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47
0

回顾2025年:天然气消费低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展望2026年:天然气市场迎来重要窗口期

来源:华气能源猎头 发布时间:2025-10-28

原标题:多领域用气需求推动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速回升

来源:中国石化报/中国石化新闻网,本版文字由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孔欣怡 高珊珊 马 莉 提供( 责任编辑:王莹)

图片
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员工在罐区巡检。刘晶晶 摄


回顾2025年:天然气消费低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天然气消费低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在整体平衡中呈现“东弱西强”格局。供应端,全球液化天然气设施利用率提升推动LNG(液化天然气)出口量比上年增长3%;需求端则显现区域分化:亚洲市场受主要消费国家需求减量影响整体收缩,LNG进口量比上年下降5%,欧洲在补库需求增加以及替代俄罗斯管道气目标驱动下,LNG进口量比上年激增31%。三大市场基准价格均比上年上涨,一、二季度同比涨幅明显。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较为平淡,全年消费量预计增长2.4%。我国天然气供应分化明显,其中,国产气稳步增长保障能源安全,管道气进口持续增长,而LNG进口则受多重因素影响出现显著回调。

国际市场回顾

1.全球天然气市场呈“东弱西强”态势

2025年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三季度后供需偏向宽松,整体呈现“东弱西强”态势。供应侧,全球液化天然气设施利用率高于过去5年均值,1~9月,全球LNG累计出口量为3.2亿吨,同比增加4%。需求侧,亚洲市场基本面偏弱。1~9月,亚洲地区累计进口LNG2亿吨,同比减少5%,八成以上减量来自我国,其余减量来自印度和泰国等。日韩进口量小幅波动,其中日本累计进口LNG4881万吨,同比减少3%;韩国累计进口LNG3586万吨,同比增加6%,增量主要由三季度补库推动;印度累计进口LNG1851万吨,同比减少7%,主要因为高价限制价格敏感行业用气,叠加炎热程度降低。

欧洲市场供需呈稳定态势,可再生能源发电下降,叠加经济缓慢恢复,推动天然气消费回升。1~9月,西北欧天然气日消费量平均为4.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受乌克兰过境管道气停止以及冬季后补库需求较大影响,LNG进口同比大幅增加,1~9月,欧盟27国+英国累计进口LNG123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1%。

2.三大天然气市场价格同比上涨

尽管前三个季度供应相对充足,但受冬季气温偏冷、美俄和中东紧张局势升级等因素影响,气价持续在偏高位置波动。三季度后,受亚洲需求偏弱影响,欧亚气价环比和同比均下行。1~9月,JKM(普氏日韩标杆天然气价格指数)均价为12.7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上涨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欧亚市场价格趋势基本一致,但受春季后库存容量偏低、进口LNG大幅增加影响,欧洲市场价格同比涨幅更大。1~9月,TTF(荷兰产权转让设施天然气价格指数)均价为12.5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上涨2.4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美国主要受原料气需求增长推动,1~9月,HH(纽约亨利中心天然气价格指数)均价为3.4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上涨1.2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图片


国内市场回顾

1.国内天然气消费低速增长

2025年前三个季度,在我国经济韧性持续显现的背景下,天然气消费实现平稳增长,但国际气价高位、天气偏暖、可再生发电迅猛发展等抑制了消费增速。预估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34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实际消费量430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4%。消费变化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 一是城市燃气消费增速不及预期,供暖季偏暖是主要影响因素。北方地区“煤改气”已基本见顶,城乡居民生活用气增量整体有限。年初国内气温水平整体偏高,采暖用气量偏低。LNG与柴油比价关系大部分时段在经济临界点之下,预计全年LNG重卡新车销量18万辆,LNG加气需求比上年增长40亿立方米以上。2025年城燃用气量约145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4%。

  • 二是燃气机组利用率持续偏低,新机组投运是发电用气量增长的主要原因。2025年以来,华电惠州东江项目、深圳能源妈湾电厂升级改造气电项目等多个燃气发电项目并网投产,预计全年新增燃气发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虽然夏季国内气电密集区域气温水平偏高,但替代能源发电量增长,气电调峰空间有限,气电利用小时数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广东省电力市场改革后电厂缺乏增发动力,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发电用气需求。2025年发电用气量预计75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3%。

  • 三是工业领域面临内外压力,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用气基本盘。前8个月工业总体增长,发挥宏观经济“压舱石”作用。年初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抢出口”效应推动生产,随后关税政策延期执行,市场情绪逐步修复。7月起局部制造业开展“反内卷”行动,光伏、钢铁等行业减产影响天然气需求。尽管承压,但工业持续向新、向绿转型,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需求稳步增长,设备更新政策亦助推机械制造行业用气。然而,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仍拖累建材行业,开工率处于低位。预计2025年工业用气量约1767亿立方米,与2024年持平。

2.天然气供应整体充足,LNG进口量大幅下降

      2025年,国内天然气供应整体充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约38.5%,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总供应约434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

      全年生产天然气约261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5亿立方米,增长5.9%。煤制气产量有望超73亿立方米,比上年小幅提升。

      进口方面,全年进口管道气总量约83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7亿立方米,实现10.1%的显著增长;全年进口LNG约89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5亿立方米,降幅15.6%。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对美LNG施加关税影响,美国资源进口量大幅下降;二是2025年国际现货价格高于长约,且国内市场供需宽松、国际市场供需偏紧,存在国际转卖套利空间。

