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纪念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暨50人论坛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9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出席并演讲。
最近一个时期,社会对改革的质疑多了起来,杨伟民强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既然是革命,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仍然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演讲中,杨伟民提出八项改革措施建议,包括减少政府机构,取消所有制分类等。
对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使命”,杨伟民提出八项建议: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
第一,从总量扩张到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因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
“现在我们看到的效率不高,甚至近一个时期的下滑,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大量的资源配置还是在由政府决定。所以必须正确处理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关系,少一些集中力量办大事,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干预、直接配置,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但是非公经济36条里没有这句话,没有人去落实。所以要少一些集中力量办大事,多一些市场说了算。”
下一步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民需要什么就改什么
第二,要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
过去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过去的改革开放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的。杨伟民表示,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了,因此,下一步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民需要什么就改什么。
“要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改革形成一些机制,比如说能够自动地纠正经济结构性失衡、经济金融化、经济房地产化的机制”,“上述三者是重大的三大失衡,靠政府干预是解决不了的”。
他强调,要形成有利于突破核心技术、城乡区域协调、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合理化以及绿色低碳循环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依法办事、司法公正的制度。
不要过于纠缠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第三,从所有制改革到产权制度。
“今后应该淡化所有权,强化产权,如果总是在所有制问题上争来争去,就很难突破公有制、私有制这样一些思想的束缚,像国企、国资、土地制度、农村宅基地、科研人员拥有科研成果的所有权等,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杨伟民看来,现代经济当中相对于所有权,其实产权更重要,所有权也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唯一因素或决定性因素。产权制度是对所有制的深化,无论所有权是谁,都要明晰占有、使用、转让、租赁、收益等产权,国家既要保障所有权,也应该同等程度保护所有权派生的使用权、经营权、承包权、知识产权等。”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第四,从商品市场化到要素市场化。
杨伟民认为,过去的改革在商品市场化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现在除了房子和汽车有一些限制,不能自由买卖以外,其他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都可以自主选择。”但是相对于商品市场而言,要素市场化的改革是明显滞后的,户籍制度改革制约了劳动力和人才流动。
资金运用要突破了所有制的歧视,很多金融机构用所谓的政治正确、政治安全代替市场规律、金融规律,导致资金配置效率越来越低下,城乡土地无法自由流动,农村基地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还没有进入市场等等,所以新时代的改革必须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减政 减权 减税 减费
第五,从简政放权到减政减权减税减费。
杨伟民称,过去提出的主要目标、主要改革举措是简政放权,这是十分必要的,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新时代仅仅是“简化”这种简政放权还不够,需要同步推进减政、减权、减税、减费的改革。
比如,减政就是要减少政府机构,十九届三中全会已经进行了比较大力度的纵向部门改革,现在正在落实当中。同时我觉得各级行政单位应该减少行政层级,“现在老说改革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所以检查越来越多。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层级太多,现在是五级行政,应该逐步改为三级行政,中央、省、市(县),市县同级,这样可以大幅度压缩行政建制单位,大幅度减少乡镇和行政村的建制,适当增加城市建制,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省级特别是市县级的政府没有必要层层套用中央政府的政权设置,都是几大班子几大班子,没有必要”。
杨伟民强调,减权的核心是减少政府决定资源配置的权力。如果在三级行政的架构下,县区政府可以不再负责辖区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投资,主要应该负责本级政府应该负责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大规模的减税减费。
减税减费就要重建地方税体制,形成中央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才能根本解决土地财政以及房价问题等等,降低并简化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缴费率,逐步取消强制性住房公积金。当然这需要配套建设政策性的住房金融机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但是现在争论很大,到现在还没有出台”。取消各类建设性的政府收费基金,废止各级政府、各级财政资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补贴,“现在的补贴太多”。
要允许科研人员包括职务方面人有科研成果所有权
第六,从调动普通劳动力的积极性到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杨伟民认为,在创新发展的时期,必须把调动科研人员和企业家等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放在重要位置,要允许科研人员包括职务方面人有科研成果所有权。
逐步淡化并取消国企、民企、外企的所有制分类
第七,从国有企业改革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我国已经形成了国企、民企、外企这三大市场主体,他们都面临活力不足的问题,“近期要针对这些问题深化改革,长期应该逐步淡化并取消国企、民企、外企的所有制分类,按照十九大要求,凡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在法律上要一视同仁,政策上要平等对待。我觉得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要逐步取消所有制的分类”。
应该形成全面开放的方针
第八,从渐次开放到全面开放。
“过去我们采取渐次开放的方针,主要是出口导向引进来为主,进入新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能是越开越大,十九大提出要形成全面开放的格局,所以我们应该形成全面开放的方针,不仅要扩大产业、领域、区域上的开放,更要在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来扩大开放。”(来源:文章原载新浪财经,转载自决策杂志。)
杨伟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1989年,调入国家计委产业政策司,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2010年,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研究员。
2011年6月,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2018年3月,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2018年6月,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