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编者按
日前,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近10年来全球大气中甲烷浓度出现飙升,很可能是美国页岩油气活动开采所致。当前正值美国环保署计划取消对能源企业甲烷排放限制之时,此研究一出即将美国页岩油气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
美国的页岩油气开发状况如何?对全球原油市场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看来自页岩油方面的报道。
近十年来,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和BP能源统计等权威披露,2011-2018年间,美国页岩油产量从不足 150万桶/日飙升至750万桶/日左右,推动该国日均原油产量在2018年突破1500万桶/日,超过沙特和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伍德麦肯兹则预测,未来十年间,美国页岩油产量仍将持续增长至1000-1100万桶/日,将占世界原油供给总量10%。
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已对全球原油市场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美国页岩油与OPEC和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国在全球原油供给市场形成“零和博弈”,使国际原油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直接引发了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本轮低油价。另一方面,页岩油支撑美国由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向能源独立逐渐迈进,也对全球油气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可能增加中东等传统油气产区的地缘风险并使得全球原油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此外,页岩油成功经验的溢出效应,带动了全球范围内常规和非常规油气田开发进一步向降本增效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世界油气供给资源潜力。
不仅如此,随着页岩油开发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的不断取得进步,以及生产企业在经营策略上的持续调整,页岩油产业已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从页岩油开发的角度看,首先,技术进步为页岩油“规模化”开发提供了支撑。譬如,通过创造合理的造斜时间和合适的水平段部位,能够有效的减少页岩油开发井的井间连通,客观上有助于实现加密钻井和配套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能够有效的将井成本降低约10-20%。其次,管理优化为页岩油“规模化”运营提供了保障。现阶段,规模较大的页岩油平台式钻井费用约2.5亿美元,在工程的体量、复杂性和投资额等方面已与部分海上平台相差无几,页岩油生产商普遍通过优化运营管理协调投资、配套基础设施及材料采办等诸多事宜,保证项目较快投产。事实上,现阶段日趋“规模化”发展的页岩油在开发过程中仍面临部分难题,也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努力克服。一是页岩油生产“甜点”区域资源的已动用程度逐步提高,未来开发区域资源条件相对较差,将对页岩油低成本开发影响负面;二是“规模化”的页岩油开发缺乏灵活性,如果初始产量不理想,平台式钻井或被放弃;三是同时开钻多口井难以兼顾每口单井情况,过程反馈不及时或将导致大量无效投资;四是完成规模较大的平台式钻井需要9个月左右时间,作业时间有待进一步压缩。
从公司经营策略的角度看,由于页岩油单井生命周期内存在明显产量递减,页岩油开发需要不断钻新井维持产量规模,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且根据彭博社统计,美国页岩油行业自2006年以来投资回报率基本未超过10%。一方面,石油公司需要一定生产规模以保持页岩油项目收益;但另一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页岩油生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成本逐年提高,部分中小型石油公司产量增长受制。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受美联储停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2018年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通过发债等手段获得融资总额仅200亿美元左右,不足2016年一半。基于以上原因,现阶段部分石油公司对待页岩油开发的态度也出现了分化。其中,埃克森美孚、BP和雪佛兰等国际石油巨头依托其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以及抗风险能力更强的财务状况,正在将页岩油作为未来重要的产量增长区域,通过资产和公司并购等手段大规模进入二叠盆地等重要页岩区带,显著提升了页岩油行业集中度。康休资源公司和响尾蛇能源等大中型页岩油生产商同样希望通过并购活动进一步实现资源开发的规模效用:一是通过上游资源并购提升页岩油开发的运营效率并持续降低单位成本;二是通过公司并购获得更好的区域油田服务技术优势;三是通过规模提升吸引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关注。而部分中小型页岩油生产商则逐步被“挤出”二叠盆地等资源条件较好的页岩区带,更多依靠技术开拓技术服务类利基市场或转向开发其它资源条件相对较差的页岩区带。
从生产商应对风险的角度看,为避免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页岩油生产商利用金融手段应对油价风险同样呈现“规模化”趋势。以页岩油生产商诺贝尔能源公司为例,从该公司持有的2019年金融衍生品头寸看,其平均约有9万桶/日的产量实现了对冲,约占公司日均产量的75%。其中,基于互换交易手段,公司实现页岩油产量对冲约为4.5万桶/日;基于各类期权交易手段,公司实现页岩油产量对冲约为2万桶/日。另据高盛公司统计,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美国约有50%的页岩油产量利用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对冲风险,提前锁定相对较高的利润额度,有效的保障了页岩油开发活动的平稳运行。
综上分析,页岩油开发遵循了大多数矿产采掘行业“小公司出技术、大公司上规模”的演进规律,未来的“规模化”发展趋势已基本确认。而如何更好的借鉴“美国经验”,从技术工艺、运营管理以及金融避险等诸多方面有力支撑国内页岩油“规模化”发展,也正是我国加快实现页岩油商业化突破、保障国内原油产量稳定增长亟需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