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4294
206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疫情期间煤电油气重点供应等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0-02-24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23日15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6号)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煤电油气重点供应,保障居民用能需求工作情况。

以下是部分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做好能源的保障十分重要。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做好疫情期间煤电油气重点供应。我们请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一级巡视员张满英先生、运行局二级巡视员唐社民先生,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先生、煤炭司司长鲁俊岭先生、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刘红女士,就保障生产、取暖、医疗等能源供应回答媒体提问,今天还请来了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先生介绍健康知识。

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能源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国家能源局在能源保障方面采取哪些措施?目前情况如何?

2020-02-23 15:03:44

鲁俊岭:

国家能源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障好全国能源的稳定供应,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体现“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做好保障工作。

第一,迅速部署安排。疫情发生后,国家能源局闻令而动,坚决把疫情期间的能源保供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动员和部署,我们调动全行业力量,确保这期间全国用能不短供、不断供。

第二,建立有效机制。我们成立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全国能源保供期间的协调和调度,同时建立了能源保障、能源企业的复工复产、重大问题协调三个工作机制。这三个工作机制是一个完整闭环。通过这三个机制我们及时分析研判煤电油气等各个领域的供应能力、需求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三个机制可以做到底数清、问题明,工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打好有把握之仗。

第三,分领域细化保供措施。在煤炭方面,组织煤矿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尽快提高煤炭产量,同时强化产运需衔接,把生产出来的煤尽快运到用户单位,重点实现电煤的充足供应。电力方面,指导电力企业做好应急保障和物资企业的新增用能保障,解决好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电力接入等问题。油气方面,密切跟踪油气产供储销形势,协调解决重大个案问题,推动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在供热方面,指导热力企业稳定供暖,确保群众过冬不能受任何影响。在分领域做好工作的同时,还合理统筹多种能源的联调联动。电煤发电方面,重点把电煤库存多的电厂多安排发电,这样电煤就比较均衡。有些地区天然气比较充足,可以多安排一些燃气机组多发电。南方一些区域,冬天没有供暖任务,可以让可再生能源多发一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联调联动,努力实现优化配置,实际上也是多能的互补。

第四,压实保供责任。指导各地严格落实能源保供属地责任,协调解决能源供应的重大问题,确保辖区内能源供应不出现大的问题。

第五,加强安全生产。督促能源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要求坚决避免疫情期间因为出现安全事故影响能源稳定供应保障。

在全力做好能源供应的同时,近期我们深入分析疫情对能源的深度影响,同时督促一些重大能源项目加快复工开工,确保“十三五”能源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圆满成功,为“十四五”顺利起步奠定一个好基础。

总的来看,通过近期分析,我们感觉到经过全国能源行业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期间的能源供应做到了及时、充足、安全、稳定,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相关工作,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继续做出积极贡献。谢谢。

2020-02-23 15:13:11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当前全国的煤电油气等能源总体供需形势是怎样的?疫情发生后,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和稳定供应?随着下阶段企业陆续开始复工复产,如何进一步做好能源供应保障?谢谢。

2020-02-23 15:15:33

唐社民:

感谢中国日报记者的提问。当前全国煤电油气供应总体是充足的。全国大部分煤炭、炼油企业已经基本复工复产,电力、油气开采企业都保持连续生产作业,铁路运输企业优先运输煤炭等重点物资,煤电油气供应总体充足。到2月20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可用27天,秦皇岛港存煤535万吨,都处于较高水平。2月上中旬,全国日均发用电量143亿千瓦时,最大负荷约6.9亿千瓦,发电装机充足,电煤供应稳定,完全能够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要。

成品油供应总体是平稳有序的,库存处于高位。2月21日库存超过2110万吨,日均天然气用量比春节前下降25%左右,总体上也是宽松的。天然气主要供应企业LNG罐存处在高位,储气库可动用的储气是充足的。下一步,随着各地有序复工复产,煤电油气需求将逐步回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密切关注煤电油气供需形势的变化,加强产运需衔接,优化运行调节,及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总之,对复工复产以及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的能源保供,我们有充分的信心。谢谢。

2020-02-23 15:16:45

光明日报记者: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发挥方舱医院在救治中的作用。据报道,武汉黄陂中学一家方舱医院一天就需要两千升的柴油用于供暖供电,武汉市未来还至少需要新建十来家方舱医院,请问如何保障他们用能无忧?

