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重庆广电-第1眼TV
正风肃纪反腐 护航金融发展
深化清廉金融建设,为全市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1月24日,2025年全市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举行。
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六届市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总结了2024年全市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阶段性形势特征和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
在过去一年,全市金融系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落实落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任务,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相关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会议要求全市金融系统加强自身建设,体系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持续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有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金融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贡献。
重庆:金融机构牌照实现全覆盖
金融牌照,也就是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我国的金融牌照有三十种左右,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除了银行、保险、证券外,还有期货、基金、信托和租赁等几大类。目前,重庆已经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金融机构牌照的全覆盖,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成果,正在为重庆的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谈到,重庆现在具备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有了这些功能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就能够把各种配置的渠道和路径都建立起来,用起来,发挥好配置的作用。
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于2020年在重庆注册开业,作为重庆首家注册资本超百亿元的国有大型银行控股金融子公司,中银金租迅速发展的五年,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五年,是同步而行的。
据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文勇介绍,作为在渝总部金融机构,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倾斜各类资源,设立重庆业务中心拓展业务,向成渝地区的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解决方案,累计投放金额突破130亿元,助力汽车产业、轨道交通、新能源和天然气等重点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新增业务投放同比增长超过50%,还把发展的目光投向海外。12月,中银金租交付了一艘全球最大舱溶液化乙烷运输船,这意味着重庆金融机构开创性地为注册在新加坡的航运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取得成功。
目前,公司累计向实体经济注入资金超过1200亿元,为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高端制造、航空航运、能源资源、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注入生机与活力。
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文勇表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有力推动全市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完善,协同效应与日俱增,为中银金租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目前公司租赁业务已拓展至香港、希腊、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以金融租赁之力支持“中国制造”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互联网贷款运营中心、数字化业务运行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正在重庆加快落地。全市各类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已达33家,法人保险、外资银行和“A+H”股上市银行数量保持西部第一,消费金融、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
持续优化的金融环境惠及的不仅是传统的金融机构。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能源交易中心。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的推动,交易中心近几年来快速发展。2024年,川渝地区天然气产量一举突破700亿立方米,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年交易量近50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10%,再创历史新高,推动川渝天然气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裁熊垠州谈到,在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导下,川渝地区天然气快速增产、储气能力大幅提升,配合原本调度灵活的管网设施和巨大的下游市场,以及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交易中心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生态环境。
建设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核心任务就是解决金融服务实体能力的问题。目前,全市金融机构紧扣“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和“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创新“技改专项贷”等金融产品,围绕成渝共建重大项目信贷投放超过1200亿元,去年末全市贷款规模更是迈上6万亿新台阶。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服务实体是金融的天职。下一步,重庆将加快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壮大金融产业综合实力。谋划引入更多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做好重大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同时,还将积极提升本土金融机构能级,丰富机构牌照功能,补充机构资本金,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做强做优。
“黔质贷”助力企业变质量软实力为金融硬资产
按照传统融资模式,企业的质量要素具有不可转让、不可交易、不可评估的特点,因而不能进行质押或主担保。但重庆市黔江区在金融创新中,勇于承担政府责任,以质为信,推动企业产品质量优势与金融机构信贷活水双向流动,将企业的无形软实力变为金融硬资产。
临近春节,重庆耀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仍旧一刻不停地忙碌运转。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专精特新”企业,主营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拓,耀润电子的市场销售越来越旺。
据重庆耀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茅柳强介绍,企业发展是非常良好的一个状况,订单是逐步向上升的状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扩大生产,二期整体投入要差不多八千万元,所以资金来源非常紧张。
可就在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需求的时候,茅柳强才发现,事情没那么容易。茅柳强说,企业贷款需要的抵押物在一期的时候基本上用完了,要再做抵押担保就非常麻烦,找了几家银行,他们都比较小心,不敢做这方面的业务。
一边是急需扩建的生产线,一边是贷款受限的壁垒,茅柳强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从手里溜走,焦急而又无奈。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种新型信贷方式进入他的视线。2023年9月,人民银行黔江分行、黔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打造了全市首款“质量贷”金融产品——“黔质贷”。
据人民银行黔江分行四级主任科员周凤莲介绍,“质量贷”也叫做质量融资增信,是指黔江区各金融机构向质量优质企业发放的经营贷款,是质量和金融协同联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
“黔质贷”旨在探索把质量软实力转化为金融硬资产,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精准支持质量优质企业实现更好发展。为了破解质量信息不对称难题,黔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政府管理部门,以质量为企业信用背书。
据黔江区市场监管局曾贞介绍,由黔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企业质量相关荣誉、质量认证获证、质量管理体系运作、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等质量情况,形成“白名单”推送给人行黔江分行,再由人行黔江分行送至银行机构,加强走访对接,银行机构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引入合适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增信。
正是在政府部门背书的基础上,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被逐一破解。“黔质贷”确定了优质企业“白名单”+银行授信+担保增信的融资服务新模式,各家金融机构可以放心大胆地设计产品。
据农业银行黔江分行副行长任俊介绍,“黔质贷”创设以来,银行已成功向8家质量优质企业提供信贷融资9797万元,为企业在品牌建设、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白名单”上的质量优质企业,耀润电子很快得到了农业银行黔江分行的一对一服务。茅柳强说,通过“黔质贷”,企业从农业银行获得了将近两千万的贷款,年化利率3.5%,对企业来说,成本降低了很多,以前利率都要五点多,至少四点多。拿到这笔贷款,企业第一时间实施了前期规划,一个是新的生产线马上就上马,另外又增加了一个新厂房建设。
目前,黔江区累计发放“黔质贷”72笔、12.14亿元,较2024年初分别增长160%、513.13%;参与推广创新业务的银行机构已达10家,优质企业“白名单”内获得信贷的企业超过半数,其中4家企业通过此次创新模式获得首笔贷款。
黔江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区大数据局长杨庆祥介绍,下一步,黔江的金融工作将紧扣五篇大文章,围绕520亿特色产业集聚,“2366”现代制造业集群,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推动更多标志性成果在黔江落地,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黔江力量。
现在,耀润电子二期厂房已经封顶,新的生产线很快就可以上马。茅柳强不用再担心订单的流失。茅柳强说,现在对企业的整个后期发展非常有信心,因为有这样优质的服务和贷款给企业支撑,企业也会更加稳步地成长,争取走向更大的市场。
“黔质贷”创新金融产品的设置,不光是助力企业将质量软实力变为金融硬资产,更是在当地促成了质量金融互融共进的氛围。在“黔质贷”创新融资模式的助力下,重庆博望气体有限责任公司于去年5月进行了“第九届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申报评选,实现了黔江区企业申报、评选市场质量奖的“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