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全球和局部气候变化的实质性风险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2015年《巴黎协定》曾被认为是提供清晰有效减排路径的国际框架。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它可以为世界及各国提供一个标定效率、促进合作和分散风险的运作模式,各个国家均可以按照这个模式去实施并实现预期计划。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出现逆全球化趋势,特别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优先发展化石能源,忽视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气候变化问题”的美国能源新现实主义提出后,执行《巴黎协定》,实施低碳减排计划呈现缓慢和两极分化的态势。最近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和在伦敦召开的石油与货币会议上,各利益相关者表达或表现了他们的最新态度。
政府的态度
从最近的两次会议上分析,政府有三种典型的态度:一是以欧洲各国为代表的坚定支持重视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政府,他们正在发出更为强烈的政策信号,提出要制定包括最低碳定价政策、对碳储存和俘获技术支持政策、对氢能源技术的支持政策、对加快常规燃油车逐渐退出的支持政策以及实现零排放长期目标的支持政策等。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持相反观点的政府,他们强调继续使用煤、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忽视气候变化,不认可低碳发展模式。在G7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缺席气候环节的专题会议,并强调不会为了所谓的低碳去牺牲美国的能源财富。巴西总统波索纳罗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要求大家关注亚马孙森林减少危险的倡议提出批评,他坚持巴西有权利开发自己的资源。三是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家态度暧昧,一方面,这些国家能够使用价格可承受的能源已经十分难得,对气候变化有心无力。另一方面,对于气候,尤其是城市空气质量十分担忧。这种两极分化的态度造成国际社会至今无法统一认识,致使各类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出台等工作继续保持滞后、脱节、混乱和不确定的状态,引发各方的失望、彷徨、担心,甚至敌意。
投资者的态度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发展正在接近投资者的成本拐点,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发展加剧了市场对油气企业财务长期表现的担心。国外部分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抛售化石燃料项目和股票,保险公司也开始重新检视对油气业务气候风险的评价,欧洲和美国的股票市场也在对石油类股票进行重新分类。由于缺乏清晰、长期的政策,大石油公司很难以积极的解决方案去说服那些充满质疑的投资者。即便单纯就投资回报而言,一些资源潜力和盈利能力较差的油气公司股票和项目也正在被边缘化。一份来自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财务报告强调了低估由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转型速度和深度的危险,暗示石油长期需求可能被高估。报告指出,如果技术驱动下低碳能源实现的速度快于能源公司的预测,石油公司和石油输出国的情况将十分严峻。基于商业模式与《巴黎协定》目标的不一致,拥有市值170亿美金的丹麦基金MP Pension决定卖出其持有的10家石油公司的股票,认为这些公司的股票在未来将不能跑赢大盘。
社会公众的态度
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当一部分社会公众认为,石油公司忽略碳排放和气候变化,继续维持其化石能源业务并获取收益,那么油气公司就罪不可恕,一些石油公司被妖魔化,在欧洲遭受抵制;在美国,一些油气公司正遭受更多涉及气候问题的法律诉讼。在民主党寻求2020年总统大选提名的特殊时段,美国政治人物也在持续关注绿色议题或有意夸大石油公司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来取得与更年轻选民的共鸣。
石油公司的态度
最近的会议显示,油气行业、油气企业对待气候行动的态度变化十分迅速——从防御、蔑视转变为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应对。
为达成《巴黎协定》目标,到2030年,世界需要每年储存碳5亿吨至10亿吨,而目前只能储存3000万吨。从投资层面分析,由世界最富有石油公司组成的油气企业气候组织,由于过去10年在低碳业务方面投资只有10亿美元而受到批评。针对批评,最初油气行业还抱怨政策不到位,尤其是针对碳储存与俘获业务缺乏政府支持,没有碳的定价政策等。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成本报告表明,碳俘获与储存业务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实现盈利需要碳价保持在100美元/吨的水平,基于对成本和性能优化的预期,2030年需要达到95美元/吨,2050年则要达到85美元/吨。油气公司认为,对这项业务大规模的投入需要政策帮助,需要明确合理的碳价来引导、加大投资规模并释放投资信号。
但是此次会议,油气行业和油气公司表现出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态度。他们一致认为,碳俘获技术是大石油公司能源转型中的潜在生命线,如果能够帮助实现能源转型战略,那么无论什么政策现状,都应该是加大其投入的时候了。同时,他们表示愿意充当气候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只是提出问题和成为问题。正如壳牌CEO范·伯登所说:“成为社会一份子是壳牌的利益所在。”
在国际石油公司方面,世界主要大石油公司成立了一个新的合作组织,即由13个国际大的油气企业组成的油气企业气候组织(OGCI),这些大石油公司坚定地把碳俘获、利用和储存业务(CCUS)摆在了议事日程上,目标是建立5个地区中心。其中3个分别在挪威、英国、荷兰,地处这些地方的欧洲大石油公司已经超前实施碳俘获与储存业务计划;美国的墨西哥湾,被标定为一个可以发展碳俘获与储存业务的成熟地区;还有一个在中国新疆,碳项目开发集中在准噶尔盆地。由于天然气易于长时间大量储存的特性,使其成为能源系统季节性管理的重要支撑,天然气在低碳经济中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BP公司的CEO鲍勃·戴得利和道达尔公司的CEO帕特里克·普亚纳都表示,由于电池只能持续数小时,而不是数天、数星期或数月,放弃天然气十分危险。他们同时指出,生产天然气必须以更为清洁的方式进行,天然气开发利用需要低碳化,好消息是它能够被低碳化。他强调,低碳化可以通过减少甲烷泄漏和放空燃烧来实现,也可以将天然气与生物气、氢气以及属于碳中性的合成气体混合来达成。
在国家石油公司方面,尽管没有像国际石油公司承受来自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压力,世界各国家石油公司也正在推动碳俘获与储存业务。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的CEO萨哈德·卡比宣布,他们上个月调试了一台装置,可以在生产LNG过程中俘获和再注入二氧化碳,公司目前二氧化碳业务能力超过200万吨/年,预计在2025年达到500万吨/年;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CEO苏尔坦·贾尔比博士表示,公司计划将其碳俘获与储存业务扩大6倍,在2030年达到430万吨/年;沙特阿美公司的计划虽然公开披露的不甚明确,但是其CEO阿明·纳赛尔强调重视循环经济,表示他们对其业务实施最大可能的闭环管理,将像对待金属、纸张和塑料一样对待碳产品。
同时,国际石油巨头悄然转向更为便宜的二氧化碳移除技术,如退耕还林。这种改变不仅表明石油公司一定程度上对碳俘获、利用和存在技术的不信任,认为俘获和利用超级大量的碳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由于这类项目潜在收入的预期降低导致投资吸引力降低。一些油气企业如道达尔和埃尼,保持了部分碳俘获与储存业务的同时,尝试把重点转到退耕还林这类低碳项目。对比碳俘获与储存业务的100美元/吨,这类项目的投入标准是每吨10至15美元。BP公司政策部门经理杰夫里思说,他们正在研究一种可以定义为自然解决方案,可以抵消运行中产生的排放。他认为,BP和其他公司一样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低碳虽然已经来到我们面前数十年了,但是直到最近才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同样,埃尼公司计划种植更多的树去表明其增长计划;壳牌计划实施一个面积与亚马孙雨林一样的退耕还林计划;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也可能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去完成所谓的抵消效应。
此次会议一个值得欣喜的消息是,油气行业和油气公司目前已经开始意识到,油气公司持续运营需要得到社会许可,开展能源转型、实施低碳发展则可以有助于他们得到更多更广泛的社会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