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546
0

中科院院士金之钧:能源危机主要因为疫情!中国能否捡漏俄天然气?

来源:天然气行业观察 发布时间:2022-11-28

图片

专访金之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

能源危机主要因为疫情俄乌战争没那么大影响

吴小莉:现在世界并不太平,冬天要到了,能源特别重要。您怎么看今年欧洲的能源危机,它可以怎么过?

金之钧:目前能源价格上涨或带来短期的危机,这是由于疫情引起来的,好多人以为是俄乌战争,俄乌战争没那么大的影响。

其实主要是2020年疫情来了之后,大家都不出行、不工作了,所以我们的能源需求下降了,全球能源需求平均下降了4.5%,最高的地区下降9%。

吴小莉:这一轮能源危机,到底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金之钧:实际上,任何一次危机、任何一次油气价格上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由于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大量进口的,它的涨价对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上半年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量都降低了。

吴小莉:降低不是因为需求减少了,是因为价格上升了?

金之钧:价格上升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因为需求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能源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我们能耗要求低了,能效提上来了。另外就是,中国内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都分别有所增加。所以是多重原因促成了我们现在这样的情况。

吴小莉:有人觉得,俄罗斯可能会长期以较低的能源价格供给中国,在这一轮的能源危机当中,中国是有机会“捡漏”的,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

金之钧:未来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有没有机会买它更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我个人并不乐观,我觉得这一定受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影响,俄罗斯不会白白的送给你。

但是在欧洲需求量降低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市场逐渐会转向亚洲,不过它还有印度、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市场。中国愿意参与公平的竞争和采购,但是从中国能源安全的角度上来讲,我们不需、不想,也不应该把一个国家的进口量搞得太大。这一次俄乌战争,实际上每一个国家都从这里面汲取一些教训,欧洲就是以往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比例偏高,达到40%以上。而我们国家其实很早就做能源进口的布局,我们石油、天然气、成品油和石油的产品,进口来源国差不多有60个国家,及早地防范由于单个国家进口过高所带来的能源不安全的因素。

新一轮油气供给平衡什么时候到来?

吴小莉:您说地缘政治造成的能源价格波动,并不足以影响全球能源的供给,但因为疫情产生的这种错配或者倒挂,使得能源的生产、供需发生了失衡。现在海外基本已经开始复工复产了,这种能源供需不平衡是不是会开始产生变化?这一轮能源危机,什么时候会消停?

金之钧:从宏观上来讲,随着疫情之后的复工复产,全球新一轮油气供给平衡会很快到来,我个人判断油价不会这样持续走高。

吴小莉:预计大概会是在哪里?

金之钧:要是我直觉地去判断一下,2024年、2025年,这只是直觉。但是有一项我比较关注,就是油气行业的投资,这是一个晴雨表。这个投资在增加,从最低点的不到4000亿美元,现在恢复到5000亿左右,但是还离它原来的投资高峰期(将近8000亿),差了很多。能不能回到原来的7000亿到8000亿,我自己持悲观的态度。一方面,疫情什么时间能够全球性地放开,我不知道是哪一天;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当中,太阳能和风能的投资在持续地增长。长期角度上考虑,比较合理的油价应该是每桶在60-80美元之间,对于产油国和买油国都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5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