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这五年,中国石油“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向纵深推进。
◇这五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五年,中国石油与资源国、合作伙伴和社区实现互利共赢。
◇2020年,中国石油与各方紧密合作,科学部署最大规模的境外抗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中国石油及油气行业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对保障能源安全、加强党的建设、弘扬石油精神等做出明确要求,为中国石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功新时代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十三五”期间,百万石油人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的双重挑战,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提出,要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广泛开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建,全力以赴稳经营、强管理、防风险、保安全,大力提质增效、深化改革创新。中国石油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嘱托,回报党中央的关心关怀。本报推出“向总书记报告”系列特稿和《砥砺奋进“十三五”·2020新亮点》系列专题,记录中国石油“十三五”的奋斗足迹,展现中国石油的责任与担当,敬请关注。
◆特稿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油市动荡、境外项目运营困难等严峻挑战,中国石油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油气合作领域。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出席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时的主旨演讲,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石油与全球同行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共同构建新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石油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达到1.0009亿吨,继2019年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突破亿吨大关后再次实现稳产,表明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经受住了疫情和低油价双重大考,生产经营、商务运作、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这五年,中国石油“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向纵深推进。在国际市场,中国石油全力确保五大油气合作区生产经营平稳、全力保障四大战略通道能源供应安全,持续提升三大油气运营中心运营能力。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开展项目合作。正是借助大型油气合作项目,中国石油将“一带一路”区域建设成为海外油气业务主要效益贡献区、跨境通道资源保障区、国内外市场联动调节区、优势服务产能重要合作区。特别是2020年,中国石油努力克服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俄罗斯、土库曼斯坦、阿联酋等国家一批重点产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同时,中国石油通过与道达尔、bp、壳牌、埃克森美孚、埃尼等国际大石油公司和Fluor、Technip、杜邦等国际工程服务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开展第三方市场务实合作,参与了俄罗斯、中东和南美等高端市场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这五年,中国石油与资源国、合作伙伴和社区实现互利共赢。中国石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维护各方共同利益,与当地人民共享发展红利。中国石油先后帮助苏丹、乍得、尼日尔等国建立起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工业体系;采用直接捐资、设立基金、捐赠设备等方式支持当地民生建设;坚持海外用工属地化、本土化。海外项目所到之处,通过上缴税费、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员工成长、援建医院学校等,惠及数百万当地人口。2020年,中国石油凭借在帮助弱势群体减贫和促进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和突出贡献,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授予“2020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的荣誉;这一年,中国石油第5次获评亚洲“最受尊敬企业”。
这五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创新、科技引领,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海外业务管理体制机制、符合国际规范的项目投资决策及经营运作体系,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中国石油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发挥综合一体化优势,推进海外油气业务优质高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局面更加凸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面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严峻挑战,中国石油全面开展提质增效活动,以油气田开发方案全周期管理和开发策略优化实施为抓手,制定“一合同一策”和“一项目一策”差异化开发方案,实现油气产量逐月稳中有升;通过完善业务布局,国际贸易业务取得新突破。
2020年,中国石油与各方紧密合作,科学部署最大规模的境外抗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新冠病毒这个全球共同的敌人,中国石油创新性地设计并实践好“统一指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国际业务联防联控机制,筑牢境外疫情防控防线。各海外项目坚持“中方员工和外方员工并重”,持续培训提升员工疫情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牢牢守住“零死亡、零输出、零回流”的底线。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各海外项目遵守资源国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与国际合作伙伴以及当地社区分享抗疫经验,与其他中资单位守望相助,与各方共同打造疫情防控的“利益共同体”。
困难之中方显勇毅。“十四五”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石油人正以继续奋斗的姿态,准备好与资源国一起共克时艰,与合作伙伴一起共担风雨,与当地社区一起共享发展成果,继续做好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公民。
◆亮点
1.国际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中国石油全力推进海外油气业务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勘探开发为核心的完整油气业务链,油气开发水平持续提升,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经营效益稳步增长。国际化经营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战略通道、三大国际运营中心、五大工程服务与金融支持业务的“五四三五”格局进一步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局面更加凸显。国际化经营规模实力位居中国企业首位。海外石油人拼搏奉献,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2019年,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占据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权益产量的半壁江山,2020年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实现亿吨稳产;国际贸易实现量效齐增。海外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物资装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2.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
