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成品油作为支撑中国近代经济腾飞的血液,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成品油消费现状。2000年以后国家经济走上高速增长台阶,中国成品油消费快速增长,2003年的同比增速开始步入2位数增长模式,2005年录得有记录以来最高增速;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汽柴油消费增速放缓同比增速在0.5%;不过为刺激经济发展国家投资4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汽柴油消费量再次回升,但是增速开始逐步下滑。
2018年中美之间贸易争端不断,国内稳增长的政策效果仍待生效,经济增速出现放缓;三季度GDP增速6.5%,前三季度累计增速6.7%,同比低于预期。消费的下滑是GDP增速低于预期的主因 ,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4185万吨,加之市场预计四度季GPD中宇资讯预计2018年成品油整体消费量将继续走高,消费增速预计维持低位。
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成品油消费现状,根据经济活跃程度来看,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仍是经济发达地区,且随着一带一路及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提振,中西部发展开始提速,相应的能源需求量也得以提升。整体来看汽、柴油消费水平,华东整体需求量仍占据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华中、华南、西南和华北,需求相对落后的是东北、西北。
汽油需求方面来看,国内汽油消费主要集中于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地区,广东地区地处交通枢纽,历年来汽油需求较高,并以绝对优势居于各省汽油消费量首位。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全省汽油年消费量约1502.44万吨,江苏省紧随其后汽油消费量居于第二位,两省汽油消费总和占到全国汽油总消费量的约18%。2018前三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完成了204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0.8%和1.5%,这就意味着汽车行情高速增长模式宣告结束,汽油消费低增长恐怕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常态。
柴油需求方面来看,我国柴油消费地区分布紧随汽油步伐,其中广东、山东、辽宁的柴油消费量占据榜首。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等原因影响,工矿企业以及建筑业等用油行业整体需求下滑,导致各省柴油消费量增速放缓,个别省份甚至出现柴油消费量减少现象。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清洁替代能源的出现,未来柴油消费增长率仍将继续下降。
汽柴油作为基础的能源必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其主要消费领域由: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生活消费;其他行业等七大类构成。其中交通运输行业汽柴油消费量最大,占比超过50%。近几年国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业及建筑行业整体开工率下滑,汽柴油消费量呈现逐年递减走势,其余行业消费较为平稳。
近十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民用载客以及载货汽车,以及邮政业务以及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维持高速发展,这都带动了交通运输以及邮政仓储行业汽油的高消费,居于各行业汽油消费量的首位。随着私家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假期旅游促使汽车出游增多,拉动生活消费对汽油需求的猛增,生活消费年均增速达到20%,为汽油消费七类行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
煤炭、钢铁等大宗工业原油的运输都离不开柴油,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为影响柴油消费变化量最大的行业。但从2016年开始国内各行业柴油整体需求量有所回落,其中工业柴油需求量自2009年开始就逐年递减,其中采掘业以及制造业柴油消费量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唯有建筑业还维持着增长,但增速已经明显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