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5959
279

从统计数字,看“十三五”前四年我国能源形势

来源:王能全 全说能源 发布时间:2020-03-10

2016年以来,我国能源行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枯燥的四年统计数字对比分析看,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应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2020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准时发布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公布了我国2019年经济社会的大账本。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相一致的,我国能源行业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和有关报告,通过对比分析2016—2019年四年间我国能源行业关键数据及其之间的勾稽关系,其反映出来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及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认真的思考。2020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系统分析前四年我国的能源形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更加科学地规划“十四五”我国的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6--2018年能源和电力效率都在下降,但2019年发生了逆转

从四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能源效率在持续地下降,前三年电力消费效率也是如此,不过2019年发生了逆转。

根据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1%,能源消费增长了3.3%,电力消费增长了4.5%。据此,2019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41,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738。

根据2019年和2018年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能源消费增长3.3%,电力消费增长8.5%。据此,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93,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269。

从2018年和2019年两年简单的数字对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以同样3.3%的能源消费增长,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7%,而2019年只增长了6.1%,因此2019年能源效率肯定是下降的,比2018年下降了0.048。但是,2018年电力消费增长了8.5%,2019年仅增长4.5%,2018年电力消费增长是2019年的1.89倍,而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比2018年下降0.6个百分点。因此,2019年我国电力消费效率是上升的,比2018年大幅增长了0.531,增长了一倍多。



再将时间拉长两年,根据2019年和2016年、2017年统计公报,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8%,能源消费增长1.4%,电力消费增长5.0%。据此,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06,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735。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9%,能源消费增长2.9%,电力消费增长6.6%。据此,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2,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957。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做出并画出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这些数据和曲线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第一,2016年至2019年四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不断增长,2019年最高,这就是说四年来,我们是在用更多的能源消费来生产同样产值的商品,我国的能源效率是在持续下降;第二,2016年至2019年四年间的前三年,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致,也是在不断增长,2018年达到最高值,但是2019年却突然下降至2016年的水平。

从数据看,四年间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一个起伏太大、更是难以理解的曲线,而且2016年至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走出了相互矛盾的趋势,即四年间我国的能源效率在持续下降,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却在2019年掉头上升。



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了2.6%,2015年以来的能耗都是在持续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2019年国家进行了第四次经济普查,国家统计局据此对有关年份的经济数据进行了修订,本文2016—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数据来源于2019年统计公报。因未能查到国家统计局对2016—2018年我国的能源和电力消费增长数据进行调整,文中的这三年能源和电力消费增长速度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统计公报。根据以上数据来源,本文2016—2018年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数据”栏目下“能源弹性系数”相应数据有一定的差距,其中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差距较大。

前三年石油天然气消费和进口的高增长在2019年发生了分化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给全球能源市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现象,就是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高速增长,并由此带来了原油和天然气进口的迅速增加。但是,2019年,这一现象产生了分化,原油消费和进口的增长还在持续,但天然气消费和进口量的增长却在高位回落。

(一)原油消费和进口增长稳定持续地增加

根据2016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原油消费增长了5.5%,原油进口数量为38101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3.6%。

根据2017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原油消费增长了5.2%,原油进口数量为41957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0.1%。

根据2018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原油消费增长了6.5%,原油进口数量为46190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0.1%,增长速度与2017年度持平。

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原油消费增长了6.8%,原油进口数量为50572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了9.5%。



从四年的统计数字看,除2016年外,其余三年我国原油消费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加快,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四年来,我国原油进口增加的数量分别为4551万吨、3856万吨、4233万吨和4382万吨,除2016年外,其余三年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但增长速度在下降。

(二)天然气消费和进口增长在高位回落

与原油的消费和进口相比,我国天然气的消费和进口增长数字,不但更加令人注目,而且也更加具有戏剧性。

根据2016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了8.0%。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原油产量有所下降,天然气生产创新高”一文,2016年我国天然气的进口量为7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长21.9%,进口增加的量约为135亿立方米。

根据2017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了14.8%。同样根据上述“原油产量有所下降,天然气生产创新高”一文,2017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946.3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长26.9%,进口增加的量为200.3亿立方米。



根据2018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了17.7%,天然气进口量为9039万吨,比上一年增长31.9%。按一吨天然气约等于1380立方米换算,当年我国进口的天然气约合1247.38亿立方米,进口增加的量为301.08亿立方米。

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下降到只有8.6%,天然气进口量为9656万吨,比上一年仅增长6.9%。同样按一吨天然气约等于1380立方米换算,当年我国进口的天然气约合1332.53亿立方米,进口增加的量仅为85.15亿立方米。

从2016年至2019年四年的统计数字看,无论是消费增长还是进口增长速度,2018年都是最高的一年。但是,2019年无论是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还是进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比2018年都大幅度回落,其中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不到2018年的一半,进口量的增长速度更是大幅下降到只有五分之一强。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统计局仅从2018年统计公报开始发布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和增长速度的数字,因此2016年和2017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和增长速度的数字,只能引用上述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文章。根据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表的“2019年12月份能源生产情况”一文,天然气单位换算关系为1吨约等于1380立方米。

三组重要的分类能源供需总量数字及其对比的启示

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统计公报中,只有当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绝对数和分类能源消费增长的相对数字,既没有分类能源消费总量更没有供应量的绝对数字,这不但给研究工作同时也给公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过,通过挖掘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的有关数字和报告,可以对这些分类能源供需总量的数字进行补充完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数字链,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对我国能源消费和生产形势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同时也可发现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和启示。