五年来,中国石油发挥“一带一路”建设主力军作用,全力推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走深走实。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共同应对能源行业重大变革,努力构建互利互惠的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宣传展示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成功主办两届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圆桌会议,打造“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中国石油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成功签署一批重要协议,扩大了合作成果。中俄油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等油气通道发挥设施连通作用,年输油、输气能力保持高水平。重大油气合作不断取得突破,共同建设了一大批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的大型能源项目。
3.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 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五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海外业务管理体制机制、符合国际规范的项目投资决策及经营运作体系,有效应对了低油价挑战,海外业务发展基础更加牢固。通过理顺海外油气业务体制机制,搭建了权责清晰、反应快速、管理高效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更加优化。通过开展海外项目HSSE体系审核,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通过完善外事管理工作机制,利用对外合作平台,学习借鉴先进理念,确保了重大交流合作顺利开展。中国石油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和战略博弈升级带来的影响,加强形势研判,推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全面深化海外防恐和HSE管理,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海外人员健康管理成效突出。打造国际业务整体发展新生态。
4.服务支持能力不断提高 质量品牌竞争力增强
五年来,中国石油通过强化技术攻关与集成,完善了对口技术支持体系,加速瓶颈技术突破,加快国内先进技术国外推广应用。新技术应用进一步加快,服务质量、数量、速度和效益均取得突破,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开展全产业链的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国际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持续提升,实现了与合作伙伴、资源国互利共赢。服务支持业务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从单一的技术服务发展为工程总包服务,从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开展提速提质提效工程,海外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工程建设业务强化现场和质量管控,优化施工流程,深化战略合作。装备制造出口业务强化“制造+服务”,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5.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五年来,中国石油已成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中国石油尊重业务所在地的文化习俗,致力于与东道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当地社区的优秀企业公民,将公司发展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创造社会经济价值,共同促进当地社区的繁荣发展。通过油气项目带动当地就业,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上投入数亿美元,石油合作项目惠及当地人口数百万人。中国石油海外项目积极培训当地雇员,不拘一格选用当地管理人才,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海外项目聘用的勘探开发、工程建设、国际贸易、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当地专业人才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雇员和本地雇员占公司海外员工比例达80%以上。
6.强化境外疫情联防联控 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2020年,面对全球严峻复杂的防疫形势,中国石油通过健全疫情防控标准流程与一系列制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防联控机制,持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海外数百个项目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守护好每个海外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爱到每个员工家属的生活和心理。在“全力打赢国际业务疫情防控阻击战”化为海外石油人切实行动的同时,中国石油境外业务的风险管控能力、抵御多重风险挑战的创新力得到持续提升。中国石油与驻外使馆、资源国政府、当地社区、合作伙伴、中外方员工、当地员工家属等各方通力合作,共享防控经验与资源,共同应对疫情风险挑战,实现了境外疫情整体受控,保持了国际业务在疫情下正常运转,树立了中国石油负责任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形象。
◆“我看这五年”大家谈
叶先灯 中油国际公司董事长
“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经受住了疫情和低油价双重大考,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2020年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在极端困难局面下再度实现亿吨稳产,效益持续位居集团公司各板块前茅,取得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胜利,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
五年来,海外五大油气合作区建设持续完善,发现一批亿吨级、千万吨级规模油气田;通过不断强化油田精细管理和生产组织,深化“注水、水平井、提高采收率”三大工程,油气权益产量当量复合增长率超过7%;建成投产中缅原油管道、亚马尔LNG项目、阿姆河B区、乍得二期等30多项重大标志性工程,与俄罗斯、阿联酋、巴西、莫桑比克等国家及合作伙伴签署一批重要合作协议,成功获取一批重点合作新项目,推动集团公司国际油气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火金三 国际事业公司总经理
“十三五”期间,国际事业公司认真履行“调节保供、优化资源、开拓市场、做大规模、创造效益”的职责,积极应对严峻形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提升集团公司整体效益,实现协同发展。公司积极推进亚洲、欧洲、美洲油气运营中心和中亚俄、中东资源市场的建设,完善全球网络布局,做强做优做大国际贸易,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累计实现贸易量超24亿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展望“十四五”,公司将继续把“服务集团公司油气产业链价值创造”置于首位,更加注重全球资源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完善全球油气贸易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开创新时代国际贸易崭新局面,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全球能源贸易商、为集团公司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贡献!
