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气藏丰度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中的核心概念,直接影响资源评估和开采经济性,定义为地下岩层中可采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常用亿吨油当量或万亿立方米气体当量计量。其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地层特性、构造特征及生烃条件,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塑造气藏并决定其储量规模。
气藏丰度的评估综合考虑气体含量、岩层渗透性、孔隙度、压力等,并结合地质结构、岩石孔隙度、油气迁移路径等多维度分析。普遍按可采储量大小分为高、中、低、特低四个等级,各等级的划分依据可能随地域变化。中国大气田的丰度分类显示了多样性,从低至高丰度均有分布,且与储集类型和气藏类型密切相关。
特征:此类油气田位于大型坳陷盆地内部,构造平缓,断层和褶皱不发达;储集层以低孔隙、特低渗透率为主,油水关系复杂,压力状态多样。
形成条件:依赖于“三明治”式的生储盖组合、广阔平缓构造背景、储集层内的非均质性、抬升卸载导致的面状排烃,以及深盆地区良好的成藏动力条件。
特征:高丰度气田以大规模储量、高产稳产、经济价值显著为特点,产出气体质量高,适于多种用途。地质构造复杂,但利于气体聚集和保存,常见于构造活跃区,如断裂带、隆起和凹陷。
形成条件:关键是富含有机质的原始沉积环境,适宜的成岩条件促进有机质转化;良好的地质构造提供储集空间和封盖,适度构造活动促进气体聚集而不至于逸散;长期稳定的成藏过程累积大量天然气。
高丰度:地质储量丰度≥10×10^8 m^3/km^2,占比气田总数的18个,贡献了总储量的31.6%。
中等丰度:地质储量丰度在(5-10)×10^8 m^3/km^2之间,涵盖5个气田,总储量占比为6.4%。
低丰度:地质储量丰度在(1-5)×10^8 m^3/km^2范围内,数量最多,共19个气田,却占据了总储量的半壁江山,达52.1%。
特低丰度:地质储量丰度低于1×10^8 m^3/km^2,尽管仅有3个气田属于此列,但在总储量中仍占有9.9%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