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为了解此次疫情对LNG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近日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简称重庆交易中心)向20家LNG企业进行了调研,其中国营企业9家,民营企业11家。受访企业均反映疫情对其生产经营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部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是采购资金缺口较大。LNG产业以先款后货的结算模式为主,中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采购时需预付1周至1个月货款,单笔采购金额较大,有8家民营企业反映存在采购资金缺口。
二是销售收入降幅明显。受LNG需求减弱、价格下跌、物流中断等多重因素影响,有16家企业反映近期销售收入与春节前相比,下降幅度超过50%。在收入锐减的情况下,企业仍需开支人工、租金、利息等运营成本。
三是销售回款速度较慢。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普遍较弱,有5家民营LNG工厂和贸易商企业在销售时给予部分下游客户1周至1个月左右的账期,销售回款速度较慢进一步加剧了民营企业现金流不足的困境。
相比于实力雄厚的国营企业,新冠疫情对民营LNG企业的冲击更大。企业收入受损,成本负担重,预付货款、销售垫资的结算方式又进一步加剧企业现金流压力,生存经营陷入困境。为破解民营企业经营困境,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内部风险管理,尽快恢复市场信心。疫情之下,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应努力做好减法,确保企业运行必需的人员、资金和核心业务。抓好复工复产,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通过宣传和沟通,让员工和客户感受到企业的决心和信心,为企业恢复运营提供有利的条件,抓住疫情好转后LNG市场需求回暖时机,努力实现销售收入增加,弥补疫情期间营收损失。
二是积极争取支持政策,努力实现降本减负。近期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社保减免、税收减免、延期缴税、降低融资成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基本覆盖了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为民营企业应对危机提供了有效支持。
三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依托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LNG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从单一线下运营逐步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平台经济转移。线上交易平台能够为LNG上下游企业提供便捷的交易结算、融资增信、咨询资讯等综合服务,打破线下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结算效率,帮助会员企业获取更多上下游交易资源,有效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增长、采购成本降低。
针对目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重庆交易中心正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对接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源,努力为包括民营LNG企业在内的会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帮助企业共度难关,尽快走出疫情带来的生产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