张晗亮 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十三五”以来,技术开发公司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牢牢把握业务定位,认真履行“服务保障海外油气主业”和“带动物资装备出口”两大职责,强化经营风险防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狠抓市场营销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签约超过60亿美元。国际营销网络持续优化,业务转型升级取得成效,经营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发展步伐更加趋于稳健。
“十四五”规划新征程已经开启,集团公司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公司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瞄准“国际一流能源装备综合服务商”的目标,履行好“服务保障与带动出口”的职责定位,强化创新、市场、资源、人才四大战略支撑,通过发展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和海外实业,进一步优化完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进一步提升市场营销能力,进一步扩大中国石油装备品牌影响,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苟量 东方物探执行董事
海外业务是东方物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十三五”期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全面国际化战略,有效提升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跌、各大物探公司严重亏损的严峻形势下,推进海外业务实现逆势上扬,成功中标和高质量运作了印尼bp、阿曼PDO、科威特科西、沙特阿美、阿联酋ADNOC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打造了海洋OBN等新的业务增长极,公司收入连续6年稳居全球物探行业第一,国际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大幅提升。
展望“十四五”,我们要坚持全面国际化发展战略不动摇,精准把握全球物探行业的发展趋势,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努力构筑全产业链竞争新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海外业务,为集团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武军 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
2020年,面对疫情和低油价“双重挑战”,工程建设公司仍然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十三五”时期,公司在全力保障集团公司海外业务的同时,大力开拓国际高端市场,成功获得阿联酋巴布油田、俄罗斯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等大型高端项目,圆满完成伊拉克哈法亚三期、哈萨克斯坦PKOP炼厂等重点工程,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分别较“十二五”增长57.09%和25.43%,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十四五”,宏观环境挑战巨大,但积极因素潜藏;行业形势竞争激烈,但提升空间广阔。我们将按照中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全球市场格局,着力提升竞争优势,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末实现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石油工程公司的目标。
张挺 华油集团阳光国际公司总经理
华油集团阳光国际公司是保障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发展的主力后勤部队,也是海外后勤服务业务规模最大、员工最多、分布最广的中资企业之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持续蔓延,我们克服人员短缺、超期工作、疫情防控点多线长等困难,每天为中国石油海外员工提供1.5万人次生活后勤服务,做到“生活物资有保障、生活质量不降低”;开展海外中转服务,遴选签证、航班资源、核酸检测能力达标的转机点,在肯尼亚、苏丹、乌克兰、土耳其等国设立海外驿站,累计为3000多人提供回国咨询服务,实现940名中方人员安全动迁。
我们海外40个国家、1700多名的阳光国际中外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践行了阳光国际“可信赖、可托付”的责任与担当。
◆数读
超24亿吨:“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国际贸易量超24亿吨,贸易营销网络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亿吨:海外油气权益产量2019年首次突破1亿吨,占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权益产量的半壁江山。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仍保持在亿吨稳产。
“五四三五”: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战略通道、三大国际运营中心、五大工程服务与金融支持业务的“五四三五”格局进一步完善。
6300万吨和602亿方: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等油气通道发挥设施连通作用,年输油能力6300万吨、输气能力602亿立方米。
超300万人:中国石油企业通过油气项目带动当地就业超过10万人,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捐资助学、架桥修路、赈灾救灾、改善医疗、培养人才和支持当地文化生活设施建设,惠及当地人口超过300万人。
22场:2020年,全球疫情大流行和国际油价暴跌深度影响行业发展,中国石油密切与全球伙伴合作共赢,集团公司领导层线上线下参加超22场全球行业会议以及合作交流。
94个项目: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在35个国家运营管理94个油气合作项目。
超60亿美元:“十三五”期间,装备制造出口业务强化“制造+服务”,物资装备出口累计签约超60亿美元。
