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424

资源国不甘储量弃用,争做引资“领导者”|情报

来源:油气经纬 发布时间:2019-06-06

《石油情报周刊》5月24日分析文章指出,“鸡肋资产”(Stranded assets)不只是国际石油公司的问题,现在也正成为资源国的问题。随着资本紧缩,石油“需求顶峰”取代了10年前的“资源丰富”的乐观看法,以及更早的对“供应顶峰”的担心。人们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在世界告别一次能源石油时代之前,一些资源国并不打算减产。于是,拥有资源的国家相互争夺投资,为的是避免把储量留在地下不能变现。

在本世纪之交,那些诱人的资源对国际石油公司还有限制,各公司以承诺能够增产开展竞争,而资源国则可以通过各种条款进行把控。然而,随着页岩和深水资源的突破,游戏规则已被改变,尤其当下全球在推行能源结构无碳化,“顶峰需求”已取代“顶峰供应”在定义石油市场格局。

各国政府无法左右地下资源的生产能力,但可以绕圈子,通过税收系统、成本回收机制和其他财政手段,来决定资源的经济吸引力。巴西就很能说明问题,该国的盐下资源是世界最丰富、最具生产能力的翘楚,然而改革提出的本土化要求代价昂贵。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所有权授权、繁冗的行政程序,成为国际石油公司必需要迈过的一道坎。

把资源拥有者分为能够获得充足资本的“领导者”和无法与之竞争的“落伍者”,仍处于最初阶段,但要求政府有所作为的压力在增加。由于石油工业强化资本管理的势头不减,而石油“顶峰需求”也许就在不远的地方,石油生产国吸引投资的窗口有可能收窄。政府财政改革往往步履蹒跚,那些现在还没有行动的资源国,随着拥有更多选择的上游业重点转移,它们可能将失去又一个机会。

现在,即使世界国际大石油公司也越来越关注投资者,西方石油巨头在打造更具选择性的多种资源资产组合,目标领域也有别于“顶峰供应”论盛行时的业界想法。国际石油公司放弃分群经营,在所有领域不再相互竞争。曾经渴求资源的国家石油公司,比如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泰国国家石油勘探公司(PTTEP),现在授权已大为收窄。同时,投资者迫使曾经“果敢”的勘探界趋于保守,阻止他们追逐新的、风险较大的前沿区带。这些意味着,来资源国拿区块的公司可能减少,而政府要做的已不仅是简化程序。

新现实加大了资源国吸引投资的风险。与延缓或阻遏改革的地方政策相比,为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条件所付出的努力显得很脆弱,而这些阻力会完全改变正常轨迹,在上游投资的争夺中,拥有资源的“领导者”或被划为“落伍者”范畴。

阿尔及利亚值得观察。阿尔及利亚是北非油气生产国,近来开始意识到,如果要扭转石油产量下降,并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页岩气资源国,就必须打破阻止财政改革的僵局。但现在阿尔及利亚陷入政治危机,国家石油公司的CEO主要改革派卡杜尔下台,承诺改革财税条款的新石油法被搁置,上游改革变为国家优先。政治风向的改变致使石油部门处于飘忽不定、没有决断的停滞状态。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