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8月9日,欧盟成员国自愿削减15%天然气用量的协议正式生效。次日午夜,欧盟禁止俄罗斯煤炭120天的过渡期也结束,俄煤禁运令正式生效。
随着逐步与俄罗斯能源脱钩,欧盟正满世界囤煤和囤气。欧洲每年消费约5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俄罗斯是其最大供应国,提供了45%的管道天然气。2021年,欧盟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达到83%。
为了填补这一巨大缺口,以及保证顺利过冬,欧盟制定了80%的储备目标。根据要求,各成员国应该在今年11月1日之前,将天然气储备量提升至储备能力的80%。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组织(GIE)数据,截至8月9日,存储水平已经达到70.54%。
路孚特高级液化天然气分析师Nnenna Amobi表示,1月至7月,欧洲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超过了创纪录的1000亿立方米,几乎达到了2021年全年的水平。7月份,欧洲进口总额的约35%来自美国。
价格暴涨
全球需求旺盛,LNG价格早已水涨船高。随着俄罗斯供应减少,以及欧洲大力囤货,LNG基准价格已被推至创纪录高位。普氏JKM定价指数显示,自2月底俄乌冲突以来,LNG价格已飙升近80%。
即便如此,LNG在全球仍然十分抢手。这对亚洲国家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LNG的前三大进口国都在亚洲。中国已经超过日本,居各国之首。几年来,中国需求一直在持续上升。2021年,进口同比增长了12.8%。据S&P Global数据,2022年中国需求或将再增长7%。日本和韩国紧随其后,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大进口国。
近期,有消息称亚洲的液化天然气(LNG)目前现货(即时合约)价格已经涨至往年夏季水平的近10倍。截至8月5日,面向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LNG期货价格为每100万英热单位(BTU)44.66美元。相比之下,被视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的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大大高于亚洲的基准价格。截至8月8日,基准TTF荷兰天然气期货价格为191欧元/兆瓦时。
争相囤货
飙升的价格压力并没有降低用气大户的需求。相反,东亚国家担心欧洲囤货进一步威胁全球能源供应,日韩都已经开启“抢货”模式。
欧洲囤货和买家竞争加剧LNG现货价格升至新纪录
近日,全球第二大钢铁制造商新日铁不惜花费41美元/百万英热的价格购买了9月交付的LNG,这是日本有史以来支付的最高价格。另据彭博社记者看到的招标书,日本最大电力公司Jera要求从今年11月到2024年3月期间,每月购买一批LNG货物。8月8日,韩国表示,为了满足国内需求预期,计划在11月前将天然气库存从目前的34%左右提高到90%左右。
不过,面对财大气粗的欧洲买家,欠发达的亚洲国家在出价方面显然没有竞争力。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均遭遇高温天气,加剧了他们能源供应需求。由于电力需求旺盛,而煤炭短缺,这些国家也不得不寻求进口天然气。
亚洲现货市场的LNG价格已经超过欧洲。亚洲现货LNG价格本周继续向创纪录水平上涨。行业消息人士称,9月份交付到东北亚的LNG平均价格估计为45美元/百万英热,较前一周上涨2.5美元,涨幅为5.9%。据路透社估计,这接近或略高于去年创下的48美元/百万英热的纪录水平。
8月4日,标普全球商品洞察公司(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对西北欧的LNG交货价格进行了评估,价格为44.272美元/百万英热,较9月折让15.50美元/百万英热。
该公司全球总监Ciaran Roe表示,由于最大进口国中国的需求反弹,目前进入东北亚的LNG货运价格高于欧洲价格。两地的价格差足以吸引美国货源在10月份向日韩交付更多现货。
数据情报公司ICIS液化天然气分析师Alex Froley也认为,中国的需求是一个关键的摇摆因素。2022年上半年,中国的LNG进口较2021年下降了约20%。不过近期有装载重新活跃的迹象。
亚洲发展中国家更受伤
令亚太地区天然气市场再受打击的是,主要生产国澳大利亚正考虑限制出口。澳大利亚暗示,由于地区供应紧张、价格高企以及欧洲买家囤货,他们可能会削减出口量。
上周,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呼吁政府启动“天然气安全机制”,保护国内供应,抑制出口。此前该委员会预计,澳大利亚东海岸明年可能面临56焦耳的天然气短缺。而该地区的气源主要是东海岸三大出口商,他们主要向亚太等国出口。
今年7月,澳大利亚向全球出口了300多批LNG货物,其中100多批销往亚洲。分析师表示,如果新机制成功启动,日韩等大买家,以及菲律宾这样的新买家,将感受到新的供应和价格压力。
虽然大多数海外买家签的是长期合同,但是澳大利亚也在现货市场上出售临时和非合同天然气。没有能力签订长期合同的国家,会在现货市场购买。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亚太区液化天然气定价区域经理Kenneth Foo指出,自4月以来,澳大利亚东海岸三大LNG出口设施都没有现货招标销售,这表明出口正在放缓。他说,澳大利亚东海岸的现货供应不足,可能会进一步收紧亚太的LNG供应,尤其是在第四季度进入冬季需求高峰时影响将会更明显。
这意味着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或无法负担高价LNG,不得不放弃在现货市场购买。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分析师Sam Reynolds表示,无法采购大量液化天然气,导致燃料短缺和停电,或将这些国家推向经济崩溃的边缘。
而像菲律宾这样的新近参与者,也将遭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