超137万人次:指导海外项目修订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发布了12个语种的培训材料85份,累计培训中外员工137.025万人次。
78个国家:面对全球疫情大流行,成立了覆盖全球有中国石油人员的78个国家(地区)的区域协调支持组,形成了具有中国石油特色、较为完备的传染性疾病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超1300支队伍:海外工程技术服务队伍超过1300支,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油田技术服务公司之一。
2届:成功主办2届“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圆桌会议,推动油气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4个平台:金融支持业务有效发挥“四个平台”职能,为海外业务提供一揽子服务保障,产融结合的红利持续释放。
◆中国石油“十三五”海外业务大事记
2016
制定《关于推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十三五”行动方案》,在国际油气舞台亮相发声,“朋友圈”遍布五湖四海。
完成海外社会安全和HSE信息系统初始化,涉及7大板块共33家涉外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建成统一的HSSE和应急信息平台。
强化项目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与技能。2016年共组织培训264期涉及超1.6万人次,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全年发布安全提示55次。
2017
中俄二线、中缅管道、亚马尔LNG项目第1条生产线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圆满竣工,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高级别国际会议频繁亮相,提出中国石油主张。首次主办“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圆桌会议,构建油气合作新模式、新机制。
2018
大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新签一批战略协议和重大合作项目,阿布扎比2018和巴西佩罗巴等项目顺利交割,中俄东线能源大动脉实现跨国对接,阿联酋陆海一期和巴西里贝拉项目成功提油,中俄北极亚马尔合作项目提前建成投产,开辟“冰上丝绸之路”新航线。
成功筹备和主办首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推动多项涉外项目落地实施,有效助力国家层面的双多边合作,持续提升中国石油对外形象和国际化水平。
2019
完成北极LNG-2项目股权收购,中标巴西布兹奥斯油田项目等,海外油气年权益产量当量首次突破1亿吨,实现历史性跨越,“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
12月2日,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投产,未来30年将实现对华累计供气超过1万亿立方米,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通过供应清洁能源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将发挥巨大作用。
中油国际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中东巨厚复杂碳酸盐岩油藏亿吨级产能工程及高效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成功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圆桌会议、国际石油技术大会、第二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等,展示“大国央企”风采,赢得更多国际共鸣。
2020
积极服务主场外交,深入推动能源国际合作。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暨签约仪式,与来自战略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160余位代表就行业未来发展深入研讨交流,与30余家境外供应商签署30多份采购合同。
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局面更加凸显。在35个国家运营管理94个油气合作项目,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开展53个项目。国际化经营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战略通道、三大国际运营中心、五大工程服务与金融支持业务的“五四三五”格局进一步完善。
强化提质增效,实现境外油气经营效益双增长。境外油气投资业务加强自主勘探、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商务管理,实现单位完全成本、桶油操作费用明显下降,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达到1.0009亿吨,权益产量和效益指标均好于预期。
海外重大油气合作项目建设稳健推进。俄罗斯亚马尔LNG项目第4条生产线、北极LNG2项目、土库曼斯坦B区东部二期工程、哈萨克斯坦西北管道反输改造二期工程、伊拉克哈法亚项目150兆瓦三期电站、阿联酋陆海项目、乍得PSA油田地面工程、莫桑比克4区科洛尔浮式LNG项目等一批重点产能建设项目运营平稳。
完善业务布局,在逆全球化和贸易摩擦加剧情况下,跟踪研判市场变化,调整优化经营策略,加强效率风险管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油气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实现国际贸易量年均近5亿吨。
大力开拓新市场新业务,培育稳定高效的规模市场,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全价值链协同创效。海洋工程技术和工程建设业务在全球近30个国家形成了合同额超过1亿美元的规模市场,物资装备出口到80多个国家。
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中国石油与各方联合抗疫,持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到境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实现了境外疫情整体受控,保持了国际业务在疫情下正常运转。
(专版撰文:孙秀娟 刘亮 刘柏汝 李小松 王馨悦 文图视频:崔茉 刘馨 胡亦男 包勇 袁莲 朱丽蒙,视频制作:王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