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庆油田始终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步伐,建成了我国陆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累计生产原油25亿吨,创造了领跑世界的陆相油田勘探开发奇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庆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
“第一动力”强劲持久,引领科技创新硕果满枝。截至6月19日,大庆油田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1万多项,其中国家级115项、省部级1077项,特别是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次,扛起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使命。
关键核心技术领跑世界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大庆油田践行中国石油“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的目标要求,积极攻坚新领域迎战新问题,支撑中国石油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全力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大局。
勇闯非常规资源“无人区”。在国内外没有成功开发先例的情况下,大庆油田主动打响大庆古龙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科技攻坚战。初步构建的原位成藏理论,是继陆相生油理论之后,大庆油田对油气地质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国家能源局已批复设立了大庆古龙陆相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国家级示范区,示范区建设正全面快速推进,将成为百年油田建设的重要接替。
勇破老油田提采技术“天花板”。大庆油田创新特高含水后期储层动态非均质理论及控水提效技术,长垣水驱自然递减率和年含水上升值再创新低;建立二、三类油层同步化学驱开发新模式,拓展化学驱地质储量2.5亿吨;研发聚驱后无碱中相自适应堵调驱体系并现场投注,实现技术迭代升级,主力油田采收率达到55.06%,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中国石油开发奇迹。三元复合驱产量突破400万吨,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国家,持续引领老油田新发展。
勇占川渝多类型油气“新阵地”。大庆油田远征四川盆地,在川渝流转区块深化气藏成藏富集规律认识,形成储层定量地震预测技术,自主攻关酸压改造工艺,有力支撑川渝探区千亿立方米探明储量提交,获得4项中国石油勘探重大发现奖。特别是川渝页岩油获得重大突破,拓展了页岩油勘探领域,实现了四川盆地勘探历史性突破。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大庆油田按照中国石油“加快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深化改革、大胆实践、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构建独具特色的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管理体制上,大庆油田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油气和新能源、软科学技术委员会,构建起三级组织管理架构和“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实现了创新体系优化提升。
科技项目上,实施“课题制”管理。以中国石油科技项目完全项目制管理为指导,大庆油田探索实施课题制管理方式,通过选聘、放权、奖励等一系列举措,极大激发了一大批课题长和课题组的攻关热情与创新潜能,激活了科技人员执著创新的一池春水。
实施“揭榜挂帅”,形成新型攻关模式。大庆油田与黑龙江省联合开展古龙非常规资源“揭榜挂帅”项目,成功探索出新型举国体制下的新型科技攻关组织模式,激发出创新攻关活力。
优化精准激励科研人员,健全人才生聚理用机制。大庆油田加大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奖励力度,让“有为者有位”,打造科技人才专属荣誉表彰品牌。大庆油田实施“石油科学家、石油名匠”培育计划和“青年科技英才”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高端人才引进9人,全面推广普及“双序列”改革,培育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70年“自主创新”人物,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团队。
大庆油田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让项目、人才、资金都充分活跃起来,大庆油田承担的国家专项、中国石油专项得到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从年40项上升到130多项。
发展活力持续提升
大庆油田坚持放眼全球,加速聚集创新要素,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构建起富有活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在加大投入上,大庆油田全面落实全成本预算、核算,制定并发布《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年度研发投入突破20亿元,在油气田企业中居首位。现已建成1个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10个国家和行业级实验检验中心、5个集团公司试验基地、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申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在高端技术交流上,大庆油田开展“百年油田提高采收率论坛”“陆相非常规资源技术研讨会”“院士咨询会”等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议,扩大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上,大庆油田成立提高采收率分委会(ISO/TC67/SC10)并承担秘书处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在油气勘探开发核心领域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工作。
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大庆油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职机构,注重研发与生产之间的协同布局,薄互层地震波阻抗反演(Z反演)、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等勘探开发技术,网安天目、套损预警及调控系统等信息化软件,实现了油田外部商业化推广,推动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创效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信息化建设长足发展
大庆油田信息化建设紧密围绕打造“共享中国石油”目标,推动数字技术和油气生产深度融合,数字油田建设全面提速,应用领域不断延伸拓展。
目前,大庆油田已累计完成3.1万口油水井数字化改造,159座联合站实现集中监控,259座所站实现无人值守,推动了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变革,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正在加速为老油田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大庆油田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IPv6生产专网,全面应用高性能计算云中心,“两地三中心”云体系年节省运维费用2800余万元,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数据资源向价值资产持续完善,网络安全防线提档升级。
目前,大庆油田已建成油田智慧指挥系统和作业区生产管控系统,开展庆新油田智能化建设和非常规资源数智化建设,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全面提速,工程建设信息化平台扎实推进。同时,大庆油田还建成了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自主承担建成地理信息系统、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和高效应用工程技术一体化平台,自主研发出9款高性能软件并商业化推广。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砥砺前行。大庆油田深入贯彻中国石油创新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持续建设创新型企业,为中国石油奋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