2020-02-23 15:38:08

刘红:

谢谢你的提问。武汉市方舱医院是临时搭建的,柴油主要用来取暖,烘干衣物和消毒。我们非常重视方舱医院的用油供应保障工作,列入重点调度协调保障清单。指导油气企业一一对接做好方案,很好地保障了这些供油需求。前段时间武汉下雪,气温比较低,充足的柴油等能源供应,在保障患者、医务人员的生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像大家关心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天然气接入也已经在医院投入使用时顺利完成了,及时地保证了这两家医院的用气需求。

在疫情防控能源保障工作中,油气行业企业,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骨干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刚才唐司长也说了,全国的油气生产形势稳定、供应总体宽松、库存非常充足。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2月份以来武汉市成品油库存超过10万吨,其中汽油和柴油均超过5万吨。武汉市当前每天的成品油用量约570吨,库存是非常充足的。此外,我们积极协调交通部门把成品油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车辆列入绿色通道的保障范围,因此其他地区往武汉调入成品油也是通畅的。同时我们指导武汉以及其他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加强对加油站、加气站的科学合理安排,避免大面积关停的现象,很好地保障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当前,油气企业除了保障油气供应外,还加班加点生产用于制造医卫用品的原料,像大家关心的,口罩的关键原料熔喷无纺布专用料的生产,还有消毒液和医用氧气的供应,尽可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谢谢。

2020-02-23 15:38: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记者:

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的能源保障尤其是生活用电方面的保障情况如何?湖北省也是口罩等医用物资的重要生产基地,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特殊的能源保障呢?谢谢。

2020-02-23 15:39:01

黄学农:

谢谢你的提问,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这些地区的能源保障也是全国能源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坚持重点阵地用重兵,确保能源保供万无一失。

一是在煤炭供应保证方面,持续加强煤炭的储备。2月22日,湖北省的煤炭库存约493万吨,平均可用54天,处于近年来的高位。

二是油气供应保障方面,湖北省石油供应相对充足,17日到22日,湖北省成品油日均消耗约3900吨,库存超过50万吨,相当于130天左右的用量。天然气日均消耗量约1300万方,下游用气能够得到充分地保障。

三是电力保障方面,确保电力及时安全稳定供应。首先加快电力设施的建设,对武汉的雷神山、火神山、金银潭、黄冈大别山等重点医院和武汉36家方舱医院,全面落实供电保电的“一户一案”措施,按照特事特办原则,简化手续,加快施工,确保不发生停电事件。其次,加大用电服务保障,对涉及疫情防控和救治的重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还有集中观察的隔离点、防控用品的生产企业、医护支援队伍的住宿酒店等等,建立24小时沟通联系机制,派专人开展一对一的用电服务。2月份以来,湖北省每天投入保电车辆超过2000台,应急电源车60-80台、发电机50-150台,确保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保障。还有就是,我们加大对民生领域用电保障,备足抢修人员、车辆和物资,加大居民网上办电、用电咨询和故障报修服务力度,不因居民暂时的欠缴电费而停电。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用电趋势变化,组织电力企业做好电力保供工作,满足疫情防控、人民生活和企业复工复产的用电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谢谢。

2020-02-23 15:39:14

深圳特区报记者:

煤矿的复工复产是近期保障能源供应的重点,近期国家能源局在煤矿复工复产保障煤炭能源供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2020-02-23 15:39:47

鲁俊岭: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一时期,我们把加快煤矿复工复产、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作为整个能源保障的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举措,目前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工作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建立日常调度机制。从2月1日对疫情防控期间煤炭供应保障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各产煤地区和有关央企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煤矿复工复产。同时会同有关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建立日报告、日调度制度,每日汇总各产煤省区、央企每天生产多少,有关数据做到每天掌握。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这里有三种情况,山西、内蒙、陕西这样的产煤大省,产煤比重接近全国的70%,是煤炭供应的基本盘,这些地区重点强化目标管理,可以确保复产保供的大头落地。对于一些地方复工复产比较慢,而且当地用煤库存水平比较低的地方要更加细化,要求分矿,把顺序排一排、底子摸一摸,总得来讲要加快复产。对于央企的要求高一点,这个时期要求他们发挥好中央企业“国家队”的骨干作用,要求能复尽复。目前为止,山西、内蒙古、陕西三个重点产煤省已完成阶段性目标。中央企业所属煤矿的产能复产率超过95%。我们对比了一下,和往年情况基本一样。

