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进口原油21557.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进口均价为每吨2567.4元,下跌21.2%;进口成品油1340.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9.3%,进口均价为每吨3037.2元,下跌18.3%。
对于原油进口量增长、成品油进口量下降,隆众资讯分析师刘红香认为与今年3月份国际油价暴跌至最低价位,中国各家炼厂大幅进口原油有关。
“今年原油价格受供需及库存影响大幅走低,我国是原油进口大国,正值国际油价位于近年来低点,因此我国大幅增加原油进口量。”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正己表示,国际油价在3~5月期间均处于低位,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导致需求下降以及产量增加导致供应大增,与此同时我国原油进口价格也出现下降。
刘红香认为,三方面原因导致今年前5个月我国原油进口价格出现下跌。一是3月份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会议谈崩,沙特和俄罗斯为抢占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二是海外疫情扩散,市场整体需求下降;三是市场需求受限,原油供应日趋过剩,储存空间不足。刘红香分析,随着海外疫情的逐渐解封,需求得到改善,加之OPEC+国家力挺减产,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下降,国际原油价格远期看好,中国炼厂会根据实际需求回归理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导致的经济不佳使国内成品油社会需求下降。“疫情背景下海内外经济环境不理想,港口资源交接困难,内外产业链限产关停进而收窄了化工领域的用油需求,对海外成品油资源需求出现锐减。”中宇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涛表示,2020年一季度至二季度中期我国成品油进口价基本呈平稳下滑走势,坡度相对较缓。
王涛认为,全球疫情大面积暴发是成品油进口价下滑的直接原因,为阻止疫情扩散而下发的停产、延期复产政策的出台则导致国内成品油终端企业关停或暂停营业,载具销量下滑同时车流量减少,国内整体需求平淡,给成品油出口带来更多压力。多方施压迫使成品油进口成本下跌。
“中国汽、柴油重心在出口。从短线来看,由于进口占比份额较小,其对国内消费市场影响有限。疫情、经济层释放的负面压力主要集中于出口方向,对进口影响不大。”王涛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汽、柴油进口吨位预计大体平稳,随着国内产能持续修复,推测中长线汽、柴油进口对外依赖度不高。
王涛预计,5月基础油进口量环比将出现下降,随着天气的转热,传统溶剂类需求也逐渐进入需求淡季,5月份溶剂油市场整体进口量或难有较大水平的提升,或将逐渐恢复至往年的正常水平,月进口3000吨左右,走势相对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