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220
139

【消息】“三桶油”全力供气,温暖冬季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发布时间:2021-12-29

20211229_143614_000.jpg

应对寒潮强袭 中国石化日供气首次超2.4亿方

12月27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随着年末新一轮寒潮强势来袭,我国迎来大范围强雨雪大风降温天气,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中国石化全力保障供区市场用气,12月25日单日供应天然气达2.41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11月以来,中国石化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5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其中向北方7省市供气1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

全力增储上产,油田自产气迈上1亿方/日历史新高。中国石化全力增产增供,组织油气田企业进行潜力再排查,通过现有气田加大挖潜力度、在建项目加快投产节奏,确保供暖季期间实现累计增产天然气2.2亿方。11月26日,中国石化日产天然气首次迈上1亿方台阶,创历史新高,比2020年高峰日产水平增长7.6%,目前一直稳定在1亿方以上日产水平。

用好储气调峰设施,日最大采气能力超1800万立方米。提前优化文96、金坛等储气库注、采气流程,通过中国石化山东管网、国家管网川气东送管道保障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天然气供应。供暖季前在文96、金坛、文23、港华等储气库储备有效工作气量17.9亿立方米。目前,高峰月日最大采气能力超1800万立方米。此外,利用青岛接收站新投产的2座储罐储备调峰资源2亿立方米,全力满足应急时段市场需求。

20211229_143614_001.jpg

千方百计筹措资源,LNG夜航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天津、青岛2座LNG接收站满负荷接卸,同时积极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政府部门优先安排中国石化进口LNG船期靠泊开展接卸作业,优化船期计划,减少船舶滞期等待时间,确保进口LNG资源安全、及时、平稳接卸。12月6日,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实现自2018年投入商业运营以来首次LNG船舶夜间航行作业,标志着该站船舶通航效率和接卸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进一步保障华北地区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

全力保障民生用气,有序开展“压非保民”。优化用气结构和资源流向,协调部分调峰用户有序参与调峰,优先满足重点市场、应急时段和民生用气需求。12月初,国内最大天然气化工公司川维化工停工业用气保障民生。同时,组织开展天然气“压非保民”实战应急演练,最大限度减少极寒天气等突发情况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冬季天然气正常稳定供应。

中国海油天然气日供应量创历史新高

全力打好冬季保供攻坚战

12月28日从中国海油获悉,受近期全国性寒潮降温天气影响,国内用气需求持续攀升,中国海油充分发挥天然气顶峰供应能力,全力保障用气充足稳定供应,12月27日向国内供应天然气达2.42亿方,同比增长28.7%,创下单日供应量历史新高。其中,国产气供应0.6亿方,同比增长4.9%;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供应1.81亿方,同比增长26.1%,为今冬采暖季以来最大供应量。

20211229_143614_002.jpg

作为国内LNG主要进口企业之一,中国海油积极研判形势,克服LNG价格高企压力,积极筹措LNG资源,持续加大进口LNG资源采购和供给,在采暖季期间发挥“压舱石”作用。

为全力保障顶峰用电需求,中国海油持续加大燃气发电企业天然气供应力度,12月27日供应燃气电厂的天然气量超过6700万方,同比增加超过120%,为国内天然气发电贡献海油力量。

中国海油还通过持续优化船期调度,提高接收站罐存水平等举措,将LNG储罐罐位提升至70%以上的高位水平,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保障用气需求高峰时能顶得上,全力以赴打赢能源供应这场硬仗。

作为国有能源骨干企业,中国海油高度重视能源保供工作,积极作为,深挖潜力,充分利用国产海气、煤层气和LNG多气源互保互供优势,坚决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稳定,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中石油“福气”暖神州

入冬以来,国内用气需求快速上涨。特别是12月以来,陕北、内蒙古等长庆油田天然气主力生产区块遭遇寒潮大雪,气温骤降,给正常生产带来困难。

20211229_143614_003.jpg

长庆油田深入研判天然气供需形势,统筹考虑天然气产储运销各环节,认真核实各气田生产能力,修订完善冬季高峰期供气方案及极端情况下的应急供气预案。按照“生产踏计划、大管网保计划、优先保民生、安全不出事”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产能建设,扎实抓好老井稳产,加快实施重点工程,着力增强集输能力,统筹优化储气库运行,压实天然气供应保障措施。

各采气单位逐级落实供气责任,做实做细产量运行方案。其中,采气一厂组织投产新井253口,累计产气量达7.2亿方,为保障冬供增添“精兵强将”。采气二厂生产气井超过2000口,日均产气量突破2200万立方米,全面进入冬季高峰用气“备战”模式。

除了截至12月21日,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今年累计向南疆四地州输送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输气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气化南疆”工程的加快推进,塔里木油田相继投产南疆利民管网C1、E2阀室等6个供气点,让阿克苏、喀什、兵团第三师的10多个乡镇、团场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面对今冬明春的天然气要求,塔里木油田多举措提升天然气生产能力,日输气能力增加500万立方米。同时,构建南疆利民管网和西气东输管网互联互通、互为补充的多气源供气格局,实现了冬季天然气的“双保供”模式。

寒潮来袭,辽河油田奋力保供。12月19日9时33分,随着雷61-H2井生产阀门缓缓打开,辽河油田雷61储气库加入“冬供群”,首日开井4口,极大程度增添了冬供的“底气”。

在今冬第六轮寒潮强势“登场”时,距离北京140多公里的大港油田,所属9座储气日采气量超2000万立方米,开启保供“加速度”。



2220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