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147
122

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倒计时

来源:互联网金融 发布时间:2021-07-15



7月14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根据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于今年7月择机启动,应该说近期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正式启动。”

微信截图_20210715150228.png
 
赵英民介绍,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
 
赵英民和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对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赵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符合要求,未来将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完善之后,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面。

赵英民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7月上线交易,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将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的碳价。
 
李高表示,在全国碳交易权交易市场开启后,不再支持新增试点,现有试点须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准备。




赵英民表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在市场运行初期,只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结合我国目前实行的碳排放强度管理制度,首批配额分配采用了基准法对全国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核发配额,目前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预分配额已完成下发,预计最终核定配额和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将超过40亿吨,我国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推动构建全球碳市场碳价衔接机制

赵英民介绍,目前,全国碳市场尚未启动,并不好确定碳价是多少。但是从过去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全国七个试点省的加权平均碳价应该是40-50元人民币。目前全国碳市场相关制度设计中,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的碳价。
 
赵英民表示,碳价都是由各自的市场机制决定,相互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对于未来中国碳价是否逐渐与国际水平接轨,实际上是碳市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碳价如何衔接的问题,这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政策、法律、技术、标准等问题。




环境部门出台监管制度体系

赵英民介绍,去年年底,生态环境部为了建设全国碳市场、推动全国碳市场的启动运行,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碳市场相关制度,初步构建了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通过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对碳市场交易主体的条件、交易产品、交易方式、各参与方权利和义务等作出了规定。同时,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启动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
 
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动相关工作制度的落实:一是指导监督,主要是对市场各参与主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开展业务进行指导监督。二是能力建设,主要是加强对市场参与主体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碳市场相关能力建设,推动各个单位相关方懂制度、守制度、用制度。三是联合监管,碳市场监管涉及到多项法律法规,监管职能也涉及到国务院很多部门,将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对碳市场运行各个环节的联合监管。四是立法保障,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以更高层次的立法保障碳市场各项制度有效实施。




什么是碳交易

所谓“碳交易”,指的是碳排放配额(CEA)交易,主要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机制。

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Carbon Market)。

交易前,会由政府先确定当地减排总量,然后再将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例如某用能单位,每年的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如果单位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排放,每年碳排放量只有8千吨,那么多余的2千吨,就可以出售,而其他用能单位因为扩大生产需要,原定的碳排放限额不够用,则可以进行购买。此一来,虽然是有买有卖,但排放总量仍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标范围之内。







2147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