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458

【观局】国家管道就来了,有什么期待?

来源:能源情报 发布时间:2019-03-20

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做了充分的铺垫之后,国家管道公司就要来了。这次是中央深改委会议的决定,说来就来了。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继续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不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

会议审议通过的8份文件中,包含《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即业内普遍认为是组建国家管网公司的指导文件。

具体: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

结合之前官方的表态,基本可以肯定国家管网公司将包括石油、天然气管网,国有控股,组建的同时配合引进社会资本,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电力改革中的“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一致,中间统一管网,上游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下游充分竞争。

就目前而言,天然气管网资产75%由中石油运营,中石油大概供应75%天然气。在国内天然气产量中,中石油也占75%左右的比例。下游城市燃气则充分竞争。

石油管道专管专用,天然气管道更引人注目。但一个背景不容忽视,这一轮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从2016年起步,跟国内治理空气污染,强力推行煤炭替代相关。在这期间,相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推动管网互联互通,鼓励储气设施建设,设定具体标准,并推进储气调峰能力市场化定价。

不过截至目前,储气能力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在6%左右。远不足以应对天然气消费巨大的峰谷差。

针对说来就来的国家管网公司,期待也是疑问。毕竟现在还不清楚:

1、首先是保供责任的归属。市场化是大方向,但天然气的价格影响民生,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不可能随时大幅调整。保供是石油央企惯常的思维,经常不惜代价保供,尤其是民用气。以往在上游企业和城燃之间互相推诿,未来呢,国家管网公司会承担保供责任吗?

2、储气库和LNG接收站不划入国家管网公司,已经较为明确。调峰完全市场化购买?国家管网公司承担着全国的供气,平衡供应也要手里有气,心里才不慌。真要到市场购买,全国不过6%的储气量,极端时刻,怎能应付?

3、管道建设会提速吗?因为国家管道公司的预期,主干管网的建设速度近年已放缓,我国天然气主干管网的里程只相当于美国主干管网的零头。建设远不够充分。

4、国家管网公司管输费会降吗?全社会都在降低能源成本,按理是要降。但新建管网、成本支出都需要维持,也有可能升。那就重走国家电网的老路。

5、如果国家管网公司通过管输环节,对上下游影响加强,可能成为新的国网。毕竟监管机构人员数量有限。

6、对天然气价格会有什么影响。管道是石油公司的香饽饽,划出来后将重新调整内部利益,少了体系内的管道公司,销售公司有足够的意愿将倒挂的气价顺到销售端,客观上会提高气价。

7、如果气价提高,在现有承受能力下,会扭转高速增长的势头,重新寻求供需平衡。提高价格后,消费量势必会受影响,市场可能会萎缩。当然,提价也与目前降低企业能源成本的政策取向不一。

8、新成立的国家管道公司,肯定会是一家央企,归属国资委管理。那么,绩效考核也会包括业绩吗?毕竟,国家电网也是同一套考核体系。在政策工具和市场主体间如何平衡?

9、新的形势下,重组一家国家管网公司,一点也没有反垄断的考量吗?毕竟集中不天然等于高效。

一时之间,有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可能多虑了,市场会给出答案,各方面的答案很快会有。

我们都期望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也要做好坏的打算。在此前,有实力的公司可以先考虑下能否成为国家管网公司的投资主体,分享管网公司的红利。

退而求其次,也可以谋划建设各种储气设施了,调峰能力会逐渐值钱。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