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沉寂发酵了一周,国家管网成立后开始开展工作。国家管网公司董事长、中石油原总经理张伟带队,拜访了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
昔日是搭档,今日已分别执掌两家央企。
相谈甚欢。对于张伟而言,就像回了次娘家。虽然是从中石油下属单位的办公楼,重新回到中石油总部。但经过成立仪式,已有了等同于中石油的副部级央企身份,以后国家管网的重组牵涉中石油的资产最多,且谈着呢。
都是好兄弟,还得继续共事。明明白白谈,一切都是开放的。即使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中石油依然供应全国70%多的天然气,也是管输使用的大户,当然得维护好大客户的关系。
保供的责任现在还没明确划分,离开70%的气源,要谈保供确实是虚妄。而且原来、以后都是自家兄弟,好好说。
外界拼命猜测,国家管网和三桶油如何竞争、微妙。即便如国家电网的前车之鉴,国家管网成立初期还是要仰仗三桶油。上游供气主体多元化的培育是个长期过程,即使有,也就是些小兄弟。还是央企们靠得住。
所以,国家管网公司的高管悉数到场,一点不怠慢。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伟,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侯启军带队,这两人均出自中石油。国家管网集团公司领导李辉、刘中云、何仲文、姜昌亮、王德华、陈萍萍悉数到场。陈萍萍之外,都出自三桶油,国家管网公司的领导层都来了。
中石油油气销售相关的人员都来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领导徐文荣、吕波、徐吉明、段良伟和刘志华、凌霄等参加会见。
即便如此,也是为了下一步资产划拨和具体工作衔接来的。利益还是最主要的,
王宜林积极表态:
国家管网集团的组建,国内外高度关注,当前正值国家管网集团组建后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十分繁重、千头万绪。中国石油坚决支持国家管网集团起好步,发展好各项业务。双方在业务交接等过程中,要加强沟通交流和紧密联系,做好有关工作对接,做好油气管道应急和安全平稳运行工作,积极推动国家油气管网体制改革,共同为国家石油工业体系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交新朋友,支持国家石油工业体系建设,都是为了国家大事业。
央企最年轻的董事长张伟,较为直接:
感谢中国石油在国家管网集团组建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中国石油是我们未来服务的最大客户。国家管网集团将进一步配合好中国石油的发展战略,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同时,也希望在下一步工作中继续给予支持。
最大的客户不放弃,在市场上要有服务意识,继续支持,谁也离不开谁。
双方公司领导还就做好油气管网规划、推动油气管道建设、加强对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支持油气管道人才队伍建设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资产重组大幕拉开。
想在国家管网初期,就要进入的,预期明显太高。服务好大客户,依然是国家管网公司优先的工作。
国家管网公司不会统购统销,赚取差价。虽然以后的事情说不准,但可见的未来,国家管网主要收取管输费。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自然垄断行业,要是统购统销,迟早造出新的怪兽。
巧合的是,国家发改委在同日的发布会上,也对国家管网公司做了表达。就一个意思,要建好监管的笼子,监管国家管网。
国家发改委官员是这么说的:
组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是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成立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只是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后续的改革任务还很多,涉及到行业、地方、企业多个方面。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共同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一张网”高效集输、下游市场化良性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也就是“X+1+X”体系。
按照这个调子,省网也是要进入的。不然怎么称得上中间“一张网”。上游的改革也要加快,没有多渠道供应,格局改变不了。但培育过程并不容易。
具体来讲,有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抓紧制定管网运营规则和调度规则。
二是创新投资机制,支持国家管网公司和各类市场主体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参与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管道和储气能力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稍微说两句,各类市场主体按照规划参与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初心很好,但需要相关的政策配合,让参与的人有收益。不然又是流于文件。国企之间还搞不明白,遑论新进入的资本。
三是完善管输价格机制,合理核定管输定价成本,科学制定管输价格。
管输价格核定,也能带来气价下调,坐等。
四是强化信息公开、规划落实和公平开放监管,确保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五是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确保国家管网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专注油气输送业务,不参与油气勘查开采、进出口、生产销售等竞争性业务。
加强监管,专注输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