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石化行业都经历了极其艰难和极其难忘的一年。
今年上半年,通过广大石化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生产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通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石化全行业上半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向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No. 01 开局风光无限 收入利润同步大幅增长 2021年上半年,石化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万亿元,同比增长32.9%,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7.2%;利润总额6131亿元,同比增长335.5%,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利润总额;进出口总额4010.3亿美元,同比增长31.4%,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1.8%。 分油气、炼油、化工三大板块看,油气板块的利润尚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炼油板块去年上半年亏损250.7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239.6亿元,效益改善显著;化工板块营业收入增长36.4%、利润增长190.3%,总体情况良好。 主要产品产量齐增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主要石化产品除了磷肥产量下降外,原油、天然气以及其余主要石化产品生产稳定、产量同比增幅较大。 一是原油天然气产量继续增长:原油产量9932.2万吨,同比增长2.4%,这是自2019年以来连续3年的正增长;天然气产量104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这是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 二是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以及烯烃、芳烃产量均大幅增长: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0.7%,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10.5%,乙烯产量同比增长26.6%,纯苯同比增长8.1%。 三是基础化学品产量齐增:纯碱产量同比增长5.6%,烧碱同比增长10.8%,硫酸同比增长9.1%,精甲醇同比增长7.0%。 四是主要农用化学品产量增长:合成氨产量同比增长4.7%,尿素同比增长2.4%;农药(折百)产量同比增长13.8%,其中除草剂、杀菌剂同比分别增长15.5%、11.2%。 五是合成材料产量同步大幅增长:合成树脂产量同比增长12.3%,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同比分别增长13.2%、14.4%、11.0%,合成橡胶同比增长10.8%,合成纤维单体同比增长16.8%。产量齐增说明疫情对生产的影响正在消退。 主要产品市场消费良好 上半年,除柴油和氮肥、磷肥表观消费量下降外,主要石化产品的市场消费量增幅较大。 一是天然气以及成品油的市场销量增幅较大: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6.2%;成品油消费量同比增长11.9%,其中汽油、煤油分别增长21.6%、54.9%,柴油下降4.2%。总体看,受疫情的影响在减弱,市场恢复良好。 二是有机无机基础化学品市场增势良好:乙烯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5.0%,纯苯同比增长10.0%,纯碱同比增长6.2%,烧碱同比增长10.4%,精甲醇同比增长4.6%。 三是合成材料市场消费量增幅大: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9%,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同比分别增长0.2%、5.0%、7.4%,合成纤维单体消费同比增长5.4%。 No. 02 特点更加突出 从2021年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分析,与往年相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效益创历史同期新高 一是利润总额创新高: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6131亿元,若下半年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全年利润总额将突破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二是收入利润率创新高:上半年收入利润率9.15%,比“十三五”最高年份的6.77%还高出了2.38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最惊心动魄 石化产品的价格从去年11月开始走高,今年一季度出现大幅上涨,部分产品上涨惊人。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6.7%,主要化学品出厂价格上涨12.4%。 布伦特原油价格月平均价格大幅上涨,3月同比上涨104%、4月同比上涨253.8%、5月同比上涨139.4%、6月同比上涨82.4%。 上半年,国内基础化学品市场回暖向好,价格不断走高,部分大宗原料价格刷新近年来最高纪录。1-6月,在监测的46种主要无机化学原料中,市场均价同比上涨的有34种,占比73.9%,其中涨幅超过20%的有13种,占比42%;在监测的87种主要有机化学原料中,同比上涨的有76种,占比87.4%,其中涨幅超过20%的有58种,占比76.3%。不论是无机产品还是有机产品,价格上涨产品和涨幅占比如此之高,实属罕见。 百元营业成本和亏损情况明显降低 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和三大板块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亏损面、亏损额同步大幅下降: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同比下降4.47元、亏损面同比降低5.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71.5%。 具体到三大板块看:上半年,油气板块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同比下降11.51元、亏损面降低8.0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74.0%;炼油板块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同比下降5.2元、亏损面降低17.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89.8%;化工板块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同比下降3.48元、亏损面降低5.3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5.0%,都是同比明显降低。 骨干企业业绩喜人 从今年上半年的运营情况看,无论是全球国际公司、在华跨国企业,还是国内骨干企业,效益情况都大大超出预期。例如,中石油今年上半年净利润450亿~600亿元,去年亏损299.86亿元;中石化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365亿~385亿元,去年上半年亏损229亿元;恒力石化预告归属上半年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4%;万华化学预告归属上半年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136亿元,同比增加3.7倍以上。 No. 03 挑战不可忽视 回顾并总结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要看到面对这样的开局、尤其是利润的大幅增长,下半年行业发展要保持这种态势,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仍然是当前经济有序运行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也可以说是当前全球经济恢复正常状态面临的第一挑战。尤其是4月以后,印度及其变异病毒的快速传播给东南亚造成了新的冲击。7月以来“德尔塔”变异毒株已在超百个国家出现,美国日增确诊人数又超5万,欧洲等地又陷入了新的恐慌,英国在日新增2万多确诊病例、危重病房告急的情况下宣布放弃一切防控措施,彻底向新冠投降。发达国家、疫苗注射率比较高的国家尚且如此,一些欠发达国家和落后地区就更加无奈。 年初的世界经济论坛预测“疫情五年内仍将拖累全球经济”,只要新冠疫情不能完全被控制住,世界经济就深陷冲击中,所以说疫情的防控及其影响仍然是当前全球经济正常运行的最大挑战。 价格与市场波动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同比大幅增长,兴奋之余还应当保持冷静,原因一方面是去年同期基数低,另一方面是上半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下半年,这种高价位是否能够保持呢? 