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1127

非洲油气行业的家底有多厚? 能搭上全球化的快车吗?

来源:石油商报 发布时间:2018-09-06

非洲作为一个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大陆,其54个国家构成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非洲个别国家目前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潜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的人口资源、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逐渐为非洲的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非洲发展阻力的核心问题就是能源。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只有30%的人口能够获得电力。在非洲的54个国家中,超过一半国家的电气化率低于20%。让撒哈拉以南非洲超过6.2亿人的摆脱能源贫困是非洲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对于非洲人口权重,非洲消耗的能源其实很少:世界上15%的人口居住在非洲,但非洲大陆一次性能源消耗仅占全世界的3%。而且在非洲大陆能源消费差距巨大:30%的非洲人口居住在北非或南非,这两个地区占整个非洲大陆消耗能源的80% (不包括生物质能源)。这种消费差距也存在于国家之间,将相对不使用电力的农村地区与城市分开。

虽然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油气等资源,但分布不均,而且非洲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尼日利亚、安哥拉、刚果、加蓬、赤道几内亚等)从石油开发中所得到的经济收入没有能形成工业发展的基础,因为“原油出口,成品油进口”的模式使非洲国家长年在国际油气行业中处于最不利的“剪刀差”之下,撒哈拉以南非洲48.5%的人口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25美元。

诚然,非洲的总体经济形势正在改善,过去20年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平均4.5%),外国直接投资非洲也在快速增长。但仔细剖析非洲的工业产业,会发现很多产业链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围绕着矿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布局的。这种发展模式仍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和矿物资源出口。

总体来看,非洲“资源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当地人民也没能摆脱能源困境,而这又会导致非洲油气工业的资源价值链本地化延伸发展受阻。可以说,非洲的能源资源丰富而能源获取困难的现象既是经济发展疲软的原因也是结果。

石油

非洲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新发现的石油储量中有一半以上来自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国家和东非海上油田,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截至2017年,非洲石油探明储量为1265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5%左右。2017年全非洲的石油产量为807.2万桶/日,占世界产量的8.7%左右。

但是2017年非洲的原油加工量为204.9万桶/日,绝大部分石油是直接出口的。非洲石油产品的消费量仍然很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年不到1亿吨),但由于交通需要,石油仍然是非洲最常用的化石燃料。传统上认为非洲的石油储量和产量中大部分位于北非和西非。而近10年非洲东部取得的大的新发现预示着未来非洲油气行业的新动向。

非洲共有47家炼油厂,总设计处理产能是350万桶/日,但开工率常年只有2/3。这些炼油厂,主要是在北非(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埃及),而尼日利亚和南非,装置非常老旧。

目前,阿尔及利亚和埃及因为国家规划原因,有大的新建炼油项目上马。然而,这些零星的炼油项目对于非洲大陆人民对能源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在前几年国际油价暴跌的背景下,国际石油公司减少对尼日利亚的投资,加上国内“三角洲”武装力量问题和40万桶/年的盗油损失,使尼日利亚遇到前所未有的燃料短缺,导致了该国很多公共服务设施停滞,银行减少了营业时间,航空公司取消航班。

天然气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2017年非洲天然气产量为2250亿立方米,占全球产量6.1%。非洲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和生产主要集中在北非。

以阿尔及利亚为非洲天然气生产国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商业化运营的LNG装置的国家(1964年建成Arzew LNG),同时有4条(Green stream、MEG、Medgaz、TransMed)海底天然气管道通往欧洲。在非洲其他没有实现天然气商业化开采和销售的国家,天然气主要是油田伴生,未能实现大的商业化天然气生产。

近几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领海发现的超大型海上气田Rovuma盆地是未来带动东非油气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将会上马浮式LNG项目对东非海上气田进行开采生产和出口。

由于LNG技术的出现,使得非洲生产的天然气更多地进入了国际市场,非洲本土的经济和工业化水平不能保证天然气在本土市场的利润,本土对天然气的利用绝大多数是回注油田增产、当地居民生活消费和个别国家天然气发电(加蓬Monkdi天然气发电厂),天然气作原料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南非(天然气制燃油),但也是用做燃料而且和LNG一样,多用于出口到国际市场,非洲天然气发展需要完全依赖国际市场的消费和投资。



非洲主要油气生产国情况


炼油业

非洲炼油工业发展落后,这里既有历史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原因。

目前,整个非洲只有47座炼油厂,2017年总炼油能力为343.7万桶/日。开工的炼油厂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亚和南非。

无论从总量上来看,还是从市场需求分布来看,撒哈拉以南的绝大多数国家的成品油严重依赖进口。而“出口原油,进口成品油”的“剪刀差”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典型例子是尼日利亚这个非洲人口第一大国拥有4座炼厂(分别位于尼日利亚哈科特港、瓦里、卡杜纳),只有确保100%开工率才能保证其国内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需求,但是因为技术和运营环境的原因,该国炼厂的开工率只有25%。



非洲炼油厂分布和开工情况


非洲从殖民地独立的时间相比其被殖民的时间来说太短了。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当年只把非洲当成原料开采加倾销产品的地区。这个现象在非洲国家独立后多年还一直存在。

在非洲开展能源合作一定是要在充分考虑当地需求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实现非洲资源在当地的价值链延伸,例如,石油天然气的下游炼化和配套的制造业,要充分发挥非洲各种的优势,培育非洲的新经济增长模式,积极发展制造业,实现非洲工业化。

长远来看,实现非洲的经济发展,需要摆脱“出口原料,进口成品”的经济模式,需要培育非洲油气资源的下游价值链本地化产业。

以“从资源开采到当地市场化利用”为转型的长期目标,以发展制造业带动培育非洲市场消费能力为途径,使非洲真正成为世界未来的经济的增长极。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