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3799
159

全球油气行业发展七大特点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发布时间:2020-02-03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加剧、保护主义持续蔓延,霸权主义盛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年初发布的 《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认为, 世界油气行业发展风险加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油气行业仍将在风浪中前行。

1. 世界能源消费保持增长,能源清洁化转型大势未改

2019年,受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为1.9%,较2018年回落0.6个百分点,估计全年消费量达到138.2亿吨油当量。其中,化石能源消费量117.27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92%;非化石能源消费量20.93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2.1%,延续2018年较低增速,与化石能源消费增速基本同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2%,与2018年基本持平。亚太地区能源消费占比达43.6%,较2018年增加0.2个百分点,全球能源消费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

各界高度关注的2019年末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未能就《巴黎协定》第六条所涉及的碳市场机制和合作的实施细则达成共识,加上美国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将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造成负面影响,但并未改变全球能源清洁化发展大势。在中国和欧盟的引领下,2019年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能源。2020年,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可能会使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放缓,并对全球能源转型带来一定影响。

2. 世界石油市场艰难平衡,国际油价低于上年

2019年,国际油价整体水平低于上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64.2美元/桶,同比下降7.5美元/桶,降幅10.5%。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和需求艰难平衡,美国与中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对国际油价走势构成重要影响。受产油国抬高定价升水、油轮运费和保险费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等因素影响,我国原油实际进口价下降有限,同比仅下降4.6%。

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世界石油需求增量也自2011年以来首次降至100万桶/日以下。同期,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同比增长190万桶/日,欧佩克产量下降195万桶/日,世界石油供应同比基本持平。美国产量增量占非欧佩克总增量的三分之二,在2019年9月实现70年来首次单月石油净出口。“减产联盟”主动超额减产,加之伊朗和委内瑞拉受美国制裁被动减产,全球石油市场艰难平衡,经合组织商业石油库存得以稳定在五年平均水平附近。

2020年,全球经济走势仍将疲软,预计世界石油需求增量将小幅回升至115万桶/日。在美国及挪威、巴西、圭亚那等国的增产下,非欧佩克供应将同比提高210万桶/日。世界石油市场的平衡依然取决于“减产联盟”的减产力度,伊朗、委内瑞拉局势的后续发展,以及美国为主的非欧佩克国家增产情况。基准情景下,预计2020年国际油价将维持震荡走势,布伦特原油均价范围为60~65美元/桶。全球宏观经济和政治局势,特别是美国与主要经济体的贸易争端、中东地缘政治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也将对油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国际油价年均水平降至50美元/桶以下或向上突破75美元/桶的情况也可能出现。

3. 2019年全球天然气市场量价齐跌,LNG贸易规模快速扩张

2019年,受北美、亚太天然气消费增速减缓影响,全球天然气消费3.98万亿立方米,增速3.5%,较上年5.3%下降1.8个百分点。全球天然气产量4.11万亿立方米,增速3.4%,低于上年增速(5.2%)。受国际油价回落、天然气需求增长放缓、LNG供应持续过剩等因素影响,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下跌,欧洲NBP价格跌幅达44%,亚洲LNG现货均价跌幅最大39.4%,曾一度低于欧洲价格,亚洲溢价进一步收窄。

2019年,全球天然气贸易继续在LNG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稳步提升。全球天然气贸易量1.35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1%,其中LNG贸易量3.61亿吨,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2.2%,接近管道气增幅的两倍。亚洲LNG进口增速由上年的13.8%降至3.1%;在亚洲需求疲弱、LNG价格走低、转出口套利空间收窄的情况下,欧洲LNG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增速达67%。欧亚市场联动性和LNG贸易灵活性进一步增强,新签合同量中无目的地限制的占比达90%。

2020年,全球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全球天然气需求有望增至4.08万亿立方米,增幅约2.5%,与过去10年平均水平相当。全球天然气产量达4.23万亿立方米,增速3%,供需差略有扩大。在全球天然气市场,LNG与管道气、传统与新兴供应国、传统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需求国之间的竞争将持续加剧。受供需宽松、液化能力提升、油价不振等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国际天然气价格将保持低位运行。

4. 全球油气发现储量大幅增长,勘探开发投资明显增加

2019年全球新发现油气可采储量12.8亿吨油当量,同比大幅上升60%。超过1亿桶油当量的重要发现有25个,主要来自南美、非洲等地区。全球油气产量继续增长,估计石油产量为44.5亿吨,同比增长0.1%;天然气产量4.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全球勘探开发投资4444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8%。除北美地区略降外,其他地区陆上勘探开发投资均有增长,其中拉美增幅超过20%。预计2020年勘探开发投资4756亿美元,同比增长7%。

