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在经历了整个冬季对清洁能源的渴求,以及“煤改气”的争议之后,页岩气产业获得了一个政策“大红包”。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源税的通知》,从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两部委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
尽管我国已持续七年对页岩气进行财政补贴,但这是首次以减征资源税的形式出现。为何会在此时出台页岩气的减征政策?这对我国能源市场发展有何影响?
页岩气税收优惠提速
通过“页岩气革命”,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产量国。在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2012年开始,中国财政决定对已经开发利用、安装计量设备可以准确提供开发利用量的页岩气开采企业进行补贴,2012年~2015年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
随后在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页岩气产业政策》中,将页岩气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提出要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矿权使用费,研究出台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激励政策。
2015年4月,国家财政部和能源局明确,“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页岩气财政补贴政策,但页岩气补贴标准有所下降,2016年~2018年为0.3元/立方米;2019年~2020年为0.2元/立方米。
相比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则相对滞后。
“这与近几年财税体制改革有很大关系。”重庆市一位地方税务局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近几年,中国开始全面实施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而页岩气虽然被列为独立矿种,但资源税的适用税率并没有明确,各地都对照天然气6%的税率进行征收。
不同于天然气,页岩气开采难度大、资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其发展更需要政策扶持。美国页岩气产业取得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外,也离不开美国的在税收、补贴上的支持力度。
根据原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员耿卫红的研究,1980年开始,美国已经对开采煤层气和页岩气进行补贴,可获得补贴每桶油当量3美元。1992年,美国国会再次对相关税法进行修订,明确对1979年~1999年期间钻探、2003年之前生产的页岩气进行税收减免,幅度为0.5美元/千立方英尺(相当于0.02美元/立方米),这一税收减免政策持续了23年。
从业内获悉,页岩气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也有望随后公布。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消息,自2018年5月1日起,将天然气行业的增值税税率由11%降到10%,这已经是2017年7月以来,国家第二次下调天然气行业增值税税率,此前的税率为13%。比照天然气,页岩气税率也将增值税税率下调至10%。2017年我国非居民天然气消费占比约80%,消费量在1900亿方左右,此次调降增值税将为下游企业减负超过30亿元。
此前,国家财政部、税务局也对页岩气产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过相关研究,也有望在后期出台。
页岩气“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65亿立方米的开采目标,但实际产量仅不足45亿立方米。但近两年发展势头开始加速,2017年,中国页岩气产量90亿立方米,其中三分之二为中石化开采,另1/3为中石油。
根据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要达到目标 2017~2020年年化增速需达到48.8%,压力不小。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39%
2017年的冬季,我国多地天然气供给纷纷告急,“气荒”从北方迅速蔓延到了南方,随后是气价的大幅上涨。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天然气产量14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全年进口量大幅增长近30%,导致2017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39%,相比2012年增长10个百分点。
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说,2017年我国工业对能源的需求状况明显转好,对煤炭和电力的需求在增长,而天然气需求增长了15%左右,按照2016年的用气结构,其中近64%是工业用气。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民用供暖的“煤改气”,2017年的天然气需求也会有较高增长,当然,“煤改气”进一步推高了对天然气的需求量。
林伯强等专家都表示,从全球情况来看,天然气供应相对过剩。我国油气企业已加快天然气的进口,短期内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不会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过高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是中国难以承受的。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我国需要更多的天然气进行清洁转型,因此,急需利用国内的页岩气资源”。
页岩气勘探开发迈入世界前三甲
当前,我国可以考虑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包括可燃冰、煤层气和页岩气。但是可燃冰利用目前相对遥远,有很多开采的不确定因素,加上环境风险、技术设备不到位以及成本过高,都使其还难以被确定为可依赖的能源。比较接近利用现实的是页岩气,而且美国的页岩气开发已有成功的范例。
据调查预估,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25万亿立方米。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我国2020年页岩气产量力争达到300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速超过140%;2030年达到800—1000亿立方米。
令人振奋的是,作为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的最大页岩气田,相当于6个千万吨级大油田的加速开发。自此,我国逐步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国,迈入世界前三甲。
其实,近年来我国页岩气发展快速,并正式迈进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主要得益于关键技术的系统突破。“通过引进和集成创新,自主成熟的页岩气藏综合评价、页岩气开发设计技术、水平井高效钻井及压裂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和工具、绿色开发技术等已经形成。”中石化集团副总裁焦方正说。
通过页岩气推动能源结构转变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将达5800亿立方米,如没有新增产量,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50%以上。
林伯强说,当我国页岩气投资开始热起来时,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已大幅下跌,页岩气吸引资本的窗口期已经失去。所以至今我国页岩气行业投入不多,只有几家企业坚持在做,这是可以理解的。以目前的页岩气开采成本和收益率难以吸引投资,需要更多投资者和企业参与进来,从而加快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快速进步大幅降低开采成本,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给予相应的刺激。
就像《通知》所强调的,减税是为促进页岩气开发利用,有效增加天然气供给。
非常规气源的开发资金投入巨大、技术门槛高,为鼓励行业的可持续高速发展和技术进步,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林伯强表示,我国的能源技术仍处于模仿和追随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往往是在发达国家某项能源技术比较成熟后,我国才开始学习和运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升,简单依靠“追随”模式已很难再支撑经济跨越式发展。现在我国能源领域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希望页岩气能走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快速发展之路。同时,考虑到我国天然气市场空间以及目前的技术水平,未来有望通过页岩气来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