三是加强产运需的衔接,主要是督促指导煤矿、电厂供需双方加强沟通衔接,严格履行合同。我们也请铁路交通部门把电煤运输保障作为重点,特别是像湖北这样的重点疫区,以及首都和东北地区,这些重点地区多装多运。同时提高秦皇岛港和环渤海四港的港存,在多年的煤炭北煤南运过程中,港存充足军心就稳,这是一个导向作用。

四是重点保障好电煤供应。电煤在整个供应中一直是我们保障的重点,我们建立全国电厂每天采购、消耗、存煤的台账,引导产煤地区和产煤企业在这期间对电煤要优先倾斜,多采多运多供。同时针对个别地区近期反映电厂存煤比较低,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做了点对点的协调工作,确保库存上来,“点球”到位,一对一解决问题。2月22日,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1.19亿吨,处于历史同期的较高水平。从可用天数来讲,全国可用27天,比2月初增加了7天。

五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地方反映了一些实际困难,在这方面我们加大力度,解除他们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有些煤矿职工返岗比较困难,我们指导煤矿输入地、输出地做好衔接,采取单位包车等一些灵活有效方式把职工送到工作岗位。当然防疫检测工作要做到位。有些煤炭生产出来运输不畅,我们协调产煤地市开绿色通道,煤炭运输发放绿色通行证,确保煤炭物流畅通。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国煤矿复工复产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对比了一下,可以这样讲,疫情对煤炭产量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已经基本消除,复产率达到了往年同期水平。截至2月22日,全国全国在产煤矿产能31.7亿吨,产能复产率达到76.5%,当日产量833万吨。这三个数据均比2月1日增加了近一倍。除湖北省以外,其他产煤省均已复工复产,其中河北、安徽等六个省区复工复产率超过90%。谢谢。

2020-02-23 15:39:58

香港中评社记者:

此次疫情正值冬季,根据防控工作需要,许多地方要求大家减少出门,有部分北方地区网民反映室外零下20度,屋里暖气却冰凉,请问国家能源局在保障群众取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0-02-23 15:42:08

黄学农: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始终牵挂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问题。特别是这次疫情正处在采暖季,受疫情影响北方地区群众,特别是老人、小孩宅在家里的时间比往年更长,取暖保障就更加重要。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天然气保供的日调度机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情况旬报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清洁取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全程跟踪北方地区的天气变化,及时分析清洁取暖的运行态势,预测预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特别是督促各省区市进一步加强对医院、医疗用品生产企业等防疫重点单位的供暖保障,全力保障能源供应,严守安全取暖底线。

二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积极推进天然气、电力、煤炭等各类能源的联保联供,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供电、供气、供热企业不能因为居民暂时欠缴电费、气费、取暖费而发生断供情况,影响居民生活。

三是加强重点问题的协调。针对采暖季一些地区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开展专题研究,深入分析农村地区的清洁取暖问题,围绕降成本、稳政策、改作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目前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总体运行平稳。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保障采暖季天然气、电力和煤炭供应,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天然气供应、增购区外来电等备用措施,及时解决供暖方面出现的问题,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谢谢。

2020-02-23 15:42:1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请教目前两个重点地区的能源保障情况,目前疫情依然严重的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的能源保障情况如何了?是否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举措?东北地区是冬季燃煤供暖的重点保障地区,请问东北地区目前煤炭供应如何?谢谢。

2020-02-23 15:48:12

唐社民:

这个问题前面黄学农先生已经从一个侧面回答过,我再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解释。去冬今春的能源保障方面,我们重点关注就是两个地区,一个是湖北武汉,因为有新冠肺炎疫情,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发生了雨雪冰冻天气。再一个就是东北,这是每年都关注的。

