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近日,第三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和莫斯科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第三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论坛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建中参加论坛并主持“前沿技术与融资合作”环节。会议期间,吕建中接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专访,浅谈此次论坛召开的重要意义,并对企业如何把握机遇推进中俄能源合作提质升级提出建议。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能源合作是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本届论坛邀请了中俄油气、电力、煤炭、新能源、金融和数字化等领域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智库的代表参会。您认为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深化交流、加强对接,推进中俄能源合作提质升级? 吕建中: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重要方面。其中,能源贸易是两国务实合作的基石。今年以来双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能源贸易逆势增长。仅前三季度,中俄能源贸易额就达到34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9.8%,占到双边贸易总额的34.3%,成为稳定两国贸易的“压舱石”;重大项目是两国紧密合作的纽带,特别是重大战略性项目具有牵引作用,油气管道、核能等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目前中俄原油管道、东线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液化天然气、田湾核电站1-4号机组等重大合作项目稳定运行,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以及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等项目扎实有序地推进;科技、金融、新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在先进核电、数字化电网、燃气轮机、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等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双方能源合作的显著成绩诠释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广阔发展潜力。 中俄两国企业应落实好两国元首的重要共识,打造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实现长期可持续高水平发展。 首先,应加快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合作格局。深化能源领域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促进能源贸易投资技术和服务合作协调发展,特别是要让上游合作水平与两国高水平的能源贸易相匹配。 其次,应积极拓展能源合作的新领域。加强能源领域新技术试点和应用的合作,为能源转型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持。深化能源标准对接和互认合作,对能源合作进行数字化赋能,更好发挥数字技术对能源产业的放大、叠加和倍增的作用。 再者,应共同推进绿色能源低碳转型。中俄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企业可抓住机遇,深化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更好服务全球能源转型,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中俄积极的贡献。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本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的重要主题之一,您认为企业应当如何在这场绿色低碳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目前,碳中和已上升为一个全球目标,为国际合作带来了多重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您认为,在加强全球能源治理,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未来还需要哪些细化政策来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