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10月30日晚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相继披露三季度业绩公告。
报告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营业收入同比上涨,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却均呈现下滑趋势。
营业收入上涨
2019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2%。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后逐步回落,境内成品油价格及时调整。境内天然气需求保持较快增长,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9.8%,境内成品油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成品油市场供应充裕、竞争激烈,化工产品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营环境,中国石油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健发展方针。2019年前三季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石油实现营业额18144.0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72.53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3.4%;财务状况保持稳健;现金流状况良好,自由现金流持续为正。
中国石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布局、一体化统筹”运营准则。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前三季度中国石化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32.81亿元,同比降低27.8%。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三季度中国石化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442.26亿元,同比降低26.5%。
“经济承压,原油价格下滑,一定程度上利好经营层面,令经营成本下降;不过,由于价值链传导原理可知,原料成本的下降将令下游炼化产品价格承压受挫,从而令利润空间迅速收窄。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营业利润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均呈现大跌趋势。”卓创资讯成品油高级分析师徐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在三季度业绩中的油气产量、销量以及销售收入都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均出现超过两成的下滑,主要由于国际油价下跌以及中美贸易谈判对国内经济影响等原因,此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石化工业产能过剩也是一大重要原因,需要政府部门及企业多加关注。
勘探及开发环节同比涨势延续
前三季度,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勘探及开发环节同比涨势延续。
中国石油在国内加大新领域和重点地区风险勘探投入,在非常规油气领域勘探取得重大成果,鄂尔多斯盆地长7生油层勘探获得重大发现,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海外油气业务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和风险管控,有序组织生产经营。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板块积极坚持低成本战略,大力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油气单位操作成本11.28美元/桶,比上年同期降低1.7%;得益于原油销量增加及天然气量价齐增等因素综合影响,实现经营利润769.35亿元,比上年同期578.84亿元增长32.9%。
中国石化在勘探及开发领域,全面实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行动计划,全力推进稳油增气降本,取得较好成效。在勘探方面,加大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和预探力度,加强老区一体化精细评价,在济阳坳陷、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取得油气勘探新发现。在开发方面,加大原油效益建产规模,持续推进涪陵、威荣、川西、东胜等重点地区产能建设,统筹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前三季度,油气当量产量341.74百万桶,同比增长1.9%。其中境内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8.4%。勘探及开发板块经营收益87.18亿元,同比增加97.99亿元。
此外,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受天然气价格、销量变化综合影响,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219.5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97.19亿元增长11.3%;受汇率变化、采购成本增加影响,天然气与管道板块销售进口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LNG)净亏损21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18.07亿元,中国石油表示将进一步努力控制进口气亏损。
中下游环节继续承压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加工原油9.06亿桶,同比增长4.3%;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8658.3万吨,同比增长6.2%;化工商品产量同比增加78.6万吨;销售汽油、煤油和柴油1.39亿吨,同比增长0.8%。
但受国内炼化产能过剩、毛利空间收窄、化工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板块实现经营利润71.3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89.06亿元下降81.7%,其中炼油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4.1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00.51亿元下降88.7%;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7.2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88.55亿元下降58.0%。
在炼油板块,中国石化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动态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前三季度,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9%,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2.9%,其中汽油同比增长3.2%,煤油同比增长7.2%。炼油板块实现 经营收益225.00亿元。
“炼油环节,原油涨势延续至5月份,原油采购成本逐步上升;二季度原油价格虽有所下滑但跌幅受限;第三季度原油进入区间震荡阶段,9月沙特油田遭袭令原油一度冲高,原油采购成本迅速上升。此外,今年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处于装置检修集中期,炼厂整体开工负荷下降,炼油产品产出率降低,炼油板块经营利润大幅下滑,其中中国石油炼油环节经营利润同比跌幅高达88.7%。”徐娜分析称。
徐娜告诉记者,在下游营销、分销及化工环节,2019年以来,浙江石化 (2000万吨/年)、利津石化(200万吨/年)等诸多独立炼厂先后投产,国内炼化总产能继续增加,但需求层面增量有限,营销及分销环节经营压力加大;此外,原油价格的下滑令下游衍生产品价格顺应下跌,压缩利润空间。因此,前三季度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该板 块营收情况表现较为惨淡。
“成品油产销量双双上涨,但利润数据却同比大跌。在成品油出口权利暂未下放到独立炼厂的背景下,诸多千万吨级大型民营炼厂的投产令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有增无减,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及中国海油为代表的国营炼化企业生存压力也日渐加大。如何在保证营业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净利润扭亏为盈,或成为三家石油央企长期努力的方向。”徐娜建议道。
“国内炼化及成品油市场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盈利状况恶化,但民营炼厂还在加入,按经济学规律是解释不通的现象,需要政府部门从税收等宏观层面查找原因,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林伯强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