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024年百年巨变加速演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交流与合作均遇到多重压力, 面临严峻挑战,是变革与动荡交织的一年。
2024年能源行业简要回顾
在新冠病毒感染结束后,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随着经济复苏而温和增长,但石油需求受电动汽车冲击影响明显。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相比2023年增长84万桶/日,达到1.028亿桶/日。在中东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仍坚持减产政策以稳定价格,美国原油产量则在2024年8月创下1340万桶/日的历史新高。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在70~92美元/桶的区间宽幅震荡,2024年12月回落到75美元/桶以下。 相比之下,以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为代表的美国老牌石油公司则继续深耕油气上游业务,不断提高油气产量。全球油气行业延续了上一年的并购热潮,特别是美国的页岩油气资产,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与西南能源公司(Southwestern Energy)合并,诞生了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公司。响尾蛇能源公司(Diamondback Energy)以260亿美元收购奋进能源公司(Endeavor Energy)后,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的美国第三大油气生产商。粗略统计,2024年全球大型油气并购项目的交易规模合计接近2000亿美元。 2024年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继续蓬勃发展,中国能源绿色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擎。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强劲增长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超过30%,清洁能源发电总量占比接近40%。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报告,截至2023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21亿千瓦,与2022年相比增长13%,预计2024年新增装机1.31亿千瓦,其中,中国仅在2024年1—11月就新增7935万千瓦。在太阳能光伏方面,英国智库Ember预计2024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新增5.93亿千瓦,其中,中国占比仍将超过一半。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2.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的91.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2亿千瓦,同比增长46.7%;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19.2%。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17.4亿千瓦,占比达到53.9%,历史上首次超过一半。2013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年均占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40%以上,2023年新增装机占全世界新增装机的一半以上。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将巩固其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者的地位,到2030年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60%。 在交通运输领域,电动汽车正加速对燃油车的替代。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20%以上。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产销规模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7月新能源车在乘用车市场渗透率首次超过50%,8月月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809万辆,占全球的一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143.3万台,车桩比为2.46∶1。 2024年11月24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塞拜疆著名的石油城巴库闭幕,本届大会最大的亮点是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取得重大突破,并达成了巴库金融目标协议。各缔约方就《巴黎协定》6.4条机制下的碳信用标准达成共识,推动建立一个由联合国机构监督的国际碳交易市场。经过最后两日的延期谈判,发达国家及其各方共同承诺在2035年前每年为受害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提供至少3000亿美元以支持应对气候变化。
2024年全球能源热点聚焦 乌克兰危机自2022年2月爆发至今已接近3年,对全球能源和贸易格局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一是能源安全问题重回视野焦点,成为各国调整能源政策的首要目标;二是欧盟继续加快能源转型步伐,试图彻底摆脱对进口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三是美欧持续扩大对俄罗斯制裁,能源市场两极分化的格局日趋明显;四是美国增加出口至欧洲的油气,俄罗斯资源被迫东移南下寻找市场;五是俄罗斯外贸结算受到严重限制,试图构建自己主导的国际支付系统。标准普尔公司研究提出全球范围内运输受制裁石油的影子油轮船队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接近900艘,约占全球油轮船队的17%,其中,俄罗斯的影子油轮船队规模为586艘,总载重为5710万吨,包括260艘阿芙拉型和84艘苏伊士型。2024年12月16日,欧盟通过了对俄罗斯的第15轮制裁措施,包括禁止52艘来自第三国的船只进入欧盟国家港口,进而使受制裁的船只总数达到79艘。 2024年12月11日,第10届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再次呼吁加沙停火并释放被扣押人员,强调追究责任的重要性,美国对此仍投反对票。在叙利亚反对派控制大马士革后,以色列空军密集轰炸叙利亚,出兵占领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双方边界缓冲地带叙利亚一侧的多个防御点和定居点,并宣称“戈兰高地永远属于以色列”。尽管中东地缘局势持续升级,但主要资源国基本未受影响,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明显低于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在2024年12月上旬宣布下调2025年1月面向亚洲的所有石油价格。随着美国能源出口国地位的稳固,并在国际市场上与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中东国家形成竞争,中东在美国战略版图上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减弱,特朗普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态度将进一步加剧中东冲突。 2024年11月6日,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引发了全世界对美国未来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的高度关注。11月16日,特朗普提名油服公司自由能源公司(Liberty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赖特(Chris Wright)担任新一届政府的能源部部长,并表示将设立国家能源委员会,任命北达科他州州长道格•伯格姆(Doug Burgum)担任主席。特朗普是坚定的化石燃料支持者,在2024年7月发布的共和党20条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要让美国成为全世界主导性的能源生产者,废除电动汽车政策,并减少给能源生产商带来重负且成本高昂的管制,加大美国国内化石能源开采力度,进一步巩固最大能源生产国的地位,同时放松对能源出口的限制,进而抑制全球能源价格。特朗普经济政策的要点之一是对内减税、对外加税。特朗普上台后预计还将大幅提高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等中国的新兴优势领域,同时继续要求中国增加进口美国商品,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 2024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十七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能源领域首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系统全面地构建了能源规划、开发、利用、市场、储备、应急、创新和监管的法律框架,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践行气候承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能源法》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可再生能源替代,明确“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法》另一个亮点是将氢能列入中国能源的类别之一。虽然氢能是人类理想的能源种类之一,目前在生产成本、安全使用与运输上还不成熟,但此次《能源法》仍然将其列入其中,可见对新能源的重视和对氢能的期待。
展望2025年 展望2025年,国际能源署、欧佩克和美国能源信息署均对全球石油市场看弱,认为将面临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压力。根据路透社近期调查,多数分析师认为2025年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将拉低油价,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替代的冲击下。特朗普上台后,预计全球石油供应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但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危机的持续升级也增加了短期供应中断和价格上涨的风险。天然气方面,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仍保持增长态势,但供应紧张问题依然存在。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增长2.3%(约1000亿立方米),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量来自亚洲地区;产能增量的一半以上则来自美国,也存在新增产能不及预期的可能。由于乌克兰从2025年1月1日起中断过境的俄罗斯天然气,欧洲天然气供应将更多地依赖进口LNG,从而导致供需形势更加紧张,因此预计2025年整体价格水平将较2024年有所上升。 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被讨论了多年,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严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各国采取一致果断的行动。化石能源的退出已是大势所趋,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势不可挡,只是路径不同而已。中国政府承诺的2030年、2060年就是中国化石能源退出的时间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