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905
0

国产化率提升、研发能力再突破!我国大型LNG运输船加速驶向全球

来源:央视财经 发布时间:2023-12-18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今天的高质量发展看外贸,把目光投向舶行业。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即大型LNG运输,是远洋运输液化天然气的专用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特殊运输的建造,一直被国外的船企垄断。如今,我国建造的大型LNG运输,正不断刷新纪录,加速驶向全球。 

央视财经记者 李琳:一艘即将交付出口的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它的身长295米,型宽45米,型深26.25米,整个甲板面积接近三个足球场大小。天然气在液化过程中体积缩小了600多倍,如果按照三口之家一天的用气量为0.5立方米来计算,这艘一次的运输量,就足够整个上海的居民用上半个多月。零下163摄氏度的液化天然气,是目前远洋运输中温度最低的货物之一,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如何在运输过程中保证其温度和安全性?通过舱体结构模型可以了解到,除了最外层的钢板,货舱还包括两层绝缘以及两层,绝缘用来保温,而表面明亮,厚度仅有0.7毫米的,可以在零下163摄氏度的低温下仍不变形,防止液化天然气泄漏。

作为大型LNG运输的核心材料之一,极为娇贵,为了防止生锈,货舱建造环境必须保持恒温、恒湿。同时,大量使用的自动焊接技术,使薄如蝉翼的质量更为稳定。 

中国舶沪东中华总装二部副部长 黄华兵:一条共有长度大概150公里长的焊缝,其中90%是自动焊,自动焊机在调试完毕后,可以从头一直焊接到端部,可以一次性成型。

黄华兵告诉记者,过去,全球只有法国的一家钢厂能够生产。经过多年攻坚,2024年,我国大型LNG运输将有望使用国产的,我国大型LNG运输的国产化水平,也将从最初的不足40%,提高到70%。 

中国舶沪东中华总装二部副部长 黄华兵:国产化率的上升,会缩短整个运输和采购的周期。我们造第一条LNG交付的周期是40个月,12月12日,建造周期做到了17.5个月,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在上海沪东中华的总部大楼里,研发人员正在对27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的结构图纸进行进一步深化设计。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不久前研发完成的这款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NG运输。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开发研究所所长 王佳颖:从总布置到船体结构、机电设备等,全部都全方位地升级,整个货仓从原来4个升级到了5个,单次航程的装载量有大幅的提升,单位载重量下面的运营成本可以进一步下降。

王佳颖告诉记者,仅2023年,他们的团队就推出了4款LNG运输船的创新船型,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多先机。与此同时,2023年,江南造船、扬子江船业和招商工业等多家中国造船厂相继开工生产大型LNG运输船,一个大型LNG运输船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上海海关统计处处长 瞿惠莉:依托于便利的口岸营商环境,包括便利的物流因素,长三角领域,特别是浙江、江苏,都形成了很强的生产制造配套实力。

船舶出口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等新兴产业出口规模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加速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2023年,我国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不断开辟新空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 屠新泉:随着技术积累、资本积累,我们开始做更高端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另外一种是全球产业链的产业,我们是从末端向上游转移,像RCEP这样的贸易协定,其实就是帮助中国的这种产业链,延伸和升级。 

905
0