(一)原油消费量和加工量的问题

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原油消费增长了6.8%,统计公报使用的名词为“原油消费”。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表的《2019年12月份能源生产情况》一文,指出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原油加工量为6.5亿吨,比上一年增长了7.6%,这篇文章使用的是“原油加工”的概念,且有“规模以上工业”的限定。

从行业来说,原油主要用于炼制,加工成汽油、柴油和煤油等运输用燃料和化工原料,如乙烯等,还有其他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使用原油,如将原油直接燃烧用于发电等。因此,一般来说,原油消费量才是一个国家总的原油消费数量的概念,且大于原油加工量。

目前,我们无法从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中查询到2019年我国原油消费的具体数字。经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数据”栏目下“能源消费总量”,2016年和2017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分别为56025.93万吨和58902.17万吨。根据2018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原油消费增长了6.5%,也即2018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应为62730.81万吨;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原油消费增长了6.8%,也即2019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应为66996.51万吨。



根据2019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表的“能源生产稳中有升,清洁发展趋势明显——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之七”一文,2016年至2018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分别为54101万吨、56777万吨和60403万吨,文中没有“规模以上工业”的限定,并且还特别提到了地方炼厂,2018年地方炼厂加工原油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16.0%。

对比以上两组数字,2016年至2019年,我国原油消费中没有用于加工的数量,分别为1924.93万吨、2125.17万吨、2327.81万吨和1996.51万吨。

从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栏目下“原油平衡表”中可以看出,除最大头的用于加工的原油外,我国原油消费中,还有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原油消费、原油终端消费、工业终端原油消费、发电中间消费原油、供热中间消费原油、油田原油损失等,这些栏目下消费的原油,应该就是原油消费量与加工量之间差额的部分。从资源的最佳利用角度,原油应更大比例用于加工,生产成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天然气消费量和供应量的问题

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了8.6%。与其他分类能源同样的是,国家统计局也没有公布当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数字。

经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数据”栏目下“能源消费总量”,2016年、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2078.06亿立方米和2393.7亿立方米。根据2018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了17.7%,也即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应为2817.38亿立方米;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8.6%,也即2019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费总量应该为3059.68亿立方米。

根据2019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能源生产稳中有升 清洁发展趋势明显——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之七”一文,2016年至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369亿、1480亿和1602亿立方米,再根据前文推算出的同期我国天然气进口量,2016年至2018年我国天然气的供应量,应该分别为2115亿、2426.3亿和2849.38亿立方米。



根据2020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表的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刘文华“能源总量供需平稳,能源结构继续优化”一文,2019年我国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736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量为9656万吨。按一吨天然气约等于1380立方米折算,2019年我国天然气的总供应量应为3068.53亿立方米。

如不考虑天然气从重量换算成体积时的误差,从上述两组数字对比看,2016年至2019年,我国天然气供应量与消费量的差额数都很小,其中2019年最低,当年仅为区区的8.85亿立方米。从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家数据”栏目下的“天然气平衡表”看,直至2016年,我国每年都还在出口天然气,其中2016年出口天然气的数量为33.8亿立方米,2015年为32.5亿立方米。因此,这部分差额也许主要是出口天然气的数量。上述数据的结论是,2016—2019年我国天然气的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相对于迅速增长的需求,供应非常紧张。

从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家数据”栏目下的“天然气平衡表”中,我们看不到我国天然气库存的栏目,当然也就没有年度天然气库存数据。如果我们将上述差额扣除出口后的数字看作是库存的话,那么作为一个年消费量已经超过3000亿立方米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这一数字实在是太小了。例如,2016年扣除出口后,我国天然气供应量大于消费量的数字仅为3.14亿立方米,而2019年不考虑出口的因素,已经小到了区区的8.85亿立方米。如果这一假设有部分合理性的话,那么这些数字就能正好说明为什么2017-2018年冬季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气荒。

(三)电力消费量和发电量的问题

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电力消费增长了4.5%。与其他分类能源同样的是,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当年我国电力消费总量数字。

经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数据”栏目下“能源消费总量”,2016年、2017年我国电力消费量分别为61297.09亿千瓦小时和64820.97亿千瓦小时。根据2016年、2017年统计公报,我国电力消费增长速度分别为5.0%和6.6%。根据2018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电力消费增长了8.5%,也即2018年我国电力消费量应为70330.75亿千瓦小时;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当年我国电力消费增长了4.5%,也即2019年我国电力的消费总量应为73495.63亿千瓦小时。

根据2016--2019年统计公报,2016年我国发电量为61424.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6%;2017年我国发电量为64951.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9%;2018年我国发电量为71117.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7.7%;2019年我国发电量为75034.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7%。



对比两组数字,2016--2019年,我国发电量比电力消费量增长分别快0.6、-0.7、-0.8和0.2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在这四年间,2017年和2018年我国发电量的增长慢于电力消费的增长。同样在这四年间,我国发电量比消费量多出的数量分别为127.81亿千瓦小时、130.43亿千瓦小时、786.96亿千瓦小时和1538.67亿千瓦小时。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栏目中的2017年我国电力消费量为64820.97亿千瓦小时,而根据2017年统计公报中的电力消费增长6.6%,以2016年我国电力消费量61297.09亿千瓦小时为基数,2017年我国的电力消费数量应该为65342.7亿千瓦小时,两者相差了521.73亿千瓦小时。导致这一数字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统计偏差,更有可能的是统计口径不一致。

最后,需要再次声明的是,本文的全部数据均而且只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截止时间为2020年3月6日10时。第四次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可能会对有关年份的能源数据进行修订。非常有意思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查询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有关能源栏目时,经常出现某些年份数据缺失但有时又出现的情况,也许是疫情期间网络或我的电脑心情时好时坏吧!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与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多位同志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此对各位提供的帮助和理解,深表感谢。

5959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