上半年,炼油板块和化工板块的产成品库存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炼油板块同比增长13.9%、化工板块同比增长10.7%,从产成品库存来看下半年市场消费的增速将趋缓或下调。 从近两个月的市场价格看,原油价格因OPEC+内部增产协议一波三折,中国石化联合会和三大石油公司都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下半年将在70美元~80美元/桶的区间波动,但要注意油价涨幅自5月开始回调(4月布伦特油价同比上涨253.8%,5月回落到同比上涨139.4%,6月同比再下滑到82.4%)。 主要石化产品价格近两个月也出现回调。如前所述,4月开始,无机和有机化工品的价格同比环比都开始下调,重点监测的无机化学品中环比上涨的品种,由3月的占比78.3%下滑到6月的67.4%;重点监测的有机化学品中环比上涨的品种,由3月的占比85.1%下滑到6月的47.1%。我们重点选取了16个主要产品作了对比分析,3、4月环比全部上涨,而5月环比下降的有8种,6月环比下降的增加到11种,一定要高度关注这种变化。 下半年,随着美国南部因极寒天气停产的多套石化装置陆续恢复正常,全球石化产品供需状况会改变、价格也将会逐步回归理性。 跟产品价格相关联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今年上半年的价格高涨,很多企业都在酝酿扩大产能。据从专业协会了解的情况,钛白粉在建和拟新建产能有360万吨/年之巨,与现有产能相当;烧碱、纯碱、1,4-丁二醇等也有拟扩建产能。 运营质量和效益差距明显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统计,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分别为4.5%、9.6%、1.3万美元,与美国企业500强相比只相当于美国的57.7%、69%、36.5%,可见差距更大。日本化工行业的经常利润率年平均约8%。 今年上半年,我国石化行业收入利润率创造了历史新高9.15%,而“十三五”最高的年份只有6.77%。 绿色发展 去年以来,石化产业的绿色发展又遇到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共同行动,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党中央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和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决心,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我们石化行业、广大石化企业和广大石化人应承担的责任。但是,现在有的地区笼统地将石化产业纳入“两高一资”领域、笼统地把原料煤和燃料煤都计入能耗总量的做法,有的地区没有统筹经济发展、简单单方面地强调控制能耗总量和提前碳达峰的做法,都严重制约着以化石资源为原料的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挑战如果不能科学地应对,在这一挑战面前如果不能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党中央的部署,如果不能区分合成氨、烧碱、电石等真正高耗能的煤化工产品与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的本质区别,不仅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将严重制约我国高端制造业以及航空航天、国防强国目标的实现。所以,当前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地研究制订碳达峰的行动方案和路线图、时间表是非常重要。 No. 04 全年仍需努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再下功夫 下半年,石化全行业应在产业布局结构和产业结构上,认真研究并贯彻落实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修订版)》的部署和要求,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就认真研究并推进石化产业向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产业协同、集群发展”的目标努力。广大石化企业及其科技创新人员,应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战略新兴产业配套以及产业链和供应链,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把组织实施创新工程作为提升石化产业供给能力的第一动力,通过创新加快补短板,通过创新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配套能力,通过创新加快石化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进程,大大提升石化材料和石化产品的高端供给能力。 在强化管理和降本增效上再下功夫 从今年上半年的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的数据看,应收账款和库存上升加快,如果管理不好将给生产经营带来损失和风险,同时也反映出强化管理和降本增效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为争取全年经济运行的历史好成绩,下半年,各石化企业一定要在强化管理和降本增效上狠下功夫。年初我们曾经分析了去年石化行业应收与库存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特别强调各石化企业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压库存、减应收、提效益”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现代石化产业集群上再下功夫 如何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呢?首先,不能简单的以企业的经济规模作为主要标准,我们选择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公司时,既要考虑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特大型综合企业集团,也要考虑像烟台万华、浙江新和成、山东东岳等这样的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管理团队优秀的专业化公司。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石化企业可以认真研究国资委概括提出的“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要逐步改变我们很多企业大而不强、主业不突出、创新能力不强、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的现状。培育现代石化产业集群:从今年开始组织实施产业提升创新、绿色化、智慧化、标准化和高质量示范“五项重点工程”,重点培育杭州湾、环渤海湾、海西湄洲湾、泛大亚湾及能源金三角“五大石化和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力争“十四五”末这“五大石化产业集群”初具轮廓。 在发展思路上应避免盲目性 “十三五”以来,世界石化产业呈现出北美、海湾、亚洲“三极竞发”的格局。北美以美国为代表,得益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利用大量的轻烃资源新建和扩建烯烃、聚烯烃装置和产能;海湾地区以沙特为代表,充分发挥丰富油气资源的优势,叠加经济转型战略,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装置的建设;亚洲以中国为代表,立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深化市场体制改革。 “十三五”,我国石化领域出现了民营、国有、跨国公司“三箭齐发”的局面,炼化一体化、丙烷脱氢、芳烃扩能同步发力,主要石化产品的产能产量、规模集中度、整体竞争力以及为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的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双碳”目标上应避免盲动性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全球关注的共同话题。去年,自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以来,在中国也成为提及和关注度最高的词,7月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经上线。我们应如何贯彻党中央部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呢? 一是正确认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性;二是要正确认识石化产业的作用;三要辩证处理好“双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四要正确把握阶段性;五是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 (作者:傅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