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在中石化北海LNG接收站的现场,天高云淡,三个16万立方米、6万吨的LNG储罐鱼贯而列。接收站为了应对可能的天然气供应紧张,这些基础设施早已投入使用,从4月底就开始从国际现货市场加大采购,至今采购了5船,每船7万吨,以备冬用。
中石化下属3家接收站都已经行动起来,长协之外,积极采购现货以应对冬季消费高峰。不只中石化旗下接收站,中石油、中海油也在近期推动实现管网互联互通,保证冬季供应。
接收站是怎么保供的?随着LNG在天然气供应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LNG接收站怎么参与保供更为大家关注。
接收站保供能力有多大
中国投运的接收站已达到21座,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建设运营,但在建的、拟建的接收站很多,密集分布在沿海港口。
跟接收站密集对应的是,国内天然气消费延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天然气产量7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天然气进口量5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9.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34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5%,高于去年全年增速,对外依存度达到43%。
2017年,在各地推进煤改气的带动下,天然气消费量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天然气进口量9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6%。天然气产量14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5%。对外依存度还是38%的水平。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可行的天然气输送方式,不过受到气源地理位置、距离因素影响,LNG(液化天然气)正成为天然气消费增长的气源补充。2017年,天然气进口总量6857万吨中,LNG进口量3829万吨。
LNG接收站跟保供到底是什么联系,一般人未必清楚。接收站是LNG进入市场的关键基础设施,“我们去年LNG最远运距超过2500公里,从广西运到山东淄博保障当地天然气供应。”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华南销售(以下简称:华南销售)负责人回顾。
以中石化北海LNG接收站为例,设计接收能力300万吨/年,作为中石化旗下3个投运接收站之一,今年300万吨LNG计划华南地区100万吨,南气北送100万吨,槽车运输100万吨。
2018年,华南销售预备1669台运输槽车,2662名司机以保证有持续的LNG运到北方城市。LNG在长协之外,还通过增加采购现货备战冬季消费高峰,北海LNG接收站今年4月以来就加大采购,到8月中旬已采购5船现货。
互联互通打通管网
现场接收的卸气臂高高扬起,标准的LNG船一船7万吨,一个卸气臂一小时接卸3500立方米LNG,折合近3吨。这些LNG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华南销售负责的西南和华南区域多山,LNG是最便捷的气源。
LNG接收站通过和现有管网的双向保障,丰富管道天然气。同时增加备用槽车,车辆司机保障,扩大槽车运输范围。并按照“宜管则管、宜罐则罐”原则,保障市场供应。
具体到北海LNG接收站,根据当地的特地,在广西钦州实现和中石油广百天然气管道联通,在来宾和中缅管道对接,实现天然气双线保障。
即便有去年“气荒”的教训,但今年以来LNG价格淡季上涨,东部接收站LNG价格接近5000元/吨。LNG价格上涨有市场的原因,目前国际市场LNG长协合同都参照国际油价,国际油价这两年回升幅度较大。当然也有对市场预期判断的原因。
今年国内天然气新增消费或达到300亿立方米,造成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口。主管部门通过督查推动保供,其中管网的互联互通是重要的政策抓手。
中石化运营的华北天然气管网在榆济线榆林站、安济线安平站已与中石油陕京管道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中石化北海LNG接收站通过广西天然气管道与中石油中缅管道互联互通建设项目也在推进。
中石油2018年起,实施33项管道互联互通重点工程。中海油加快LNG接收站和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
三大油在推进基础设施准入的同时,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是保证天然气互通有无,共同保证区域消费高峰的有力途径。外界关注的互联互通的具体机制,目前定下来的从市场和国家定价的现有机制下进行协调,并通过已有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进行调配,保证双方都能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