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547
136

RCEP造就成品油行业的机遇?

来源:中国石油报 发布时间:2020-12-09

八年磨一剑,史上最大自贸区来了!


11月15日,涵盖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RCEP)正式签署,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就油气行业而言,由于我国原油、天然气进口已经是零关税,RCEP对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原料进口的影响有限,但对柴油、燃料油等成品油及其部分原料进出口的促进作用是可以预见的。随着未来RCEP框架下各国之间的贸易细则陆续敲定,RCEP的红利将逐步释放。


蛋糕虽大但依旧有限。国内成品油行业需做好充分准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抓住RCEP带来的贸易商机。


进口关税逐步减让至零,会冲击国内市场吗?


将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形成冲击。由于主要国家和主要产品进口关税采取逐年削减的方式,冲击将逐步释放。


对于轻循环油、润滑油基础油等,将出现进口量的大幅增长。


唐葆君(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与东盟十国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有利于地区投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也会对我国部分行业特别是成品油等行业产生冲击和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的快速增长,我国成品油市场总体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共出口5536万吨,相当于我国汽柴煤消费量的1/7,而同期进口量仅510万吨,净出口超过5000万吨。


由于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会逐步加剧。目前,我国汽油、柴油和航煤的进口关税税率分别为5%、6%和9%,在RCEP协定中,我国对不同来源的成品油实施不同的优惠税率管理。对于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东盟国家,给予的税率优惠最大。汽油、航煤的关税税率直接降为零,柴油税率逐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与给其他国家的优惠税率相比,也是降速最快的。对于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两个成品油需要大量进口的国家,也给了相对优惠的税率。对于日本、韩国这两个炼油行业非常发达、成品大量出口的国家,则优惠力度相对较小,但总体方向也是逐步降低的。对从日本进口的汽油和柴油关税税率每年下降0.3个百分点,航煤每年下降0.8个百分点;对从韩国进口的航煤关税税率直接降为零,汽油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柴油则前14年维持6%的税率,之后每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因此,进口关税降低将对国内成品油市场造成冲击,不过由于主要国家(日本、韩国)和主要产品(柴油)进口关税采取逐年削减的方式,冲击将逐步释放,一方面保护了国内炼油产业,避免在短期带来巨大冲击,危及国内产业安全;另一方面也倒逼国内相关企业降低成本、转型升级,促进石油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丁旭(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RCEP正式签署对成品油进出口并无实质影响,这是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油、柴油的进口关税较低,而成品油出口目前并无关税壁垒。但对于轻循环油、润滑油基础油等生产汽柴煤或润滑油的原料,将出现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如轻循环油主要作为柴油的调节组分,是100%依靠进口的品种。由于东盟特惠国政策,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关税税率已降为零。从进口来源看,韩国是国内轻循环油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关税税率为4.2%;来自日本的进口量也相对较多,关税税率为7%。因此,一旦后期税率下降甚至取消,在成本优势下,轻循环油的进口量将必然增长。


对于润滑油基础油,目前国内从东亚诸国进口基础油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税,而来自韩国及新加坡的进口量占据进口总量的70%。一旦关税减免甚至取消,成本叠加票据优势,进口量或有明显增长。目前在国内,进口基础油的主要消费用户是美孚、嘉士多和壳牌,但这几大巨头也已开始关注国内资源。未来增加的进口量可能会对国内基础油的供应和运营造成一定影响。


零关税将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成品油出口?


短期而言,RCEP协定对我国成品油出口影响有限, 但在通关便利化方面的显著优势,将为我国成品油出口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虽然RCEP内贸易航线较短,对全球船燃需求刺激整体有限,但对中国而言仍是利好。


RCEP对所有成员国都是平等的,所有成员国都将在同等条件下参与竞争,对中国相对薄弱的高端产品出口而言,有可能落后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


唐葆君(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RCEP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10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自贸区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阶段性建设成果。就成品油出口而言,短期影响有限,但中长期有助于提升出口潜力。


目前,在各缔约国中,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国成品油供不应求,但RCEP协定并未使上述国家对华成品油进口关税发生明显变化。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对中国之前就不征收成品油关税,越南在此次协定中对中国的成品油没有削减或取消关税的承诺,缅甸则要求维持成品油1.5%的税率12年后才降为零。因此,短期而言,RCEP协定对我国成品油出口影响有限。


不过,RCEP协定在通关便利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全面取消了货物贸易数量限制、进口许可程序管理,以及与进出口相关的费用和手续等非关税措施方面的约束,使区内产品相对于区外同品质产品更具竞争力,将为我国成品油出口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从中长期看,RCEP协定有助于改善地区投资和贸易环境,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共同繁荣,成品油需求也会随之增长。


田秋瑾(隆众资讯燃料油分析师):目前,全球的船用燃料油需求在2.5亿吨水平。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船燃市场萎缩7%左右。RCEP内各国间货物贸易在零关税刺激下会大量增加,刺激船燃需求的提升。虽然RCEP内贸易航线较短,对全球船燃需求刺激整体有限,但对中国而言仍是利好。截至目前,今年中国市场保税船燃供应量已近1700万吨,预计全年可超1800万吨。需求刺激下,中国炼厂的低硫燃料油产能将继续提升,目前已获得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额的炼厂也会持续供应出口合规的低硫船用燃料油至中国保税船燃市场。与低硫船燃相类似的是,随着贸易及各国互通增强,航煤等产品需求或将有所反弹。


因此,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一方面要发展自贸区的保税船燃调和业务,建立中国的保税船燃调和中心;另一方面,降低炼厂的船燃生产成本仍是当务之急。


丁旭(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目前国内成品油出口执行裸价出口政策,国家近年来一直鼓励加大成品油出口力度,在出口税费方面已基本没有制约。


东南亚是国内成品油的主要出口消费区域,其中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汽油出口量占国内汽油出口总量的82%,出口到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和韩国的柴油出口量占国内柴油出口总量的59%,出口到越南、韩国、新加坡、美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的航煤出口量占国内航煤出口总量的34%,但RECP不会带来政策上明显的新利好。目前对汽柴煤出口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海外疫情,今年出口量的缩水主要源于此。


对国内炼厂而言,未来的挑战可能在于,市场容量有限,谁优先进入,谁就可能抢占市场。而RCEP对所有成员国都是平等的,所有成员国都将在同等条件下参与竞争。对中国相对薄弱的高端产品出口而言,有可能落后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


254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