2014年以来,深水项目平均开发成本下降近35%,主要深水区盈亏平衡点降至45美元/桶左右。随着成本下降、投资增加、产能提高,国际石油巨头对海上石油开发的投资积极性增强。2019年,全球实施110个新的海上石油项目,总投资1200亿美元,批准深水项目产能从2017年的60万桶/日提高至2019年的160万桶/日,未来深水油气区将成为新增产量重要来源地。

2019年,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692亿美元,同比增加10亿美元。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增长迟缓,各个板块收入增减不一,油田生产服务板块由上年的增长25%转为下降7%。随着多个海上项目投入开发,预计2020年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将有7%左右增长。

5. 世界炼油、乙烯能力大幅增长,运行情况总体不如上年

2019年,世界炼油能力净增1.17亿吨/年,升至50.81亿吨/年。2019年是1970年以来炼油能力增长最多的一年,中国、沙特、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是主要驱动力。世界原油加工量并未与炼油能力同步大幅增加。2019年加工原油约8220万桶/日,与上年持平;炼厂装置平均利用率降至81%左右,同比降低3个百分点。欧美及亚太等主要炼油地区炼厂开工率都出现下滑。多数跨国石油公司炼油业务盈利由正转负,甚至大幅亏损。

2019年,世界新增乙烯产能高达1180万吨/年,总产能升至1.9亿吨/年,同比增长6.7%。新增产能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世界乙烯需求增加约650万吨/年,达1.7亿吨/年,同比增长3.96%。世界乙烯业运行总体逊于上年。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维持在89%左右,略低于上年的90%。亚太和北美乙烯毛利总体低于上年。

2020年,世界炼油能力将新增7350万吨/年,总能力升至51.5亿吨/年,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和中东。2020年初开始实施的IMO船用燃料油新规将对炼油利润率构成一定支撑。世界乙烯将新增产能1000万吨/年,总产能将突破2亿吨/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和俄罗斯。2020年新增产能多、需求增长放缓,乙烯业的运行情况不容乐观。

6. 油气资产交易量减额增,美国页岩油气资产交易首度降温

2019年,全球油气上游并购市场继续清淡,全年完成交易仅220起,较上年下降近30%;但由于有巨型交易达成,交易金额达到1900亿美元,较上一年上升30%。2019年探明储量交易价格9.44美元/桶,同比上升51%,逐渐回归高位。下游资产交易数量继续下降,仅有70起,同比下降12.5%,但交易金额达1300亿美元,同比上升64%。其中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总金额接近1200亿美元,占90%。

国际石油公司坚持资产剥离以释放资金,并伺机收购以加强核心资产。2019年,国际大石油公司共出售资产176亿美元。未来几年国际巨头关注点仍将集中在美国页岩油、巴西盐下深水领域及天然气资产,独立石油公司和中小石油公司在这些领域的优质资产将是主要收购目标。

2019年,美国页岩油气资产交易热度首次下降,全年共完成交易数量70起,交易金额265亿美元,较上年分别下降49%和67%。预计2020年,由于北美钻井商的财务危机,以及美国众多页岩油气生产商因经营和财务压力被迫出售资产,美国页岩油气行业资产交易或将重新活跃。

7. 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滑,加大优化调整力度

2019年前三季度,受国际油价下跌、炼化市场景气度下降影响,国际大石油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同比分别下降7.52%和27.07%。但油气产量增速继续加快,同比增长4.13%,比上年加快近3个百分点,主要是一些大型LNG项目投产和美国二叠盆地页岩油产量的大幅提升。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地缘政治矛盾加剧冲突不断的形势,顺应当今国际油气格局的深刻变化,2019年,国际大石油公司加快优化全球资产配置与组合,加快剥离非核心资产,提升经营资产集中度,强化核心资产优势注重两区(原料优势区和需求高增长区)做大做强炼化业务,抢占高效高增长市场,以确保其长期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从其频频推出重大资产调整情况看,更加注重短开发周期、低成本、回报快、地缘政治风险小的资产,以确保其现金流。加快调整业务结构,布局一体化的天然气业务;充分发挥传统油气终端销售网络优势,发展多元化出行市场业务,加强与各大航空公司的合作,提供更高盈利性的航空燃料;加速布局电、氢等低碳化能源拓展欧洲、美洲和亚洲等综合能源加注站,加快由油气公司向综合能源公司转型。(钱兴坤,刘朝全,姜学峰,徐建山,戴家权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3799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