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386
142

【名家】低油价,中国的石油化工该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发布时间:2020-05-18

“危”和“机”,从来都是相辅相承、此消彼长的。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需求决定生产,但生产也能创造需求。



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向下游市场提供终端产品,又为上游产业提供原材料。充分发挥这个显著的优势,不仅是全行业化危为机、主动作为的突破口,而且是全行业抓住机遇、开拓市场的“先手棋”。

因此,推动产业链协同合作,大力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开拓新市场、创造新需求,不仅是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复工复产和化解下行压力的硬招、实招,而且是全行业长远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和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

石油化工行业应主动与上下游产业对接,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

在国务院国资委产业联盟的支持下,石油化工行业正在与机械行业在重大装备和汽车配套方面合作,与轻工行业在新型消杀产品、个人保健产品、可降解可循环塑料方面合作,与纺织行业在医疗防护用品、新型纺织原料方面合作,与煤炭行业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现代煤化工方面合作,与建材行业在绿色环保新型建材原料方面合作,与有色金属行业在副产硫酸利用方面合作。

我们希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合作,联手开拓出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增长点。  

稳外资、稳外贸

石油化工行业应紧紧抓住行业进出口优势,稳外资、稳外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当今的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全球制造业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国一应俱全,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生产国和最大的化工消费市场。中国化工市场的份额已占到全球化工市场份额的40%。有专家预测,2030年中国这一份额将达到50%。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公司都来到了中国。他们看中的,就是中国巨大的市场。

中国疫情防控的形势,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信心和新的希望。各国都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尽快复工复产,尽快恢复经济增长。石油化工行业一定要把握好国内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的“天时”,国内产业体系齐全的“地利”,各国都希望中国经济尽快恢复的“人和”,逆势而上,有所作为。

要在国际经济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尽量优先保障大客户、长期客户的订单,全力支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巩固发展好我们外贸系统的老朋友、老客户、老关系,让困难时期的订单、合作成为巩固长远市场的“压舱石”。

当前,全球疫情蔓延,世界各国对防护用品、消杀产品、医药新产品的需求十分巨大。石油和化工企业要抓住这些新需求、新变化,主动创新、优质服务、赢得市场。

挖掘市场潜力

石油化工行业应抢抓新一轮基本建设机遇,努力扩大生产资料的供给能力。

目前,国务院正在抓紧启动一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这批规模宏大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产业建设等方面。

这批新一轮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将会形成可观的生产资料需求。抓住这一机遇,将会对化工能源、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工程材料、电子化学品、橡胶制品等形成巨大的拉动力量,形成实实在在的新需求。

石油化工行业应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全力抢占一批行业竞争的技术制高点。

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石油化工行业技术制高点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谁能抢先一步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就能取得垄断性的优势。

我们一定要在化工新能源技术、能源新技术、高端化工新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生命科学、现代煤化工、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全力开发出一批超前、超高、实用的新技术,在“危机”中迈出由石油化工大国向石油化工强国跨越的坚实步伐。

我们一定要通过多种扎实有效的措施,把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充分挖掘出来,让世界再一次看到中国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韧性和优势。

经受住危机的考验

美国前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有一句名言:“当台风来临的时候,连猪都能腾飞;只有当退潮的时候,我们才能看清楚谁没有穿裤头。”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大难临头、危机袭来,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在当前全球经济最艰难的时刻,我们的行业、我们的企业不仅要活下来,而且要活得更好。这才是我们的追求。

当前,市场需求的开拓能力不仅是对我们最现实、最严格的考验,而且是我们行业和企业提升战略创新能力、应变组织协调能力、产品结构调整能力的一次重大机遇。

我们要充分发扬这次举国一致、上下同心抗击疫情的伟大精神风貌,一定能开创出疫情胜利后中国工业振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更加辉煌的胜利。

2386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