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5739
335

浅析欧盟天然气管容分配机制

原创:唐清正 发布时间:2019-08-16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油气体制改革明显提速,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是我国天然气体制改革中重大和根本性的改革措施,标志我国天然气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欧盟各国(德国除外)在天然气市场发展初期主要采取了国有垄断模式,管网改革主要是对垂直一体化企业管输业务进行剥离分拆,在此基础上建立单独天然气管网设施容量市场。在我国油气行业市场化发展进程的历史关键点上,对欧盟天然气容量市场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等。

一、欧盟管容分配机制

欧盟为打造统一的欧洲天然气市场,以天然气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从基础设施第三方公平开放、管网设施运销分离、监管框架统一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三次天然气改革。以此为基础,欧盟于2013年针对管容分配机制出台了强制性的欧盟第2013/984号条例——《运输管网管容分配规则》(于2017年修订)。根据该条例,欧盟各国天然气管网设施互联点(Interconnection Point,即不同独立管网系统的互联点,对某个独立管网系统而言,相当于其上/下气点)的管输能力(包括既有管容及新建管容)主要采用“价高者得”的规则,通过市场化的竞价手段实现管容资源配置:管道运营商通过管容预定平台公开放售管输能力,托运人可根据实际需求参与竞价。

该条例将天然气管网设施的管输能力根据时间长短划分为年管容、季度管容、月管容、日管容和日内管容,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划分为不可中断管容、可中断管容。目前竞价主要通过PRISMA交易平台实现。PRISMA交易平台实时公布竞价时刻表,根据管输能力的长短,采用不同的竞价方式。对于周期超过月合同的管容,采用递价式竞拍的交易模式;对于周期小于日前合同的管容,采用单一底价竞标的交易模式。针对部分上/下气点,PRISMA交易平台可采用“先到先得”的原则进行市场化管容资源配置。

管道运营商交易的优先级根据时间的长短进行排列,即优先交易年管容;为了保障短期市场管容冗余,以法国为例,管道运营商需保留至少20%的管输能力用于年合同以下的管容预定。可中断管容的中断优先级顺序根据合同时间的长短排列,即优先中断日管容合同。

对于免于执行《天然气内部市场通用规则》的上/下气点(主要是管道系统的联接点),则由管道运营商配合政府监管机构制定公开无歧视的管容分配机制。针对部分上/下气点,管道运营商可于开放季采用公开招标的模式,最终根据“按需等比例”的原则进行管容分配。管道运营商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特殊管容预定,包括可释放管容、反向运输管容、热值转换管容。其中可释放管容是指,以法国为例,针对特定互联点的单一托运人的年不可中断管容持有量占总技术管容的20%以上,管道运营商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强行要求该托运人折价释放超过20%部分的管容并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重新预定及分配,以保护市场后进入者享有管输服务的权利。

托运人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PRISMA交易平台对管容进行二次转让。转让可分为使用权转让(所有类型管容)和全部权益转让(年管容、季度管容、月管容预定)。使用权转让的初始托运人依旧为运输合同的主体,获得管容使用权的受让人可以对管容进行再次转让。全部权益转让的受让人拥有管容预定合同的所有权利和义务。管容的转让分为三种模式:

CFO(Call For Order):初始托运人通过PRISMA交易平台发起邀约,明确所需转让/采购的管容数量及转让最高价/采购最低价,其他托运人可在规定时间内投标,最终由初始托运人自主选择最佳中标方并签署合同;

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初始托运人通过PRISMA交易平台发起挂牌交易,明确转让/采购的管容数量和单价,采用先到先得的原则,由初始托运人与摘牌成功的托运人签署合同;

OTC(Over the Counter):初始托运人通过线下与二级托运人明确转让/采购的管容数量及单价,通过PRISMA交易平台采用协议交易的交易模式签署转让合同。

二、对我国的启示

借鉴欧盟容量市场的发展建设经验,管网分离是容量市场的诞生基础,管容分配机制的建立完善是促进管容市场发展,推动天然气产业改革的重要依据。欧盟各国(德国除外)的全国范围高压运输管道均由少数几家管道运营商负责运营管理,我国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将形成全国性质的统一运输管网系统,欧盟管网容量分配的建立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是管容市场建设的基础。根据欧盟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经验,市场的培育是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上。随着管网实现运销分离,第三方公平准入机制强制执行,天然气市场向三个方面实现多元化发展:天然气销售主体多元化、天然气气源多元化、天然气管容用户多元化。供应端的多元竞争促进了销售端的活力,天然气现货市场逐渐活跃,为了实现天然气交易与管输的匹配,管道用户逐渐向上下游拓展,用户最终实现自由选择供应商。

市场供需关系差异化是管容市场建设的依据。欧盟各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在管网不同位置根据供需差异采取的容量分配机制也不相同。在供需关系相对紧张的上/下气点(主要包括进/出口气点)采用竞价的交易模式,在供需关系相对稳定的上/下气点采用公开季招标或挂牌的交易模式。

容量交易产品多样化是管容市场建设的补充。由于天然气的特殊属性,其开发与利用对管道建设拥有极强的依赖性,这也导致了天然气管道,不同于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贸易分销的可竞争性,具有网络型自然垄断特征。也因此,管容市场的建立是依托于天然气的实际运输,根据不同的输送目的,实现管容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增强托运人的市场参与积极性,推动提高管道的利用率。

管容二级市场结合化是管容市场建设的完善。容量二级交易市场是容量一级市场正常运行、提高合同履约率的必要配套条件。容量二级交易必须通过公开市场进行交易,不得私下转让。管容二级市场的同步建立,提供了风险转嫁机制,提高了市场的活力。

5739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