅速布局,特别关注交通新燃料与电力供应源发展领域。另外,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研发机构,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并强化科技创新,超前布局新能源技术,占领行业制高点。同时,还需要借助资本运作有重点地介入新能源领域,并发挥全球市场主体优势,能源市场经验积累优势、信息利用优势与横向战略联盟优势,提前布局新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