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石油情报周刊》3月22日报道——沙特能源大臣哈利德•法利赫是个大忙人,既要参与国家经济多元化,又要保持在欧佩克管理石油市场波动的地位。上周末,在欧佩克与非欧佩克部长级联合监管委员会会议期间,他接受《能源情报》(Energy Intelligence)采访,谈到对未来石油需求的看法。
法利赫认为,随着美国页岩油生产基数越来越大,产量下降将越来越多,因为页岩油比常规油减产快。此外,还有地理上的限制,美国基础设施的限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页岩油产量会不会到达稳产阶段,而在于何时到达,到达后产量水平是多少。即使未来10年后,页岩油净产量再增加500万桶/日,仍不足以平衡更大产能的自然递减,这里指的是常规油,何况石油需求还在增长。所以,在他看来,石油需求“牛势”不是短期而是长期。
对某些机构的预测,如电动汽车将很快替代普通汽车,可再生能源支撑发电,石化产品需求下降,法利赫持批评态度。他认为,今后若干年,石油需求增长将超100万桶/日,因此到2040年,也可能再迟一点,石油需求有可能达到1.2亿桶/日。这个乐观估计,要比国际能源署、BP 、道达尔、埃克森美孚的预测高出约2000万桶/日。
谈到产能建设,法利赫说,由于自动减产,沙特的闲置产能已回归200万桶/日,已足够应对中期市场变化,更何况在沙特,项目从启动到投产只需四五年窗口期,即使供应出现缺口也来得及。另外,在中立区,沙特与科威特对半持有权益。至于所谓需求顶峰,因为沙特生产成本最低,原油生产全成本仅4美元/桶,如果算上天然气当量,也不过5美元/桶,相信“沙特将是未来全球最后生产石油的地方”。
提到“限塑战”,法利赫说,那主要是指一次性的石化用品,如塑料瓶、塑料包装,这些在石化产品中占比很小。石化耐用品的需求只会增长,而且有很大潜力替代金属和其他材料,比如木材。随着技术创新和再循环利用,由塑料造成的污染及不可持续问题将会得到解决,人类不会选择放弃石化产品。
谈到石油政策的政治化,法利赫认为,如果有人说,石油完全是非政治商品,那不是事实。沙特对其他国家有政治看法,这也不是秘密。但当欧佩克与“欧佩克+”讨论问题时,主要关注的还是市场稳定和供需基本面。在2015-2016年油价下跌期间,仅靠欧佩克无法平衡市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需要协手恢复市场稳定。当时,工业化国家用油下降,人们又担心通胀、负利率及潜在的全球经济停滞,不要低估了石油市场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
法利赫看好西非、墨西哥湾、北海和亚洲的上游项目投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