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132
126

张大为:国际天然气贸易定价历史和发展趋势

来源:气库LNG行情聚焦 发布时间:2022-03-15

读: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是现实中由于其重要性不断增强,其定价越来越多的受到地缘政治、全球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会出现各种定价方式,本文主要从总结国际天然气贸易定价历史和发展趋势展开。

“豪特林法则”认为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应以可以反映未来替代品价格的利率上升。说通俗点,就是生产者总是在面临选择,是现期增加生产还是将资源留给下一期。天然气无疑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是现实中由于其重要性不断增强,其定价越来越多的受到地缘政治、全球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会出现各种定价方式,本文主要从总结国际天然气贸易定价历史和发展趋势展开。

早期的国际天然气市场可以说是混沌初开,各国对天然气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生产和使用规模都不大,如何定价完全是凭借买卖双方从自身实力的角度出发洽谈,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丛林法则,谁能搞定谁就听谁的,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最后基本形成了以挂钩油价的净回值定价和以交易中心指数为参照的枢纽价格定价:

1. 北美天然气贸易定价

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其市场发展过程中保持着与世界其他地区相对独立,两国交易价格主要由双方政府协商达成。1907年纽约成立了第一个公共委员会,负责管理和裁决这方面的事务,到1920年,其他35个州也仿照了这种做法来保证价格,加拿大也成立国家能源署。

20世纪50年代后期,加拿大天然气出口定价为0.22美元/MMBTU,但加拿大国家能源协会认为这是一个很低的价格,对于加拿大公众利益来说是不合理的(能源出口国通常都不仅仅只考虑生产成本,而是希望能源出口收益补贴国民福利),但是服务于加拿大消费者的Peace River气田以及Westcoast管线,如果没有西雅图的市场话就会变得不经济,而且没有美国市场,加拿大也不能够吸引到生产和运输需要的资金,但同时对比在附近的Vancouver市场销售价格0.32加元/MMBTU低了很多,因此加拿大在60年代中期要求将出口价格提升至0.27加元/MMBUT,但是美国不同意改价格,于是加拿大转而提出判断出口价格是否公平合理的三个决定因素:

(1)价格必须能够在适当的水平上补偿成本;

(2)价格在正常的条件下,不应当比在加拿大同一区块间类似的交易价格低;

(3)在美国天然气市场的价格不应实质低于替代成国内本土资源的最小使用成本。

在1977年将第三条发展成了“替代值”的概念,在1980年更是被具化为Duncan-Lalonde公式(以时任能源部长的名字命名)。

X1/5.796-X2+X3=P

式中X1--加拿大进口的离岸价格;

5.796--从美元/bbl到美元/106Btu的转换系数;

X2--运输调整系数;

X3--将天然气运往美国的加权平均管输成本;

P--天然气价格,美元/106Btu

该公式创造了一个与石油价格相关的加拿大天然气向美国出口的价格。

20世纪80年代早期,天然气需求开始下降(受经济影响)而产量增多,导致天然气供过于求,同时美国逐步解除价格管制,一个基于亨利中心价格的现货市场开始发展起来,此时如果加拿大坚持与石油挂钩的价格体系则出口量将不断下降。1983年和1985年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颁布法案380号和436号,解除了买家接受长期合同高价格天然气的义务,后来颁布的636号法案要求管道公司将其管网无区别对待开放(我们国家是成立国网公司,从资产所属权上进行深度改革),同时加拿大推行“与量相关的激励定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增量优惠了)以恢复销售量,之后随着美国市场化不断成熟开始市场化定价。

加拿大和美国使用的“替代值”定价法可以算是与油价挂钩定价的开创者,截止目前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和东北亚进口的LNG长协都依然在坚持使用这一方法。

2. 欧洲天然气贸易定价

欧洲开始大规模使用天然气并开展国际间贸易是始于1959年荷兰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和开发,由于当时欧洲天然气市场还未开发,荷兰又高度垄断资源供应,所以早期定价方式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定价原则名词:格罗宁根原则、重置价值原则、市场价值原则以及净回市场价值法,其中特别解释一下净回市场价值法,刚才提到荷兰有资源,但是欧洲没有市场,为了开发欧洲市场,他们想到了让天然气和各种能源产品进行比较,比如煤炭,比如石油,反正客户现在用的什么能源,他们就和什么比价,基本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平均净回值的市场价值,分别对应现有的天然气用户、新的天然气用户(比如新建的工厂)及现有的没有天然气燃烧能力的用户(燃烧设备需改造)。

随着行业逐渐发展,基于市场价值方法的逻辑依据开始受到质疑,尤其是欧洲西北地区:

(1)源自这些市场固定能源部门的石油产品的实质性消失;

(2)保有燃油设备和大量石油产品库存的成本和不便;

(3)现代燃气设备的诞生使得石油产品的使用意味着较大的效率损失;

(4)与排放,特别是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相关的日益从紧的环境标准。

这些情况的出现导致天然气获得“能源鸦片”的称号,也就是当使用者安装新的燃料燃烧设备后,除非无法获得天然气供给,否则不会出现选择石油产品而非天然气的情况。

市场价值方法带来了两个效果,一是使荷兰政府和关联企业获得了比成本定价更高的收入;二是在提高天然气使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石油等其他能源产品的市场地位。

2008年后期,“双规价格”市场出现,以全德进口天然气均价(BAFA)为代表的石油挂钩价格与以英国国家平衡点(NBP)为代表的交易中心枢纽价格开始明显分离,虽然交易中心交易量远低于前者,但是形成的枢纽价格也同样远低于前者,加之市场供应增加而受经济影响需求不振,极大的增加了以枢纽价格为基础的定价呼声,随后欧洲交易中心百花齐放,形成了以NBP、TTF、NCG、GASPOOL、PEGs及泽布吕赫为代表的西北部枢纽价格,其中NBP曾经好几次都低于与石油挂钩价格水平的50%,这种情况造成了大家都认为枢纽价格就是比石油挂钩价格低的错觉。

其实枢纽价格是气间竞争,反应的是天然气行业的供求关系,石油挂钩价格是替代品间竞争,反应的能源行业价格水平,两者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2021年以来不管是NBP、TTF还是JKM价格屡破新高,颠覆了大家对长协和现货价格的认识,纷纷认为石油挂钩价格低于了枢纽价格,转而大规模签订石油挂钩价格,这一情况其实在2011年也出现过,当时签订的一批长协在2015年开始执行后被人诟病很久,但是不知道现在着急签订长协的这波人和当初诟病不该签长协的那拨人是不是同一拨人。


本文来源 | 气库LNG行情聚焦 
本文作者 | 张大为


2132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