展望2026年:天然气市场迎来重要窗口期

天然气市场迎来重要窗口期

2026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将在供需格局重塑中迈入新阶段,全球供需整体平衡,但区域分化加剧,北美与中东供应增长强劲,亚洲需求回暖成为主要拉动力量。随着新建LNG项目陆续投产,市场由紧平衡逐步转向宽松,带动欧亚气价明显回调,而美国凭借出口能力跃升强化其市场地位,其国内供需趋紧推升市场价格。

我国天然气市场迎来“十五五”开局之年的重要窗口期:多重利好推动消费增速回升,预计2026年消费量增长超4.1%;供应结构持续优化,国产气稳步增长夯实能源安全基底,进口资源在国际合同执行与现货灵活调配间动态平衡。

国际市场展望

2026年预计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保持平衡,产量和消费量均小幅增长。亚洲及中东地区将是消费增长主要贡献者,北美和中东将是产量增量最大来源。

LNG市场方面,预计全球LNG市场处于紧平衡转向宽松的过渡期,整体供需保持平衡,亚洲需求将回升,增量主要来自我国,其余增量来自印度、孟加拉国等。在建LNG项目从2026年开始陆续投产,市场基本面逐渐向宽松状态过渡,预计2026年欧亚气价将明显回落。美国将从全球LNG市场的边际供应成为主体供应之一,与全球市场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2026年,美国LNG产量将迎来大规模增长,原料气需求继续大幅增加,美国国内天然气消费和LNG出口之间竞争加剧,天然气供需格局进一步收紧,带动天然气价格小幅提升。

综上,预计2026年东北亚LNG现货均价在9.5~1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欧洲TTF均价在8.5~10.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美国HH均价在3.4~3.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国内市场展望

2026年,国内天然气市场整体供需形势更为宽松,俄气管道资源签署、美国LNG项目进口、俄罗斯北极2号项目出货情况尚不明确,对于2026年国内市场影响仍有待观察。

1.供需双侧同步改善,支撑天然气消费较2025年加快增长

2026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预计政策继续推动消费扩大和内需增长,财政有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助力基建和制造业。技术突破将持续为经济注入新动力,助推高端制造转型和健康发展。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贸易摩擦加剧及地缘政治紧张,使出口承压。

天然气方面,总体成本下降带动气价走低,利于下游用气需求提升;进口LNG长协转卖窗口收窄,更多资源进入国内加剧市场竞争。供需双侧改善,预计2026年天然气消费量超4478亿立方米(初步预计4478亿~456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1%以上(4.1%~6%)。消费波动变化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供暖季存在偏暖的概率;“反内卷”进程存在博弈,可能延缓产能出清和企业盈利改善;中美关税政策受多因素影响,走势尚不明朗。

城市燃气领域需求增长主要源于燃气管网扩展带动用气人口增加、商服及小型工业用户增长,以及非集中区自采暖扩大。但长期来看,城镇管网建设面临施工复杂、用气人口分散及旧管维护压力,农村“煤改气”见顶,新增用户对消费拉动逐步减弱。北方偏暖趋势若延续,2026年采暖需求可能受抑制。交通方面,LNG重卡经济性仍存,但受运输结构优化、货源减少及运价低迷影响,重卡用气增量约50亿立方米,CNG需求继续收缩。预计2026年城市燃气用气1500亿立方米,增长3.4%。

在工业用气领域,我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正在陆续出台,目前已发布了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而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机械、轻工业等行业工作方案也将陆续推出,旨在稳住工业基本盘,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意味着主要工业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将加速绿色转型和落后产能淘汰,同时,企业利润改善叠加气价下降,有利于工业企业扩大用气。然而与房地产、传统基建强相关的行业用气需求可能恢复较慢,部分行业用气需求或仍处于疲弱态势,如与出口美国产品相关的行业。预计2026年工业用气需求1828亿立方米,增长3.5%。

发电用气需求增量主要来自新增燃气机组投产。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国内有大量燃气机组集中投产,同时用气价格下降,构成对发电用气增长的基本支撑。预计2026年我国燃气发电总装机有望接近1.9亿千瓦,但发电利用小时受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广东容量电价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而降为2200~2300小时区间。预计2026年发电用气需求820亿立方米,增长9.3%。

2.2026年天然气总供应比上年增长,国产气是主要支撑

供应方面,预计2026年全年天然气总供应量4610亿立方米左右,增速6.1%。

国产气方面,七年行动计划”于2025年结束,预计2026年国家仍将在勘探开发领域持续统筹谋划,推进国内油气增储上产,2026年国产气量有望达到2738亿立方米,增长4.9%。中国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重启,但预计到2026年底投产,维持煤制气73亿立方米的年产量预测。

进口管道气方面,预计2026年进口量832亿立方米,下降0.6%。其中,中俄东线稳定供应;中亚管道受气源国与他国购销合同到期、上游生产存波动性及气源国内需增加的共同影响,供应存在变化的可能;中缅管道供应小幅波动。

口LNG方面,2026年国内将有接近1500万吨LNG资源合约进入执行阶段,其他已执行的LNG进口合同将稳定供应而俄罗斯北极2号项目虽有出货,但与之相关的进口合同目前仍走向不明。若按历史正常市场行情LNG合同执行情况测算,已无LNG现货缺口,故可能出现国际市场转卖、降低执行率等情况。但是,美国LNG资源若持续不进口或仅少量进口,将提供一定量的现货缺口。


图片


西南油气中京燃气员工在资阳东峰506LNG橇装站投产前对照清单核对设备安装位置、型号等信息,确保顺利投产。李 彦 摄
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