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421
0

如何看待燃气公司“一城一企”模式?

来源:天然气智库Plus 发布时间:2025-02-27

一、政策驱动与行业背景

“一城一企”模式是国家推动燃气行业整合的核心政策之一,旨在解决历史遗留的“一城多企”乱象,提升行业安全性和运营效率。其政策背景主要包括:

1.安全监管需求:分散的燃气企业因管理能力和投入参差不齐,导致安全隐患频发。例如,2021年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管道锈蚀和监管缺位。国家通过整合减少企业数量,降低政府监管难度,推动安全管理标准化。

2.市场化改革深化:国务院2022年发布的《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燃气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浙江、广东、河南等地率先推进试点,形成“一城一企”或“一县一网”格局。

3.特许经营权优化:历史形成的特许经营权重复授予问题(如部分县城存在五六家企业争夺市场)亟需解决,整合后可通过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二、模式特点与实施路径

1.核心特征

区域垄断性:一个城市或县域由一家主导企业统一供气,例如浙江瑞安整合6家燃气公司后实现“一张网”管理。

规模化效应:整合后企业采购成本降低(规模采购议价能力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网互联互通减少中间环节)。

业务多元化:整合后的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例如参与氢能掺混、分布式能源项目。

2.实施方式

政府主导+市场化并购:地方政府通过特许经营评估、股权重组等方式推动整合,典型案例包括浙江海宁通过股权重组实现“一城一企”,山西晋城通过并购基金加速区域整合。

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华润燃气、新奥能源等龙头企业凭借资金和资源优势,通过收购中小城燃企业扩展市场,例如华润燃气在天津、宁波等12个核心城市完成布局。

三、整合的成效与挑战

1.成效分析

安全水平提升:整合后企业统一安全管理标准,老旧管网改造进度加快。例如浙江临安整合后燃气事故率下降34%。

成本与效率优化:规模化运营降低中间环节成本,如海宁市通过整合取消转输环节,用户用气成本下降10%-15%。

服务质量标准化:统一客服系统、维修响应机制,解决以往“多企并存”导致的服务差异问题。

2.挑战与争议:

利益分配难题:整合涉及大量并购谈判,被整合企业可能抬高估值,例如部分中小燃气企业挟政策坐地要价,导致买方成本增加。

垄断风险与公平性:单一企业主导可能削弱市场竞争,需通过价格监管(如成本监审)和反垄断审查平衡公共利益。

区域差异性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整合难度更大,例如北方“煤改气”区域部分企业缺乏运营能力,整合后仍需长期扶持。

四、未来趋势与建议

1.行业趋势

整合加速:2025年将是政策收官年,各地将加快完成“一城一企”目标,例如河南省计划2025年前基本形成该格局。

资本化运作:设立并购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如蓝天燃气10亿元并购基金)将成为主流模式。

综合能源转型:整合后的企业将向氢能、储能等领域延伸,例如新奥燃气在浙江试点掺氢输送。

2.发展建议

政府层面:需平衡行政引导与市场机制,避免过度干预;完善价格监审和特许经营评估体系,确保公平竞争。

企业层面:龙头企业应发挥资源整合能力,中小型企业可寻求差异化定位(如专注工业用户或新能源业务)。

合规性管理:并购需重视反垄断申报(如新《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的严格要求),防范法律风险。

五、总结

“一城一企”模式是燃气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面临利益博弈和垄断风险,但其在提升安全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价值显著。未来,政策执行需兼顾效率与公平,企业则需在整合中探索创新路径,方能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4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