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89
1

2025年采暖季天然气消费预测

原创:林森 发布时间:2025-10-22

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中国气候将受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共同影响。一方面,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处于高位,总体趋暖趋势可能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略高于常年均值。另一方面,美国气候预测中心最新会商意见认为2025年采暖季将延续弱拉尼娜条件,这一气候背景通常会促使西伯利亚冷高压东移增强,可能给华北、东北等地带来寒潮过程。预计2025年采暖季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综合来看,若出现 “偏暖冬”的情景,全国供暖需求相对减弱,城镇居民及采暖用气需求可能会下降;发电侧由于取暖需求减少,火电负荷略降,气电发电或相对减少。但即便在暖冬情况下,政府对清洁取暖的政策保障力度不变,基本民生用气仍优先保障。若出现“偏冷冬”情景,采暖需求与燃气发电需求将显著提升:北方地区或将增配燃气供热设施,强化气电调峰能力,推动城市燃气及发电用气量同比增长。总体来看,气候不确定性对城镇燃气及发电用气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工业和化工用气受其影响相对较小。本文将以2024年采暖季消费量为基准,分别给出2025年采暖季四大消费领域在暖冬、冷冬两种情景下的用气基本面变化区间,以体现气候因素对需求的弹性影响。

一、 城镇燃气(含居民生活、商业及交通用气)

这一领域用气量对气温极为敏感。过去几年受城镇化加快和煤改气推动,用气量持续较快增长。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城镇燃气消费同比增长超过11%,2025年在冬季采暖和交通领域的拉动下预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在此情景下预计城镇用气同比增速可达10%–12%。其中,居民采暖用气增加和冬季车辆、港口等交通物流LNG用气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在寒冷冬季,由于取暖需求的增加和应急储气的启用,天然气的增长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若遇暖冬,尽管居民供暖用气减少,但城市燃气用户基数的扩大和交通行业的持续增长可能会使整体增速放缓至4%–6%。例如,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供需形势整体好于去年同期,但气温变化仍是影响需求的首要因素。总量上参考2024年采暖季城镇燃气用气基数,预计2025年采暖季城镇燃气用量比上年增加约80亿方左右。

二、 工业燃料用气

2025年工业用气将受生产活动和改造需求拉动。一方面,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使部分高耗能行业转向天然气,尤其是化工、电厂余热锅炉、食品等行业;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双碳”要求下部分落后产能退出,会使增长动能有限。综合判断,2025年采暖季工业用气总体增长预计在3%–7%之间。工业用气较少受气温影响,但若冬季寒冷,采暖需求和错峰生产可能间接带动部分地区工业燃气需求小幅上升;而暖冬时政府可能进一步鼓励工业节能减排,也可能略抑制工业燃气需求。预计国家出台的可中断用户政策和高耗能行业错峰等措施,使工业用气增长低于城镇燃气和发电。增量重点可能集中在北方钢铁、化工品产地完成的煤改气项目和高炉气替代燃料项目。冷冬情景下工业用气增长略高于基准,暖冬情景下则增长略低。

三、 发电用气

天然气发电增长势头强劲,预计继续快速增长。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发电用气同比增长9.5%,年内新增气电装机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更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和民营调峰电站投产,将提高天然气在电力调峰中的使用量。基于国家对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的考量,天然气发电将在2025采暖季保持旺盛需求。预计2025年采暖季,中国发电用气的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1%–13%。若冬季偏冷,取暖电力需求大增,风光发电占比较低,气电调峰需求上升,增速有望突破以上范围;若冬季偏暖,相应需求略有减少,但考虑到全年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发电用气仍将保持高位运行。需要注意的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和燃气发电成本相对上升也可能部分抑制行业投资力度,但整体看政策不约束天然气发电增长。

四、 化工化肥用气

化工化肥用气整体增长空间有限。2024年该领域用气仅小幅增长。2025年采暖季化工用气预计稳中略增,增速在3%–5%之间。主要因素包括:化肥行业淡旺季转换与原料气价有关,气化工如甲醇和烯烃项目如果新建投产也将带来增量;但整体化工增长受行业景气影响较大,与气温关联度不高。寒暖冬变化对该部分的影响较为微弱,仅在特定需求期(如天然气制氢对极端天气的敏感度较高时)会产生边际差异。基于此,化工用气预计整体呈现平稳小幅度上涨。

综上,预计2025年采暖季城镇燃气和发电领域用气增量最大,工业和化工增长相对平缓。不同气候情景下,各领域增速会有所差异:冷冬时采暖和调峰需求增加,城镇燃气和发电用气或高于基准;暖冬时居民取暖需求下降,但城镇燃气增长仍依赖管网扩容和车辆用气,发电需求将略降。

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