武汉作为保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加强与湖北方面的衔接,全力保障他们的能源供应。具体有关数据,刚才黄学农先生已经提了不少。电网企业做了很多工作,迅速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电力保障机制,明确了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用户欠费不停电,加强24小时的供电服务运营管理,提高需求响应的速度和质量,有力地保障了电力运行的安全可靠。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雨雪冰冻天气以后,发改委立即指导电网企业启动保电应急响应,特别是对医院等重点用户予以重点保障。现在湖北存煤493万吨,统调电厂平均存煤可用天数54天,是近年来的高位;成品油库存51.3万吨,其中武汉市成品油库存10.5万吨,武汉周边储罐的储气也是充足的,武汉市和整个湖北省用能需求可以得到很好地满足。

下一步,我们继续把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作为能源供应保障的重中之重,指导有关企业加强资源落实和运行调度,确保武汉及湖北有序稳定供应。

在东北方面主要做了几项工作。一是提前做工作。安排东北三省做好冬煤夏储工作。组织主要电厂和煤矿签订了有量有价的中长期供应合同。供暖季来临之前,各个电厂和储煤基地基本都储足了煤炭。进入供暖季之后,主要是加强蒙东地区煤矿的生产组织,保证对东北的稳定供应。每天调度各供暖电厂煤炭的供、耗、存,以及各大煤矿的产销量,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协调解决。应该说,去冬今春东北煤炭供应保障是近几年最好的。为了保证东北地区的供暖需要,春节期间内蒙东部地区的主力大矿基本没有放假,煤矿工人克服严寒天气,保持了煤炭生产供应的持续和稳定。2月22日的统计数据,东北地区统调电厂煤炭库存1051万吨,可用15天,也可有效保障发电及供暖用煤需要。谢谢。

2020-02-23 15:48:26

经济参考报记者:

国家部署疫情期间有一系列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的措施。请问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推进复工复产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考虑?我注意到昨天发改委出台了阶段性降低用电用气成本的政策,请详细介绍一下。企业因生产而产生的电费,有没有相应的优惠或者补贴?

2020-02-23 15:55:56

张满英:

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主要是涉及到企业的用电、用气、用油。国家发改委昨天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国家发改委在这方面采取了三项主要措施,简单讲是“两降低一下调”。第一项措施,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一是阶段性的降低企业用电价格,这个政策明确除高耗能行业的用户外,现行的一般工商业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用户都涉及。电网企业在计收电费的时候,统一对这些电力用户按照原有到户电价水平的95%进行电费结算,简单讲就是电费降5%。这个政策从2月1日执行至6月30日。二是实施支持性的“两部制”电价政策。对重点的“两部制”的电力用户,容(需)量电费进行减免。这个负担减免就是我们支持“两部制”电力用户的政策。这个政策是2月7日出台的,2月22日又发文明确这一政策执行至6月30日。以上两个政策涉及范围非常广,力度也非常大,涉及金额达到590亿元。除此之外,今年1月1日,深化燃煤发电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已经实施,更多的工商业企业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

第二个措施,降低企业用气成本。这方面主要是在现有的天然气价格机制的框架内,提前实行天然气淡季价格政策,降低价格。一是对执行政府指导价的非居民用气,上游供气企业在基准门站价格基础上适当降低,价格已经放开的,鼓励上游供气企业和下游用气企业协商降低价格。二是对化肥等涉及农业生产且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用气给予更优惠价格。三是要求地方要及时降低非居民用气的终端销售价格。也就是说,把门站价格降价的空间及时、足额传导到终端用户,保证政策的落实。同时鼓励各地通过加强本省的管道运输和配气价格监管等方式进一步挖掘降价空间,降低终端用户天然气价格。

第三个措施,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按照成品油价格机制规定,国内的汽油和柴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是接轨的,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近期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化,2月4日和2月18日已经两次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汽油每吨累计下调835元,柴油每吨累计下调805元。

国家发改委已经出台了以上三项政策,社会很关注,也很支持和欢迎。我们对各地和相关企业已经提出要求,确保及时、全面地把政策红利落实到位,让企业有获得感。谢谢。

2020-02-23 15:56:42

主持人:

我们明天将在这里继续举办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欢迎大家把问题提前留给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0-02-23 16:45:11

4294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