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薛晶文) 10月23日,在陕京管道气源地,具有年产400亿立方米天然气能力的长庆油田,1万多口气井、数百座集气站整装待发,为冬供做好充分准备。2700多千米外,塔里木油田提产扩能,以每天7230万立方米的高峰气量,为西气东输下游居民和南疆百姓加气御寒。
天气转冷,“冬供”来临。中国石油把做好2019—2020年冬季天然气供应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早筹划、早部署、早落实,多措并举提高冬供能力。
国内气田增储初见成效。加大长庆、塔里木和西南等主力气田在勘探开发、地面建设、储运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加快长庆苏里格、神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以及页岩气示范区产能建设,预计冬季期间国产气增幅不低于上半年水平。
进口资源供应稳定可靠。密切跟踪中亚天然气资源的供应能力,按最大能力安排中缅天然气管道运行,入冬前将现货LNG资源采购到位,同时确保12月中俄东线正常供气。
储气设施运行安全平稳。精心组织安排好储气库运行,提高储气库强注强采和大进大出能力,入冬前将管网管存、接收站罐存和储气库库存提升至较高水平,切实发挥好季节调峰和削峰填谷作用,储气库计划采气增加22.3亿立方米,增幅31.7%。
互联互通工程稳步推进。中国石油将通过LNG接收站代储代销、资源串供、管道代输等多种方式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富余能力,相互提供供气服务。同时,将按照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2019年27项互联互通重点工程(12线15站),入冬前完成管道焊缝隐患整治排查,确保不影响冬季天然气正常供应。此外,加快深圳LNG外输管道等连接工程建设,及早启动LNG现货资源采购,加强衔接,优化互联互通资源串换模式,将从11月初开始全面启动天然气资源互供。
目前,中国石油已与各省区市下游用户签订了今冬明春供气合同,并对重点地区用气给予重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