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021年以来的国际一次能源价格大涨及2022年的俄乌冲突,使得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能源政策出现明显转向。为保障能源安全,欧洲不少国家加大了对煤炭、煤电的利用,清洁能源转型步伐阶段性放缓。
荷兰政府日前宣布,为缓解天然气短缺、避免冬季供暖困难,该国的三座煤电厂已获准立即满负荷运行。而在2021年,荷兰政府还要求这三座煤电厂实际发电量不得超过发电能力的35%。
当前,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正在计划重启煤电厂或制定支持煤电的政策。俄乌冲突下,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面临天然气短缺的风险,多国能源利用转向煤炭被视为无奈之举。
这种能源利用转向不仅发生在欧洲,全球其他地区也有明显体现。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煤炭消费出现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为保障电力供应,原本煤电占比极高的印度加大了国内的煤炭生产,也加快了煤炭进口。印度煤炭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022年5月煤炭产量增长33.88%至7130万吨,2021年同期为5325万吨。印度2022年5月煤炭发电量为98609兆瓦时,同比增长26.18%。《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6%,增幅创2014年以来新高。
各国加大了对煤炭的利用,使得全球煤炭价格大涨,供需形势偏紧。作为互为替代的两种能源,受煤炭利用增长的影响,相对低碳的天然气消费或出现下降。
国际能源署2022年7月5日发布的天然气市场最新季度报告预测,由于价格飙升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可能进一步减少供应,2022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小幅缩减0.5%。有关天然气的消费预期也出现明显下调。相比上一次预测,国际能源署将到2024年的天然气需求预期下调了60%,主要理由是“经济疲软以及从煤炭或石油转向天然气的能源转型规模变小”。
不过,煤炭的逆替代只是天然气消费预期下降的原因之一。天然气价格太高,也是影响天然气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被视为最稳定气价的美国HH价格2022年5月也曾一度上涨超过9美元/百万英热。近期,NBP天然气期货价格约为34美元/百万英热,TTF期货价格超过35美元/百万英热,而东北亚LNG现货平均到岸价格在37美元/百万英热左右。
我国作为重要的天然气消费国家,天然气消费从2022年4月开始也出现一定回落。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4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97.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8%;2022年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98.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5.2%。
当前,疏导大幅上涨的天然气进口成本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天然气消费市场的棘手问题之一。欧洲不少国家正在研究相关的政策来传导气价上涨的成本,以避免国内供应商的破产倒闭,与此同时,又要避免过多向消费侧传导,加剧通货膨胀及增加居民负担。
在当前的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下,全球的清洁能源转型在局部地区有走“回头路”的倾向,但这种现象应该是暂时的。无论是为了摆脱对主要资源国家的能源依赖,还是可持续需要,能源清转型的大势不变,甚至在一些国家,转型的决心进一步加强。(作者:黄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